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 園,李香營,梁其洲,陳 晶,王世旺,符水喜
中南大學湘雅醫(yī)學院附屬??卺t(yī)院//??谑腥嗣襻t(yī)院放射科,海南 ???570208
腦靜脈竇血栓(CVST)是以年輕人發(fā)病為主,少見且兇險的腦靜脈栓塞疾病。有研究認為CVST患者從發(fā)病到正確診斷延時3 d左右[3],嚴重影響患者預后,因而早期診療至關重要。既往研究多集中在CT或者MRI單一序列在特定時期靜脈竇血栓中的價值,假陽性及假陰性率較高[4-5];有研究顯示顱內(nèi)靜脈竇血栓CT診斷約有52.6%的錯誤率[6]。近年來靜脈竇血栓的多模態(tài)MRI及多序列MRI研究[7-8]逐漸成為熱點。本文通過回顧性分析腦靜脈竇血栓患者的MRI的多種序列表現(xiàn),總結不同時期MRI特點,對提高靜脈竇血栓的診斷率,及時有效治療CVST和預防嚴重并發(fā)癥提供臨床依據(jù)。
收集中南大學湘雅海口醫(yī)院2015年11月~2019年8月經(jīng)數(shù)字減影血管造影(DSA)或隨訪確診的腦靜脈竇血栓患者27例,其中女11例,男16例,年齡11~78歲,平均37歲。納入標準:臨床及影像學資料完整,MRI圖像質量滿足臨床要求;經(jīng)確診靜脈竇血栓患者。排除標準:影像資料不完整且圖像質量不佳,無法滿足臨床需求;起初擬診靜脈竇血栓患者,無法追蹤隨訪或未經(jīng)全腦DSA確診。臨床癥狀缺乏特異性,從無癥狀到急性或亞急性頭痛,顱內(nèi)壓升高,局灶性神經(jīng)系統(tǒng)癥狀缺陷或癲癇發(fā)作,其中6例CVST患者以頭痛為唯一癥狀,4例處于產(chǎn)褥期,3例合并心瓣膜病,2例外傷患者,1例合并乳突炎癥,1例發(fā)生于腹腔鏡手術后,病程1 d~2月。所有患者均簽署知情同意書,且經(jīng)過院倫理委員會批準。
1.2.1 MRI掃描 27例患者接受GE 3.0 T Signa HDx MRI平掃+2D-PC-MRV,16例CVST患者行磁共振彌散加權成像(DWI),9例患者同時行MRI增強。T1WI掃描參數(shù):TR/TE=1850 ms/24 ms,層厚=6.0 mm,層間距=1.0 mm,矩陣=320×256,ETL=10,F(xiàn)OV=22 cm;T2-Propeller:TR/TE=6000 ms/120 ms,T2-flair:TR/TE=9000 ms/165 ms,矩陣=288×192,層厚、層間距及掃描野與T1WI相同。2D-PC-MRV參數(shù)如下:TR=33 ms,層厚=60.0 mm,層間距=0 mm,F(xiàn)lip angle=20。,矩陣=320×192,NEX=4,F(xiàn)OV=24 cm。DWI采用SE-EPI序列,擴散敏感系數(shù)(b)值選用0、1000 s/mm2,TR/TE=6000 ms/89.6 ms,層厚=6.0 mm,層間距=1.0 mm,矩陣=320×256,F(xiàn)OV=22 cm。T1WI+C采用3D-MPRAGE序列,通過肘靜脈注射釓噴酸葡胺(0.2 mL/kg)完成,TE=2.0 ms,預掃描時間=450 ms。
27例CVST患者中急性期(<1周)患者9例,亞急性期(1~2周)患者11例,慢性期(>2周)患者7例。
10例靜脈竇血栓患者位于上矢狀竇,約占37%,其次是橫竇9例(33%),乙狀竇和直竇各4例(15%),包括3例同時累及上矢狀竇和橫竇,1例同時累及上矢狀竇、橫竇及乙狀竇,2例同時累及上矢狀竇和直竇,另外3例伴有深靜脈血栓。
