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歸
鐘美美火了。
鐘美美是黑龍江鶴崗一個小男孩的“藝名”。所謂一出道便是巔峰,他的“神模仿”老師系列視頻,深受網友歡迎。
那仰起的鼻孔,下抿的嘴唇,抱在胸前的雙手,翹起的蘭花指,咄咄逼人的語氣,似曾相識的臺詞,無不勾起來很多人的童年記憶。
然而,大火后不久,鐘美美突然開始大量下架模仿老師的視頻。男孩在各種“被約談”的輿論猜測下,出面回應稱,被約談是謠言,自己的創(chuàng)作初衷是希望幫大家回憶起上學的時光,并沒有模仿哪位具體的老師,都是即興發(fā)揮。
然而不久,有媒體報道稱,當地教育局回應,承認學校與鐘美美接觸,表示希望從正面引導孩子,去拍一些正能量作品。
看來,多多少少,鐘美美還是受到了一定的壓力,至少有人介意他制作的視頻內容。他們要引導他去拍正能量。
言外之意,鐘美美的模仿表演,就是負能量嗎?
很多人對所謂的正能量、負能量一直有誤解。他們認為揭示一些假惡丑的東西,就是負能量;贊頌那些真善美的東西,就是正能量。這種二元對立式的劃分,顯然跑偏了。
假惡丑是負能量,但是揭露、批評、諷刺它們,就是正能量。相反,那些過分吹噓的溢美之詞,也是負能量。
黎巴嫩作家紀伯倫曾說過一句話,“你們可以庇護孩子的身體,但不能禁錮他們的靈魂。孩子的靈魂棲息于明日之屋,那是你們在夢中也無法造訪之境?!?/p>
對孩子的一些正當創(chuàng)作,不干預,就是最大的美德。
中國作家協(xié)會會員、河北省特級教師張麗鈞在看了鐘美美的模仿后,就寫下了一段值得所有老師學習的話:
“那職業(yè)性的冷漠強硬、居高臨下、盛氣凌人、頤指氣使、唯我獨大、不容置喙……所有這些,都能使我不由自主地憶起過往的某個片段——我做班主任時,不也這副德行嗎?感謝美美,他夸大了我的丑陋,他給了我一個照鏡子的機緣?!?/p>
看過鐘美美視頻的人可能都會注意到,鐘美美的視頻,基本是沒有剪輯的,一個固定鏡頭一氣呵成。無論是即興發(fā)揮能力,還是表演能力,恐怕都超越了現(xiàn)在的很多職業(yè)藝人。
不夸張地說,他的每一個動作、每一個眼神里,都是戲。
鐘美美在采訪中透露,自己小時候報過興趣班,在學校對表演也很重視。5月29日,就下架視頻一事,他也回應稱:“我不想發(fā)那些了,我想換個風格,也是表演?!?/p>
很高興他能繼續(xù)自己的興趣。
鐘美美既然喜歡表演,而且已經表現(xiàn)出了顯而易見的天賦,那么包括他的家長、學校,甚至整個社會的傾向,都應是鼓勵之。
南都周刊曾在微博上投票,調查網友對“教育局承認學校與鐘美美接觸”的看法。5600余人參與投票,受到廣泛支持的觀點是“孩子的創(chuàng)造力應該保護”,其次是“教育局、學校不應該過多干涉”,二者票數相加占總票數超七成。
要知道,并不是所有孩子的人生,都應該按部就班地讀書、考學、畢業(yè)、工作。如果一個人的興趣能和未來自己的事業(yè)結合,那是再美妙不過的事情。
問問現(xiàn)在那些朝九晚五或者996的白領們,他們有著不錯的學歷,拿著不錯的薪資,卻自稱“社畜”,他們真的有成就感,真的很開心嗎?
所以,擁有夢想,擁有可以肆意追逐夢想的年紀,是一件多么幸福的事情。我們千萬不要剝奪鐘美美的這份幸福。
近年來,關于原生家庭對孩子成長影響的討論很多,其實“原生課堂”同樣重要。鐘美美的那些表演和臺詞,正是一些人遭遇過的原汁原味的課堂。在網上隨便一搜,便可以找到那些被老師的言語“傷害一生”的學生。
很多時候,言語上的打擊比體罰更能傷害一個人,尤其是心智并不成熟的孩子。那些言語,如同一根斷刺扎在他們心里,雖然畢業(yè)了、長大了,卻時不時會想起,成為一輩子夢魘般的記憶。
鐘美美大火,留給我們的,不應只是娛樂化的撲哧一笑,還應有對當下教育的深刻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