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茲貓
偶遇帝企鵝
在去往羅斯海的航行過程中,我找到探險隊長塞繆爾:“什么時候可以登陸華盛頓角?”看著我殷切的眼神,他有些不解:“為什么要登陸那里?”“看帝企鵝啊,那里不是南極第二大帝企鵝棲息地嗎?”“可現(xiàn)在還沒到時候呢,帝企鵝都沒有回來。”“哦,這樣啊?!蔽沂乜粗C4蠛?,要知道,我和朋友們這趟行程的主要目的就是拍攝帝企鵝,如果在帝企鵝的棲息地見不到它們,哪里還能看到呢?
作為唯一一種會在冬季從大海返回岸上繁殖的企鵝,帝企鵝在南極的動物世界簡直是神一般的存在,多少人夢寐以求卻難見真容。目前的郵輪航線中,只有去威德爾海雪丘島和羅斯海的兩條線路有機會見到帝企鵝,前者并非每年固定發(fā)船,后者也僅一年發(fā)船兩次,而且多半是在海上偶遇帝企鵝。雖然每年去南極的游客很多,但能看到帝企鵝的人屈指可數(shù)。
憨態(tài)可掬的阿德利企鵝
帝企鵝淡定接受圍觀
當我們乘坐的“恩德比精神號”郵輪駛入華盛頓角,想象中那里應該是一片平坦的陸地,然而,出現(xiàn)在面前的卻是一座高聳的懸崖。帝企鵝應該不會爬山吧?我怔怔地看著這座山。原來,帝企鵝的家在科茲岬的背風處,它們不是回到陸地上繁殖,而是在南緯66°至南緯78.5°之間的陸緣冰上養(yǎng)育小企鵝。陸緣冰是和陸地或冰川相連的堅固的海冰,也就是說,帝企鵝并非是在南極大陸上繁殖,而是從出生起,幾乎都在與陸地相連的海冰周圍活動。
當接近麥克默多水道時,我們的運氣未了。船長發(fā)現(xiàn)前方浮冰上有一小群企鵝,其中有十幾只帝企鵝,還有幾只阿德利企鵝。船開到浮冰處停下,所有人都跑到甲板上,興奮地注視著這些企鵝家族中體型最大的成員。帝企鵝身高約一米,體重在30公斤到40公斤之間。不過在大船上看不出來,好在有小個子的阿德利企鵝在一旁做參照物。郵輪圍著浮冰轉了半個多小時,它們就淡定地站在那里接受眾人圍觀。落日余暉下,帝企鵝身上泛著一層金光,姿態(tài)優(yōu)雅。
冰上紳士帝企鵝
之后的兩天,我們繼續(xù)在麥克默多水道巡航,距離岸邊不遠的浮冰上,帝企鵝又現(xiàn)身了,這次一同出現(xiàn)的還有沿著開裂的冰縫來回游弋的羅斯?;ⅥL群。探險隊長當機立斷,決定安排沖鋒艇徑直開到浮冰邊緣。終于可以零距離見到“偶像”了。
帝企鵝們從容自若地站在冰面邊緣,身后是一片白茫茫的世界??雌饋硭鼈儎倓偵习恫痪?,正在休息。和王企鵝相比,帝企鵝體型更大,脖頸處的顏色更柔和。王企鵝頸部的羽毛是鮮艷的橘黃色,帝企鵝的則是暖暖的鵝黃色,喙下方呈橘粉色。鵝黃色與黑色、白色搭配,顯得干凈又優(yōu)雅,難怪帝企鵝那么受歡迎。只見一只帝企鵝趴在冰上,用喙杵著浮冰匍匐前行。帝企鵝的喙猶如“第三只手”,它們之所以能夠爬到厚厚的浮冰上,多半是在喙的支撐下上去的。
帝企鵝的名字還有一段有趣的來歷。歐洲航海家第一次在南極見到王企鵝時,驚嘆于它們的高大(身高70厘米—90厘米),覺得這一定是世界上最大的企鵝了,于是毫不猶豫地將它們命名為“King Penguin”(王企鵝)。然而,探險家們深入南極大陸之后,發(fā)現(xiàn)了一種塊頭更大的企鵝,他們頓時傻眼了。幸好,還有一個比“King(國王)更大的頭銜——Emperor(皇帝),他們便將新發(fā)現(xiàn)的企鵝稱為“Emperor Penguin”,也就是帝企鵝。
帝企鵝的生存規(guī)律十分特殊,在南極進入寒冬之際,它們才開始返回棲息地交配和繁殖,這在企鵝世界中是獨一無二的。每年2月底,它們逐漸向岸邊靠攏集結,雖然還有點兒早,但一些“小分隊”已經做好了準備。3月,海冰封凍,它們開始踏上漫長的歸途,步行幾十公里到達已經非常堅固的陸緣冰深處。這是羅斯海最后一個航次,距離岸邊不遠的浮冰上,見到成群帝企鵝的概率最高。
帝企鵝與羅斯?;ⅥL
兩只阿德利企鵝
似乎是基因使然,帝企鵝在選擇棲息地方面有著精準的判斷力。探險隊長塞繆爾曾經在法國科考站逾冬,距離他的住處200米左右的地方就有一個帝企鵝的棲息地。他的描述為我們揭開了帝企鵝生活的神秘面紗。它們會選擇在大陸邊緣平坦的地方聚集,因為帝企鵝塊頭大,體重達三四十公斤,笨重的身軀不適合爬上爬下,相對平坦的陸緣冰是最理想的棲息地。
