甲魚
克里比是中非國家喀麥隆西南部的一座海濱城市,西側瀕臨非洲最大的海灣——幾內亞灣,擁有蜿蜒悠長的海岸線,以及眾多景色宜人的海灘,是著名的度假天堂;東側則為大片的原始雨林,這片雨林不僅是原住民——俾格米人的家園,還是擁有著物種多樣性的自然天堂。
克里比西臨大西洋,境內海岸線綿延數(shù)千米,一眼望不到頭。在克里比的眾多海灘中,最著名的是北部的隆基海灘,這是較早開發(fā)的景點,附近的酒店、餐廳等配套設施較為完善。值得一提的是,這里的海水并不是單純的藍色,而是偏灰的深藍色,配合著周圍怪石兀立、樹木參差,有一種原始的張力。
隆基海灘的一大特色,就是這里有許多采用原始人力拉網(wǎng)方式捕魚的漁民。捕魚時,漁民們乘坐著船頭、船尾微微翹起的獨木舟出海,海面上的獨木舟不在少數(shù),它們相互隔開一定的距離,互不打擾。捕撈得差不多后,漁民們就會回到沙灘上,開始忙著卸貨、交易,一番熱鬧的景象。
隆基海灘周邊的漁村也是一道風景線,遠遠望去,村莊里的低矮小屋錯落有致,在茂密參天的熱帶綠植中若隱若現(xiàn)。這些房屋基本都是簡單的木質結構,墻面和屋頂?shù)哪景宥紱]有進行任何的著色、打蠟、拋光處理,看上去雖粗糙卻也透著樸實的味道;屋頂多采用三角設計,下雨時雨水會沿著斜面滑落,可有效避免屋頂積水。在這些簡陋的木屋間,偶爾會出現(xiàn)一兩棟水泥建筑,外形四四方方、有棱有角,外墻粉刷成淡粉色或淡藍色,與克里比充滿原始氣息的圖景相比,顯得有些格格不入。
如果想獨自享受閑暇時光,可以乘車去南部的大巴當卡海灘,這里游客不多,很是清凈。海灘邊是茂密的熱帶植被,一排排椰子樹齊刷刷地向海面傾斜。椰子樹背后又是一片參差不齊的灌木叢林,每逢海風微微拂過,便會留下一陣清脆悅耳的沙沙聲。白天,這里是綠樹白浪的秀麗海岸;到了傍晚,晚霞的紅光映出棕櫚樹的輪廓,海灘的氛圍開始走向深沉;入夜,月光映照著海面,叢林仿佛消失在了夜色之中,顯得格外的神秘莫測。在這晝夜風光的變幻中,獨自聆聽潮起潮落的聲音,是一種難得的放松。
大巴當卡不只是指這片海灘,同時也是這附近傳統(tǒng)聚落的名字。這片聚落由兩個村子組成,分別是璐瑪村和波卡艾勒村。作為海濱城市,克里比具備建設良港的優(yōu)勢,早在前殖民時代,這片海灘及其周邊區(qū)域還沒被冠以“大巴當卡”之名,就已成為當?shù)氐馁Q易中心之一。到19世紀80年代,喀麥隆進入德國殖民時期,擁有區(qū)位優(yōu)勢的克里比,就成為當時德國殖民建設的重點城市之一。同時,由于璐瑪村和波卡艾勒村所處的這片區(qū)域,已擁有較為成熟的貿易文化,所以德國殖民者就將這里建設成了當?shù)刎浳锪魍ǖ闹修D站,并將其命名為“大巴當卡”。
除了海灘,克里比的瀑布值得一看。位于城市南部的洛貝河口瀑布,高30米,寬數(shù)百米,仿佛一個側躺的巨人。其源頭洛貝河自東向西流至此處,從懸崖上縱身一躍,如同千千萬萬支銀劍直飛而下,猛然插入大海之中。湍急的流水一進入海里,躁動便瞬間歸于平靜。瀑布周圍是一片不知名的沙灘,棱皮龜和橄欖色利德利龜會來此產(chǎn)卵。過去,有些游客為了嘗一嘗烏龜肉,會出錢讓當?shù)貪O民捕撈海龜,這種行為嚴重影響了當?shù)氐纳鷳B(tài)環(huán)境?,F(xiàn)在,當?shù)卣诓扇〈胧苑乐惯@樣的情況出現(xiàn)。
在克里比周邊的原始雨林中,生活著原住民俾格米人。俾格米人這一名字,來自古希臘語,意為“矮人”——他們的身高多在1.3到1.4米之間。俾格米人并沒有十分固定的居所,對他們來說,整個雨林就是自己的家,因此他們還自稱“森林之子”,并把自己生活的這片原始雨林,認作自己的生身父母、掌握族群命運的至高之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