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娟娟,魏曉玲
(南通市第一人民醫(yī)院,江蘇 南通 226000)
子宮肌瘤,同時又稱為“子宮纖維瘤”,在發(fā)病時患者通常會有白帶增多、貧血、不孕、陰道出血或者壓迫性疼痛等一系列的不良現(xiàn)象,常見于30~50歲的中年女性,如若不及時的進行治療,會對女性的身體造成極其嚴重的負面影響[1]。本文主要針對子宮肌瘤患者采取護理干預的方式改善其術前不良情緒及應急反應的臨床效果進行分析,現(xiàn)將分析和研究的內容進行整理,報告如下。
本次選取2017年3月~2019年4月期間來我院就醫(yī)的子宮肌瘤患者作為研究的對象,所選患者的總例數(shù)為80,將其按照數(shù)字隨機的方式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其中對照組患者(n=40例)的年齡為31~52歲,平均在(41.45±2.78)歲,文化程度:大專以上文化21例,中學文化10例,小學文化9例;觀察組患者(n=40例)的年齡為33~57歲,平均在(45.03±1.15)歲,文化程度:大專以上文化19例,中學文化15例,小學文化6例;通過對兩組患者一般資料的觀察和分析可以發(fā)現(xiàn):其差異無顯著性,可以進行比較,P>0.05。
為對照組的患者實施常規(guī)的方式進行護理,觀察組的40例子宮肌瘤患者則在常規(guī)護理的基礎上根據(jù)患者病情的實際發(fā)展情況采取針對性的護理措施,具體表現(xiàn)為:(1)相關的護理工作人員必須要以一種溫柔的語氣加強與患者的溝通和交流,充分的了解患者的內心想法,還可以運用患者感興趣的事物來轉移患者的注意點,從而改善患者的不良情緒,緩解子宮肌瘤患者的心理壓力。(2)及時為患者講解關于子宮肌瘤的相關知識以及日常生活中需要重點注意的事項,增強患者的自信心。與此同時,還可以邀請本院治療成功的患者到醫(yī)院進行相應的講座活動,從而較好的緩解患者的精神壓力[2]。(3)護理人員必須要定期對患者所在的病房進行清潔和消毒,保證室內的通風,為患者營造一個良好的恢復環(huán)境;(4)對于一些文化程度較低的患者,在講座過程中會出現(xiàn)較多他們不能理解的專業(yè)詞語,因此,護理人員可以在講座結束后用通俗易懂的語言為患者詳細的講解,提供較為優(yōu)質的服務。
觀察和分析兩組子宮肌瘤患者在護理前后焦慮自評量表(SAS)與抑郁自評量表(SDS)??偡衷O置為100分,分值越高,說明患者焦慮、抑郁的情況越嚴重。
采用SPSS 20.0統(tǒng)計軟件對數(shù)據(jù)進行處理和分析,患者在護理后的SAS與SDS評分計量資料以(±s)表示,t檢驗,P<0.05。
觀察組患者在護理后的SAS與SDS評分與對照組相比,有明顯優(yōu)勢,P<0.05。
如表1。
表1 兩組患者在護理后的SAS與SDS評分比較(±s)
表1 兩組患者在護理后的SAS與SDS評分比較(±s)
?
近年來,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升以及生活習慣的改變,子宮肌瘤這類病癥的發(fā)生率也在逐年的上升。目前為止,在我國對于子宮肌瘤的治療主要還是以手術為主,因此,患者在手術期間的護理也就顯得尤為重要。
本次研究的最終結果顯示:,觀察組患者在護理后的SAS評分與SDS評分與對照組相比明顯較低,P<0.05。主要原因在于,針對子宮肌瘤的患者,首先護理工作人員與患者進行溝通時必須要以一種溫柔的語氣,充分了解患者的內心想法,建立一種良好的護患關系。其次,護理人員還要及時向患者詳細的講述關于此病的基本知識以及日常注意的事項,提高患者的警惕性;另外,還可以利用患者比較感興趣的事物來轉移患者的注意力,改善患者的不良情緒。最后,針對一些文化程度較低的患者,護理人員必須要有耐心的為其講解相關的知識,從而促進患者能夠盡早的康復[3]。
總而言之,對于子宮肌瘤的患者,護理工作人員可以根據(jù)患者病情的實際發(fā)展狀況,采取針對性的護理措施,不僅能夠有效地改善患者的不良情緒,還能夠促進患者病情的盡早恢復,臨床應用價值較為顯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