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寧
“教育診斷”欄目的專家:
您好!
我們班的幼兒馬上要升入小學了,但班里有幾位小朋友的“玻璃心”,讓我甚是擔憂,他們能適應(yīng)小學的生活嗎?
我們班的雯雯小朋友是本學期新轉(zhuǎn)來的幼兒,聰明乖巧,各方面能力都非常強,在以前的幼兒園是老師經(jīng)常表揚的學習楷模,她的媽媽對她的生活和學習也非常自信??墒?,雯雯接受不了任何失敗挫折。一天,雯雯和小強玩五子棋,雯雯稍沒注意敗在了小強的手下。只見雯雯興奮的小臉瞬間轉(zhuǎn)陰,豆大的淚珠滾落下來,并大聲喊著:“這盤不算!這盤不算!咱們再來一盤!” 第二次對弈小強仍然棋高一著,眼看落下棋子便要結(jié)束這場戰(zhàn)役,雯雯伸手一把橫掃過棋盤,攪亂了整個棋局,并氣急敗壞地喊道:“不玩了!不玩了!”邊說邊起身離開,眼里噙滿了淚水。
還有寧寧小朋友。一天,我們班跟大二班進行跑步比賽。在沖刺階段我們班的小代表沒能夠超過大二班的隊員,與第一名擦肩而過。瞬間寧寧小朋友便大哭起來并大聲埋怨拉拉隊的小朋友:“都是你們剛才喊加油的時候聲音太小,沒有超過大二班的加油聲!都怪你們!”雖然寧寧有一定的集體榮譽感,但是這種遇到不如意就發(fā)脾氣、大喊大叫的行為,說明她不能夠正確面對和尊重事實。
抗挫能力差的幼兒他們的心真的好像玻璃做的一樣,容易受到傷害。而且他們的膽子會變得越來越小,挑戰(zhàn)的勇氣也越來越小,那么他們進入小學后成長和進步的空間就會越來越小,身邊的朋友也會因為這種容易暴怒或是遇事退縮的性格漸漸遠離。
分析“玻璃心”形成的原因,不難發(fā)現(xiàn),主要是因為家庭過分寵愛、包辦代替過多導(dǎo)致。在成人的悉心照顧下,幼兒較少體驗到失敗和受挫的感覺。他們的共同特點是以自我為中心,自尊心過于強烈,遇到任何的困難心理都受不了,抗挫能力差。
于是,為了培養(yǎng)幼兒遇事能夠沉著、冷靜,不怕挫折,我結(jié)合大班幼兒的年齡特點在日常的學習和生活中對孩子們進行挫折教育,培養(yǎng)幼兒正確認識和應(yīng)對挫折的能力。
故事學習促抗挫意識的培養(yǎng)。生動形象的故事,能夠使孩子們知道挫折是每個人都會經(jīng)歷的過程,只有堅定信念才是戰(zhàn)勝挫折的法寶。我還利用一些名人的真實事例,比如貝多芬的故事,來引導(dǎo)幼兒感同身受地認識到抗挫能力的重要性。
情景再現(xiàn)促抗挫能力的體驗。我通常會有意地創(chuàng)設(shè)一些小的挫折來和孩子們共同挑戰(zhàn)。如體育活動中,適當提高游戲的難度鼓勵幼兒挑戰(zhàn),通過目標一點一點地被慢慢實現(xiàn),孩子們的自信心也會逐漸樹立起來,他們抗挫折的能力也會日積月累的提高。
問題討論促抗挫能力的提高。日常生活中我會留意一些因抗挫能力差導(dǎo)致負面影響的小事例,然后面向全體拋出此問題,鼓勵幼兒分析討論。分析問題的過程其實就是孩子們對挫折的知覺判斷,然后再思考對抗挫折的好辦法的過程。這也是同伴間相互學習分享經(jīng)驗的過程。久而久之,孩子們的樂觀態(tài)度便會形成。
利用游戲促抗挫能力不斷鞏固。如攀巖游戲、棋類對弈游戲等都是非常有效的提高幼兒抗挫能力的小游戲。游戲前教師要提出明確的規(guī)則和要求,尤其要強調(diào)能接受失敗。讓幼兒知道“失敗乃成功之母”,在失敗中要學會分析原因,及時調(diào)整自己的策略。這種失敗后分析,分析后調(diào)整的過程其實就是孩子們成長的過程。當幼兒有點滴進步的時候要馬上給予鼓勵,讓他們嘗到抗挫的甜頭。
玻璃心的孩子幾乎年年有,我想知道,孩子的玻璃心到底是怎么形成的?除了這些方法,還有沒有其他好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