棲息地不能靠海太近,因為小企鵝下海之前需要在冰面上生活好幾個月。如果氣溫上升,導致冰面融化的話,沒有做好準備的小企鵝們就會掉進海里淹死。如果距離大海太遠也有問題,小企鵝褪去絨毛后需要盡快回到大海覓食,因為此時,它們的父母已經離開有一段時間了,小企鵝們饑腸轆轆,難以遠行。這樣看來,棲息地位置的選擇必須恰到好處,當海冰融化到跟前時,小企鵝也差不多準備好了。塞繆爾注意到,由于氣溫的變化,第二年,帝企鵝的棲息地向南深入了幾百米。果然那年海冰融化得較早,帝企鵝上一年棲息地的海冰很早就化開了,已經搬遷的企鵝們則性命無憂。
暴風雪來臨時,南極的氣溫會驟降至零下四五十度。風雪交加中,帝企鵝聚集在一起,一個緊挨一個,形成一個龐大的“企鵝團”。這個“企鵝團”中心的溫度很高,外圍則很冷。于是,整個企鵝群需要不斷移動,最外圍的企鵝慢慢挪到里面暖和一會兒,中心的企鵝則移到外面涼快一會兒。集體輪流取暖,保持好隊形,共同抵御極地的狂風暴雪,這是最有效的生存方式。
冬季的棲息地少有天敵,但企鵝們要忍受極地的苦寒和漫漫黑夜。帝企鵝靠智慧和頑強的毅力在寒冷的南極大陸為我們展示了一個溫情的世界。
出人意料的是,生活在地球最南端的企鵝并非帝企鵝,而是體型嬌小、其貌不揚的阿德利企鵝,它們是QQ企鵝的原型,也是南極大陸上數(shù)量最多的企鵝。羅斯海分布著世界上32%的阿德利企鵝。
帝企鵝與阿德利企鵝——世界上最大和最小的企鵝,卻在地球的最南端成了好鄰居。作為企鵝大家庭中分布最廣、數(shù)量最多、棲息地最偏僻的企鵝品種,阿德利企鵝或許是這個世界上最安全的動物了。
阿德利企鵝的棲息地
冰上的阿德利企鵝
帝企鵝與“游俠”
阿德利企鵝主要在南極大陸周邊的沿?;顒?,只限于南極輻合帶以南的海域。它們在南極洲有38個分布區(qū),僅羅斯海區(qū)域就棲息著多達500萬只阿德利企鵝。我沒有想到,這些小家伙竟然如此堅韌,可以在南極大陸上生存(帝企鵝僅棲息在陸緣冰上)。由于繁殖地最靠南,阿德利企鵝在繁殖地停留的時間也最短。小企鵝不到兩個月大,就必須和父母一起下海了。
每次登陸,無論是在月光下的沙克爾頓小屋,還是斯科特小屋所在的埃文斯角,又或是難言島和特拉諾瓦灣,都可以見到阿德利企鵝默默守候的身影?;鹕侥_下,到處是尖銳的黑色火山石,人走在上面都硌腳,它們卻泰然自若??吹竭@些可愛的小家伙,人們便感覺不到南極大陸的荒涼和孤寂。
面積達96萬平方千米的羅斯海,是地球上最后一個保存完好的海洋生態(tài)圈,數(shù)量巨大的浮游生物和磷蝦為海豹、企鵝以及鯨類等提供了足夠的食物。典型物種如帝企鵝、阿德利企鵝、食蟹海豹、羅斯?;ⅥL以及小須鯨等種群的生活幾乎沒有受到過人類的干擾,羅斯海也因此被稱作“地球上變化最小的海洋生態(tài)系統(tǒng)”。
羅斯海虎鯨母子
此行除了遇見企鵝之外,最開心的是拍到了羅斯?;ⅥL這個獨特的極地物種。麥克默多站附近的浮冰上出現(xiàn)了一群帝企鵝,與它們同時現(xiàn)身的還有南極C型虎鯨——羅斯海虎鯨。羅斯?;ⅥL擁有和南極B型虎鯨類似的體色和影線,但它們眼后的白斑明顯向上傾斜,體型很小,綽號“侏儒虎鯨”。
只見四五頭羅斯?;ⅥL正沿著浮冰邊緣游弋,背鰭劃過海面。有一只幾個月大的小虎鯨緊緊挨著母鯨,與它保持著一致的姿態(tài)。此刻,冰上的帝企鵝毫不驚慌,或許深知“鄰居”是以魚類為食的吧。
虎鯨是大腦高度發(fā)達的社會性群居動物,擁有海洋生物中最復雜的語言系統(tǒng),甚至不同族群還擁有不同的方言,堪稱鯨類中的“語言大師”。然而,幼鯨在學習語言之前,只能亦步亦趨,跟隨著母親行動。
在南極這個黑白世界中,黑白色的虎鯨沒有走“萌系路線”,而是青睞激烈的戰(zhàn)場。虎鯨的大腦非常發(fā)達,同時身體擁有強大的力量,憑借這些優(yōu)勢,它們能夠追趕和捕殺海洋中的很多頂級生物。我欣賞虎鯨的生存智慧,雖然冷酷是它們最典型的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