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日語使役句和漢語兼語句存在相似點,譬如,二者均有使某人做某事之義。筆者采用對比研究法探究日語使役句和漢語兼語句在“構造上的類型”和“‘連語論上的意思”兩個層面的對應機制,試深化日語學習者在日漢對比語言學領域?qū)θ照Z使役句和漢語兼語句的認識。經(jīng)研究發(fā)現(xiàn)當表使令意義的漢語兼語句表達支使義、允許或容許意義以及不好事態(tài)時,二者在“連語論”視角下對應。
關鍵詞:連語論;連語;日語使役句;漢語兼語句
作者簡介:祁吉曼(1996-),女,山東德州人,在讀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日語語言學。
[中圖分類號]:H3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2139(2020)-20--02
“連語論”起源于修辭學和詞匯學的結合,其中國研究者較少。[1]545本文從“連語論”視角下研究日語使役句與漢語兼語句,探究二者對應機制,以期對日語學習者提供建議。
一.“連語”與“連語論”
(一)“連語”定義
“連語”相當于短語或詞組,由兩個以上的單詞連在一起,起相當于一個單詞的作用。
延英愛(2014)認為,“連語”指一般談話中兩個以上的詞匯共現(xiàn)現(xiàn)象,也可定義為兩個以上的單詞處于共現(xiàn)關系,且在文章中經(jīng)常一起使用。[2]高橋彌守彥(2017)認為,“連語”由兩個以上意義獨立的單詞組成。[3]張靜(2011)認為,只有從屬關系的組合才是連語。[1]545
例:先生は學生たちに優(yōu)しい。
「優(yōu)しい」與其在句中所充當角色無關,它使「學生たちに」從屬于自己。[1]545
(二)“連語”構成
「學生たちに」被從屬于「優(yōu)しい」。故「學生たちに」是被從屬于的單詞,「優(yōu)しい」是從屬于的單詞??衫斫鉃椤竷?yōu)しい」是修飾成分,「學生たちに」是被修飾成分。“連語”則由被修飾成分和修飾成分構成。[1]545
(三)“連語論”定義
“連語論”是研究組成“連語”的單詞間的組合方式。
章雯婷(2007)認為,“連語論”著眼于構成“連語”單詞的范疇性意義的差別,研究單詞之間的‘結合關系。[4]鈴木康之(2011)認為,“連語論”通過“構造上的類型”和“連語論”上的意思兩個層面研究單詞間的組合方式。[5]
二.日語使役句與“連語論”
日語使役句主要是動詞未然形后續(xù)「せる」、「させる」的形式。
例:先生は學生たちに論文を書かせる。
(一)構造上的類型
高橋彌守彥(2017)認為,日語使役句的結構組成有兩種:[3]164
他動詞使役結構:「ガ」格主語+「ニ」格賓語+「ヲ」格賓語+使役動詞
例:次郎が三郎を褒めた?!嗓卫嗓巳嗓虬幛丹护?。[3]164
自動詞使役結構:「ガ」格主語+「ヲ」格賓語+(「ニ」格賓語+)使役動詞
例:次郎が笑った?!嗓卫嗓蛐Δ铯护?。[3]164
例:花子が病院に行った?!袱ㄗ婴虿≡氦诵肖护?。[3]164
日語使役句“構造上的類型”分三種:他動詞使役結構;有「ニ」格賓語的自動詞使役結構;無「ニ」格賓語的自動詞使役結構。
(二)“連語論”上的意思
高橋彌守彥(2017)提出,“日語使役句在‘連語論上的意思為受施事者影響的受事者的行為和感情等”。[3]169筆者認為日語使役句在“連語論”上的意思為施事者讓或允許受事者去執(zhí)行某種行為或產(chǎn)生某種感情等。
三.漢語兼語句與“連語論”
(一)漢語兼語句定義
兼語句是由兼語短語做謂語的句子,第一個動詞的賓語又是后面謂語的主語。[6]40
例:老師讓我們背課文。
“我們”是“讓”的賓語,亦是“背課文”的主語,故“我們”為兼語。
(二)漢語兼語句分類
筆者閱讀文獻后發(fā)現(xiàn)學者對其分類意見不一,但較典型的如下。
1.使令意義兼語句
第一個動詞往往是“使、讓、叫、請、派、強迫”等。[6]40“叫,讓”等還表支使義,“強迫”等還表不好事態(tài)的意義。
例:媽媽強迫孩子上輔導班。
表使令意義的動詞還有“吩咐、打發(fā)、促使、使得、迫使、催、要”等。表允許或者禁止的動詞“容許、允許、準許、禁止”等也有使令意義。[6]40
例:老板吩咐我發(fā)郵件。
2.選定式兼語句
