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峰
導讀
心理描寫就是把人物的思想感情、心理活動通過文字描繪出來。人的心理活動復雜多樣,決定了心理描寫具有多種多樣的表現(xiàn)形式。
心理描寫在同學們的文章中并不少見。比如這段例文:語文課開始了,老師把批好的試卷發(fā)了下來。在拿到試卷之前,我緊張得要命,就怕自己考砸了。試卷拿到手以后,我一看不及格,很是傷心。這是某篇習作中的選段,寫的是作者得知考試成績前后的心理活動。雖然,選段運用了“緊張得要命”“很是傷心”等語句,但對于作者緊張、傷心的程度,我們卻無法感知,也就不能達到感同身受的效果。
那么,如何進行具體可感的心理描寫呢?在這里,給大家提供五招,讓作文中的心理描寫“活”起來。
寫作指津
第一招:內心獨白。就是自己對自己講的無聲的話。例:我不停地在心里念叨:“阿彌陀佛,神啊,保佑我吧!我再也不聽錄音機、看電視、玩游戲機了。唉!都怪我自己,老想著打游戲,考試前一天還趁父母不在家,偷看了一個小時的電視劇。老師啊,您發(fā)發(fā)慈悲,手下留情,我以后上課一定好好聽講,千萬別讓我不及格??!”作者通過自言自語的方式,真實再現(xiàn)自己的內心感受,讓讀者感同身受。
第二招:幻覺描寫。人在極度緊張的狀態(tài)下,眼前或耳邊會有虛幻的畫面或聲音,其內容往往是自己最怕看到或聽到的,把這些詳細地描繪出來,就能十分準確地展現(xiàn)人物的內心世界。例:我好像看見滿試卷鮮紅的叉組成一張巨大的網將我困住,使我不能動彈,不能呼吸。我又仿佛看到了老師滿面的怒容,仿佛聽到了父母悲傷的嘆息聲和旁人的嘲笑聲。作者以幻覺的形式呈現(xiàn)自己的心理活動。同學們在進行類似的幻覺描寫前,也可以運用一些提示語,如“好像看見”“仿佛聽到”等。
第三招:環(huán)境描寫。一個人在不同的心境下看相同的景物,會產生不同的感受。例:天陰沉沉的,不時刮來陣陣冷風。風刮到我的身上,我不由自主地打冷戰(zhàn)。教室里靜悄悄的,只聽見“沙沙”的發(fā)試卷的聲音,“嘩啦!”我的心隨之猛跳了一下,一個同學不小心把書碰到了地上。同桌的試卷這時已發(fā)下來了——72分,看著同桌哭喪的臉,我不由得心里直打鼓。片段先是通過環(huán)境描寫營造氛圍;隨后通過一系列的擬聲詞,以動襯靜,制造緊張氣氛,預示試卷即將分發(fā);層層鋪墊過后,表達自己忐忑的心情,引人共鳴。
第四招:特寫鏡頭。語言和行動是心理的外在表現(xiàn)形式,人在不同狀態(tài)下的語言和行動也會有所不同。例:試卷靜靜地反躺在桌上。我用顫抖的手掀開試卷,一個鮮紅的“4”字映入我的眼簾,我的手一抖,試卷又合上了。我一咬牙,把手伸到試卷底下,用力一翻,隨著“啪”的一聲,我看到了我的分數(shù)——48,可憐的48分,我“唉”了一聲,癱在了桌上。片段通過對人物進行特寫,放大人物的語言和動作,生動地傳遞出此時此刻人物的心理活動。
第五招:夸張想象。這種心理描寫,是通過對人物進行夸張想象來展現(xiàn)的。例:我站在跳臺上,只見下面水花飛濺。我好像是一個巨人,周圍的建筑物都變得矮小了,像被我踩在腳下似的。湛藍的跳水池水平如鏡,水池邊的建筑物像玩具一樣,顯得特別矮小可愛。哈哈,我是一個巨人了。但轉念一想:從這么高的跳臺跳下去會不會淹死呢?想到這里,我不由得打了一個寒戰(zhàn),剛才那股高興勁兒,早就飛到九霄云外去了。作者通過聯(lián)想與想象,表達自己站在跳臺上俯瞰時的心理活動,描寫生動形象之余,又增添了文章的可讀性。
習作展示
和爸爸相遇的那一瞬間
廣東一考生
窗外的第一縷陽光喚醒了整個早晨,嫩綠的葉子上,調皮的露珠與我交換眼神。蔚藍的天空下,幾只鳥兒正在歌頌著早晨,它們不住地扇動著翅膀,投入天空的懷抱。
今天是星期六,晴空萬里,是個爬山的好日子,正好爸爸也不用上班,我們決定一起去爬山。
來到山腳下,大風呼呼作響,山坡上,偶有幾顆小石頭在大風的推搡拉扯中,咕嚕嚕地滾下山來。我愣在那里,整個人已被這座山的險峻嚇住了。不知什么時候,爸爸從我身后輕輕地拍了我一下,我這才緩過神來。
“好啦,我們開始吧!”爸爸期待地說。
望著高聳的山,我原本涌動著熱血的心霎時降溫,為了掩飾內心的不安,我膽怯地說:“爸爸,要不您先爬吧!”