27例靜脈竇血栓患者MRI平掃主要表現(xiàn)為靜脈竇及腦靜脈流空信號消失,出現(xiàn)異常信號,3例CVST患者MRI增強后表現(xiàn)為空三角征。9例急性期CVST患者T1WI為等或略低信號,8例T2WI顯示低信號,另外1例T2WI呈不均勻混雜信號,4例DWI顯示高信號。11例亞急性期CVST患者T1WI及T2WI均呈高信號,6例DWI顯示高信號。7例慢性CVST患者6例T1WI為等或略低信號,T2WI呈高信號,1例T1WI及T2WI均呈低信號,1例DWI顯示高信號。
MRV則顯示靜脈竇血流高信號不同程度缺失,局限性或階段性血栓以血流高信號變細、中斷為主。21例出現(xiàn)腦實質間接征象,表現(xiàn)為不同程度的腦梗塞、腦出血和腦腫脹,其中靜脈竇血栓患者梗塞和/或梗塞并出血轉化比例最高,約占71%(n=15),其中8例CVST患者DWI顯示腦實質斑片狀或片狀高信號(圖1)。
近年來隨著磁共振技術的發(fā)展,MRI已成為診斷腦靜脈竇血栓的主要手段,既有助于早期診斷腦靜脈竇血栓及顯示血栓演變過程,又對CVST導致的腦內(nèi)繼發(fā)改變敏感,已有多項研究顯示MRI掃描技術診斷靜脈竇血栓優(yōu)于CT[9-10],大有取代DSA的勢頭[11]。本研究CVST患者中多位于上矢狀竇和橫竇,這和國內(nèi)外多項研究結果相似[12-13],推測可能和上矢狀竇及橫竇血栓形成病因多為妊娠、消耗和惡液質等非炎性因素有關,也有學者認為CVST多見于橫竇、乙狀竇及上矢狀竇,這和后者眾多的病例數(shù)有關[14]。3例MRI增強后呈現(xiàn)空三角征,其機制與靜脈竇血栓無強化,而對比劑通過血栓周圍形成周邊強化,當掃描層面垂直于靜脈竇時,表現(xiàn)為“空三角征”[15]。
MRI表現(xiàn)與血栓形成的時間密切有關[16]。在本組研究中,靜脈竇血栓急性期T1WI呈等或略低信號,T2WI以低信號為主(89%),考慮到正常靜脈竇存在流空低信號或者流動相關增強高信號,因而單純通過MRI平掃診斷急性期CVST有一定困難。DWI可以在體反映組織結構水分子彌散情況,對血紅蛋白降解產(chǎn)物的彌散信號特征亦遵循顱內(nèi)出血演變過程[17],本研究中45%(4/9)CVST患者DWI顯示靜脈竇內(nèi)出現(xiàn)高信號,這有助于診斷急性CVST。有研究報道了靜脈竇血栓DWI高信號出現(xiàn)率37.5%[18],低于本文研究結果。亞急性期,CVST患者T1WI及T2WI均呈高信號,55%(6/11)CVST患者DWI顯示高信號,推測可能和亞急性細胞外血紅蛋白順磁性階段有關。慢性CVST患者以T1WI為等或略低信號,T2WI呈高信號為主,僅1例T1WI及T2WI均呈低信號,1例DWI呈高信號,前者可能與慢性血栓內(nèi)血管增生有關,后者考慮為含鐵血黃素沉積所致。DWI高信號有助于急性和亞急性腦靜脈竇血栓的診斷,這和國內(nèi)部分學者研究結果并不完全一致[19],這可能和病例所處的血栓階段以及血栓信號復雜變化有關,尤其是血栓信號存在血紅蛋白代謝產(chǎn)物的磁化率效應疊加在水的異常擴散的雙重影響。
MRV是顯示腦靜脈及靜脈竇最直接有效的方法,尤其是PC法MRV不僅可消除高信號背景的影響,對靜脈內(nèi)慢血流顯示亦優(yōu)于TOF法MRV。本組研究中MRV顯示靜脈竇血流高信號不同程度缺失,局限性或階段性血栓以血流高信號變細、中斷為主,對診斷CVST有一定補充作用。
綜上所述,MRI、MRV聯(lián)合DWI有助于靜脈竇血栓的早期診斷并可以反映血栓的演變過程,為臨床及時治療靜脈竇血栓具有重要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