第一個動詞有“選聘、稱、說”等義,兼語后面動詞多為“為、做、當、是”等。[7]
第一個動詞含愛恨等感情意義。如“喜歡、討厭、愛、贊美”等。[6]41
3.有沒有意義兼語句
第一個動詞為“有、沒有”等詞。
例:有老師在辦公室。
此類兼語通常為存在的人或物,后面謂語說明或描述兼語。[6]41且此類兼語句通常無主語。[6]41
(三)構造上的類型
筆者認為兼語句在構造上的特點為謂語1(動詞1)+兼語+謂語2(動詞2)+其他
a.使令意義兼語句:“使、讓、叫、請、派、強迫”等+兼語+謂語2(動詞2)+其他
b.選定式兼語句:“選聘、稱、說”等+兼語+“為、做、當、是”等+其他
c.愛恨等感情意義兼語句:“喜歡、討厭、愛、贊美”等+兼語+謂語2(動詞2)+其他
d.有沒有意義兼語句:“有、沒有”等+兼語+謂語2(動詞2)+其他
(四)“連語論”上的意思
a.使令意義兼語句:受主語使令,兼語執(zhí)行某個行為。
b.選定式兼語句:因主語選定,兼語成為了什么。
c.愛恨等感情意義兼語句:因兼語執(zhí)行了某個行為,主語產(chǎn)生某種感情。
d.有沒有意義兼語句:是否存在兼語處于某種狀態(tài)。
四.“連語論”視角下二者的對應機制
(一)表支使義的對應機制
1.“構造上的類型”對應機制
例:媽媽讓小紅做家務?!袱啶沥悚螭思沂聞簝Pをさせる。
兼語句:“讓”+兼語(小紅)+謂語2(做)+其他(家務);使役句:「ガ」格主語「母」+「ニ」格的賓語「赤ちゃん」+「ヲ」格的賓語「家事労働」+使役動詞「させる」。
2.“‘連語論上的意思”對應機制
兼語句:受媽媽的支使,小紅去做家務;使役句:施事者「母」讓受事者「赤ちゃん」去執(zhí)行「家事労働をする」這種行為。
施事者一般是人。如果是物,則不對應。
例:這場旅行讓我終生難忘?!长温眯肖饯摔趣盲粕耐欷郡い猡韦趣胜盲俊?/p>
兼語句:“讓”+兼語(我)+謂語2(終生難忘),使役句無相應類型。則不能認為施事者為物時二者對應。
(二)表允許或容許意義的對應機制
1.“構造上的類型”對應機制
例:父母允許他出國留學?!鷣I親が彼を外國に留學させる。
兼語句:“允許”+兼語(他)+謂語2(出國留學);使役句:「ガ」格的主語「両親」+「ヲ」格的賓語「彼」+「ニ」格的賓語「外國」+使役動詞「留學させる」。
2.“‘連語論上的意思”對應機制
兼語句:得到父母允許,他出國留學;使役句:施事者「両親」允許受事者「彼」去執(zhí)行「外國に留學する」這種行為。
(三)表不好事態(tài)意義的對應機制
1.“構造上的類型”對應機制
例:老板強迫員工加班?!玳Lが従業(yè)員を殘業(yè)させる。
兼語句:“強迫”+兼語(員工)+謂語2(加班);使役句:「ガ」格的主語「社長」+「ヲ」格的賓語「従業(yè)員」+使役動詞「殘業(yè)させる」。
2.“‘連語論上的意思”對應機制
兼語句:受老板強迫,員工加班;使役句:施事者「社長」強迫受事者「従業(yè)員」去執(zhí)行「殘業(yè)する」這種行為。
五.結語
本文從“連語論”視角下探究日語使役句和漢語兼語句的對應機制。研究發(fā)現(xiàn),表使令意義漢語兼語句中,當表支使、允許或容許、不好事態(tài)意義時,二者在“構造上的類型”和“‘連語論上的意思”兩個層面對應。關于二者的對比研究,國外學者亦有所建樹。今后將從國外學者研究漢語的角度,深入挖掘二者異同。
參考文獻:
[1]張靜.日語“連語論”在語法教學中的引入與研究[J].科技信息,2011,(35):545.
[2]延英愛.略論“連語(collocation)”教學法[J].文教資料,2014,(24):187.
[3]高橋彌守彥.中日対照言語學概論[M].東京:日本僑報社,2017:135-169.
[4]章雯婷.關于移動動詞的連語論--以“から格的名詞”為中心[D].上海:華東師范大學,2007:7.
[5]鈴木康之.現(xiàn)代日本語の連語論[M].日本語文法研究會,2011:5.
[6]年玉萍.談談兼語句[J].延安教育學院學報,2003,17(1):40-41.
[7]劉楊可心.現(xiàn)代漢語兼語句研究綜述[J].襄陽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18,17(3):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