“不行!”爸爸毫不猶豫地說。
“我就是想欣賞一下您爬山的模樣嘛?!?/p>
“說了不行就是不行!”爸爸語氣更加堅定了。
“我……我有些害怕……”我?guī)е耷唬_始語無倫次起來。
“勇敢一點,來,給你一個哨子,遇到困難,就吹響它,爸爸和工作人員會來幫你的。”爸爸把哨子交給我,便準備爬山。
我握著哨子在山腳下徘徊,望著爸爸爬山的背影,心想:“不行,總不能一直待在這兒吧!”我緊了緊手中的哨子,然后趕緊把它放進褲子口袋里,便循著爸爸的腳步向山上爬去。
開始爬山時,我緊張得不敢往后看,頭上的汗珠似水一樣順著臉頰往下流。好不容易爬到了半山腰,終于找到一處可以歇腳的地方了,但眼前的山路更加崎嶇。我鼓起勇氣往下看,山腳下的人們已如螞蟻般大小。我深吸一口氣,繼續(xù)向上爬,有好幾次腳下一滑,差點摔倒。時間在流逝,崎嶇的山路在我的身上留下一道道傷痕。我害怕了,忍不住哭出了聲。我忽地記起了那個哨子,連忙把它從口袋里取出來,但顫抖的手沒能握住它,一不小心,它順著山谷滑下去了……
“加油?。 蓖蝗?,我的耳邊傳來爸爸激動的鼓勵聲,我抬頭一望,發(fā)現(xiàn)爸爸與我只有1米左右的距離,爸爸的嘴角掛著笑,眼里卻閃著淚光。
我知道,看到我艱難爬山的樣子,爸爸一定是擔心的;但若能看到我堅持到底的模樣,他一定也會開心的。
這樣想著,我的心里瞬間踏實了許多,有一半的恐懼被爸爸的笑吹散。我調整好心態(tài),繼續(xù)努力地往上爬,終于到達了山頂。
到達山頂時,陽光已強了許多,微風涼爽,我偷偷擦去頭上的汗珠,回望來時的路,回想起在半山腰最困難無助的時候,和爸爸突然相遇的那一瞬間,我開心地笑了……
【評點】
從描寫手法上來看,本文善于借助環(huán)境描寫對人物心情進行烘托。如開頭“來到山腳下,大風呼呼作響,山坡上,偶有幾顆小石頭在大風的推搡拉扯中,咕嚕嚕地滾下山來”,運用擬人句將山勢的險峻描寫出來,流露出作者緊張、恐懼的心情;再如結尾處“到達山頂時,陽光已強了許多,微風涼爽”,與前文形成對照,突出“我”克服障礙、到達山頂后的喜悅之情。
從敘事線索上來看,本文按照事情發(fā)展的先后順序,以“哨子”為線索,傳遞出爸爸對“我”的信心與鼓勵,將爬山過程敘述得一波三折,為文章增添波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