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青松
□語言學研究
顏師古《漢書注》古今字研究與辭書編纂
張青松1,2
(1.漢字文明傳承傳播與教育研究中心;2.鄭州大學 文學院,河南 鄭州 450001)
研究顏師古《漢書注》古今字,對于辭書編纂有一定參考價值:不但有助于辭書字頭的注音、釋義,而且有助于辭書字頭字際關(guān)系的溝通。
古今字;漢書注;顏師古;漢語大字典;漢語大詞典
古今字就是歷時的同詞異字現(xiàn)象。由于古字與今字的字際關(guān)系比較復雜,加之古字或今字在流傳過程中都有可能產(chǎn)生書寫變異,甚至訛誤,因此,辭書編纂工作者應該充分吸收相關(guān)研究成果。
顏師古在《漢書注》中注列的古今字,大約有461條,209組。顏師古注《漢書》,目的是幫助時人閱讀,因此,他從唐代用字的實際情況出發(fā),以唐代使用的字作為“今字”,之前表達過同一詞項,而唐代已經(jīng)不再繼續(xù)使用的字稱為“古字”。
本文以顏師古《漢書注》古今字為例,談?wù)劰沤褡盅芯颗c辭書編纂的關(guān)系。
《漢語大字典·艸部》:茬(二)chá《集韻》鋤加切,平麻崇。
?同“槎”。斜砍;劈削。《漢書·貨殖傳》:“然猶山不茬蘗,澤不伐夭?!鳖亷煿抛ⅲ骸安?,古槎字也。槎,邪斫木也。”(3412)(1)
《漢語大字典·木部》:槎(一)zhà《廣韻》士下切,上馬崇。歌部。
斜砍;劈削?!墩f文·木部》:“槎,衺斫也?!薄秶Z·魯語上》:“山不槎蘗,澤不伐夭?!薄逗鬂h書·馬融傳》:“冒𣚕柘,槎棘枳?!薄侗笔贰だ畛鐐鳌罚骸俺玳渡椒诌M,出其不意。”(1345)
大型辭書收錄了不少因古今用字不同造成的異形詞,這些異形詞在詞義發(fā)展過程中,可能各自產(chǎn)生一些不同的義項,但它們肯定有共同義項。有些異形詞的釋義工作由不同的編纂者負責,由于缺乏溝通,對于其共同義項可能做出不同的解釋,甚至做出錯誤的解釋。
例1
《漢語大詞典》:【澹足】供給充裕。澹,通“贍”?!稘h書·司馬遷傳》:“道家使人精神專一,動合無形,澹足萬物。”顏師古注:“澹,古贍字?!保?159)
按,“澹足”與“贍足”為異形詞?!稘h語大詞典》“澹足”條引《漢書》例,釋義為“供給充裕”,非是;“贍足”條引《史記》例,釋義為“安定而備足”,謂“贍,通‘?!保喾?。
今謂“贍足”同義連用,即富足、充足之義。此處用為使動,即滿足之義?!稘h書辭典》:“澹足萬物,使萬物都得到滿足。意謂道家的學說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可以運用到世界萬事萬物的身上”,是也。
又毛遠明《漢魏六朝碑刻異體字典》“?!弊謼l收錄三個音項:【澹1】dàn ①淡泊。②安靜;平靜。③滿足;足夠?!惧?】tán 復姓?!惧?】shàn 通“贍”。①撫育;養(yǎng)育。②供給;救濟?!百牎弊謼l收錄四個義項:①豐足。②文章內(nèi)容富麗或作者知識廣博、感情豐富。③周濟;供給。④地名用字。
今謂“澹1”字條義項“滿足;足夠”與其讀音不匹配,當移至“澹3shàn”音下。“贍”字條義項②乃義項①的義位變體,宜合并處理,改釋為“充足”。
例1
選取我院于2016年5月至2017年5月收治的140例孕產(chǎn)婦,將其按照住院先后順序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對照組50例,年齡23~33歲,平均年齡(28.6±2.8)歲,孕周32~43,平均孕周(38.5±1.5)周;觀察組50例,年齡22~35歲,平均年齡(28.9±2.6)歲,孕周33~43,平均孕周(38.5±2.0)周。兩組孕產(chǎn)婦均符合本次研究的納入標準,各臨床資料對比無顯著差異性(P>0.05),可以進行組間比較。
《說文·皿部》:“益,饒也。從水、皿。皿,益之意也。”謝明文認為:從較早的字形來看,“易”字本應從豎置的盤形,從幾個水點形,表示用盤傾倒水之意?!耙妗迸c“易”可能是一字分化,即“益”字是由橫置的“易”形演變而來[2]。
例2
例3
《漢語大字典·辵部》:迣(二)chì《集韻》丑例切,去祭徹。
越,超越。《玉篇·辵部》:“迣,超踰也?!薄端⒌厍啬怪窈啞槔糁馈罚骸袄粲形迨В阂辉豢湟赞尅!薄稘h書·禮樂志》:“體容與,迣萬里?!鳖亷煿抛ⅲ骸稗屪x與厲同,言能厲渡萬里也。”(4075)
《漢語大字典·足部》:跇 《說文》:“跇,述也。從足,世聲?!?/p>
yì 《廣韻》余制切,去祭以。又丑例切。月部。
?跳?!稄V韻·祭韻》:“跇,跳也?!保?937)
按:《漢書·禮樂志》:“體(4)容與,迣萬里;今安匹,龍為友?!鳖亷煿乓峡翟唬骸稗屢羰??!币绱驹唬骸稗?,超踰也?!币龝x灼曰:“古迾字?!弊⒃疲骸懊弦舴且病^?,讀與厲同,言能厲渡萬里也?!?/p>
“迣”乃“跇”字異構(gòu)。《史記·樂書》:“騁容與兮跇萬里,今安匹兮龍為友?!奔猓骸懊峡翟唬骸樢羰拧!绱驹唬骸樦^超踰也?!彼麟[:“亦〔作〕‘逝’。鄒誕生云:跇,一作‘世’,亦音‘跇’。跇,超也?!?/p>
《說文·辵部》:“迣,迾也。晉趙曰迣。從辵,世聲。讀若寘。”段玉裁注:“《鮑宣傳》:‘部落鼓鳴,男女遮迣?!似淞x也?!抖Y樂志》:‘體容與,迣萬里?!峡担骸屢羰拧!藚枰病!薄队衿まu部》:“迣,之世切。迾也,超踰也。古文以為迾字?!苯裰^“迣”字本義為超踰,訓“迾”乃其假借義。
《漢書·鮑宣傳》:“部落鼓鳴,男女遮迣,六亡也?!鳖亷煿抛ⅲ骸把月勮豕闹曇詾橛斜I賊,皆當遮列而追捕?!币龝x灼曰:“迣,古列字也?!薄傲小蹦恕稗槨弊种`,當依段玉裁注校正。
《文選?顏延之〈赭白馬賦〉》:“進迫遮迾,卻屬輦輅?!崩钌谱⒁锻ㄋ孜摹罚骸疤熳映?,虎賁伺非常,謂之遮迾。”又引《漢書音義》:“晉灼曰:‘迾,古列字?!薄段倪x箋證卷十六·顏延年〈赭白馬賦〉》:“按,正文本作遮迣,注引晉灼:‘迣,古迾字?!稘h書·鮑宣傳》:‘男女遮迣?!⒁龝x灼曰:‘迣,古列字。’列亦當為迾,傳寫者脫去辵旁耳?!抖Y樂志》注引晉灼曰:‘迣,古迾字’,不誤?!墩f文》:‘迾,遮也?!校纸庖??!瘎t迾非古列字甚明?!稄V韻》亦云:‘迣,古迾字?!逼湔f可從。
當然,《漢書·禮樂志》師古注引晉灼“迣,古迾字”,并不是說“迣”應該按照“迾”的常用義“遮”來理解?!稗?,讀與厲同,言能厲渡萬里也?!逼溆栣岆m嫌迂曲,但是對于句義的理解應該是正確的?!对?衛(wèi)風?有狐》:“有狐綏綏,在彼淇厲?!编嵭{:“厲,深可厲之者?!薄稘h書·司馬相如傳下》:“互折窈窕以右轉(zhuǎn)兮,橫厲飛泉以正東。”師古曰:“厲,渡也。”《漢書·傅常鄭甘陳段傳》:“橫厲烏孫,踰集都賴?!睅煿旁唬骸皡枺纫?。”《文選·嵇康〈贈秀才入軍〉》:“凌厲中原,顧盼生姿?!眲⒘甲ⅲ骸傲瑁?。厲,越也。”《楚辭?劉向〈九嘆?離世〉》:“棹舟杭以橫濿兮,濟湘流而南極?!蓖跻葑ⅲ骸盀W,渡也。由帶以上為濿?!焙榕d祖補注:“濿,履石渡水。通作厲?!薄岸取迸c“渡”通,“厲”與“濿”通。“厲渡”同義連用,與“超踰”義同。《漢書·揚雄傳》:“跇巒坑,超唐陂。”顏師古注:“跇,渡也”,是其明證。
《廣韻》“迣”訓“度也”與訓“超踰”義同。在“超越”這個義項上,“跇”與“迣”為異體字,《漢語大字典》未溝通二者關(guān)系,欠妥。建議統(tǒng)一注音為:yì。
(初稿先后收入《“一帶一路”視角下的語言文字研究??诟叻逭搲撐募?,2019年9月20-23,海南海口;《第十二屆全國語文辭書學術(shù)研討會論文集》,2019年10月25—27日,重慶北碚)
引用書目:
《楚辭補注》,[宋]洪興祖撰,白化文等點校,中華書局1983年版?!洞髲V益會玉篇》,[梁]顧野王,中華書局1987年版(簡稱《玉篇》)?!稄V雅疏證》,[清]王念孫著,鐘宇訊點校,中華書局1983年版?!稘h書》,[漢]班固撰,[唐]顏師古注,中華書局1962年版?!稘h書辭典》,倉修良主編,魏得良、王能毅副主編,山東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稘h魏六朝碑刻異體字典》,毛遠明,中華書局2014年版?!稘h語大詞典》,羅竹風主編,漢語大詞典出版社,1986-1993年版?!稘h語大字典》(第二版,九卷本),漢語大字典編輯委員會編纂,四川辭書出版社、崇文書局2010年版?!都崱?,[宋]丁度等,述古堂本?!峨`辨》,[清]顧藹吉,中華書局1986年版?!读甲⑽倪x》,[梁]蕭統(tǒng)編, [唐]李善等注,四部叢刊本?!渡虾2┪镳^藏戰(zhàn)國楚竹書》(二),馬承源主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簡稱“上博簡二”)?!妒酚洝罚琜漢] 司馬遷撰,[宋] 裴骃集解,[唐]司馬貞索隱,[唐]張守節(jié)正義,中華書局1959年版?!墩f文解字》,[漢]許慎,中華書局1963年版?!墩f文解字注》,[漢]許慎撰,[清]段玉裁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文選箋證》,[清]胡紹煐撰,[民國]劉世珩輯,聚學軒叢書。《殷周金文集成》(修訂增補本),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編,中華書局2007年版(簡稱《集成》)。《中華字?!罚溆颀埖龋袊颜x出版社1994年版。《字匯補》,[清]吳任臣,康熙五年匯賢齋刻本。
(1)括號中數(shù)字為頁碼。下同。
(4)《漢書》“體”乃“騁”字之訛,當據(jù)《史記》校正。《漢書全譯》譯作“身體稍微一動,就越過萬里;現(xiàn)在有什么可以和它匹敵的呢,只有龍可以與它為友”,非是?!妒酚浫g》譯作“縱情馳騁啊超越萬里,誰能與它匹配啊,只有龍做它的朋友”,是也。
[1]王念孫.讀書雜志[M].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1985.
[2]謝明文.甲骨文舊釋“益”之字新釋—— 兼“易”字新探[J].中國國家博物館館刊,2019(12).
[3]安平秋,張傳璽.漢書全譯[M].上海:漢語大詞典出版社,2004.
[4]安平秋.史記全譯[M].上海:漢語大詞典出版社,2004.
The Ancient-Modern Characters in YAN Shi-gu’sand Lexicographical Compilation
ZHANG Qing-song1,2
(1.Research Center for the Inheritance, Dissemination and Education of the Chinese Character Civilization;2.Zhengzhou University, Zhengzhou 450001, Henan)
Research on ancient-modern characters in YAN Shi-gu’scontributes to lexicographical compilation in a way. Not only does it contribute to phonetic notation and interpretation of lexicographical prefixes, but also it is conducive to the communication among Characters.
Ancient-Modern Characters;(漢語大字典);(漢語大詞典).
2020-01-06
國家社科基金一般項目“歷代注列古今字多維組群研究”(18BYY142)。
張青松(1969- ),男,湖南武岡人,文學博士,鄭州大學教授,碩士生導師,研究方向:文字學,訓詁學。
10.14096/j.cnki.cn34-1333/c.2020.03.09
H12
A
1004-4310(2020)03-006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