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科技的發(fā)展,人們獲取信息的方式越來越多樣化,接受信息的形式也隨之而變,抖音即是人們接受信息的方式之一。抖音的火爆,用戶量的增多,引來一些英語擅長者的到來。目前在抖音中存在著海量的英語視頻,內容豐富,具有一定傳播價值。本文旨在通過分析抖音中短視頻類的英語內容,分析其優(yōu)勢與不足,提出對在抖音平臺中傳播英語短視頻內容的建議。
【關鍵詞】抖音;英語;短視頻
如今,隨著市面上大量移動英語類APP的出現(xiàn),為英語學習者碎片化時間學習英語提供了很大的便利,但不少APP因板塊內容設置枯燥單調,導致很多人在下載后將其束之高閣。研究發(fā)現(xiàn)大學生在使用手機軟件頻率的順序中,教育學習類APP位居倒數(shù),大多數(shù)更傾向于娛樂類APP[1]。抖音,具有集音樂、視頻于一體的社交娛樂類功能,知識類內容的傳播正在其平臺上快速發(fā)展。截至2018年12月8日,抖音上粉絲過萬的知識類創(chuàng)作者近1.8萬個,累計發(fā)布超過300萬次的知識類短視頻,累計播放量超過3388億次[2]。英語類短視頻在其中占據(jù)一定的比例,這些短視頻將英語知識點有趣地呈現(xiàn)到抖音平臺上.讓大家在娛樂的同時,也喚起人們對英語知識的學習興趣。
一、抖音平臺上英語類短視頻的傳播內容
目前,抖音平臺上英語視頻的發(fā)布數(shù)量相對于其他娛樂類、科普類、生活實用百科類等短視頻遠遠不及,但不乏其內容的豐富性和多樣性。全球化的來臨,世界變成了“地球村”。在抖音平臺上發(fā)布英語短視頻的人中,有中國人和以英語為母語的外國人,發(fā)布的視頻種類多樣且形態(tài)各異,歸納而言,大致可以分為如下幾類:
(一)英語運用類內容
語言的本質是一種中介,它承擔著人與人之間交流和傳遞信息的任務。在抖音平臺中,英語視頻中的內容場景真實,多涵蓋對具體場景的對話及描述,擺脫了傳統(tǒng)英語的抽象化、文字化、枯燥化。比如:用戶@Mooneye月眼分享的英語短視頻,是在一個具體的現(xiàn)實場景中描述和該場景相關的英語內容,語言和具體可見的畫面對應,讓視頻觀看者在真實場景中感受英語語言的使用形態(tài),增強了人們的感官體驗。
(二)英語單詞類內容
英語單詞的掌握是學習英語的必經(jīng)環(huán)節(jié),掌握方式多樣。在抖音平臺里,英語短視頻發(fā)布者的初衷是教會視頻觀看者認識記憶單詞,呈現(xiàn)形式不再僅僅局限于具體的場景,使用的傳播媒介手段有黑板、屏幕、影視片段等,多數(shù)是真人出鏡教學。在抖音平臺中使用傳統(tǒng)教學方式即單詞抄在黑板上,不對單詞進行解讀僅讓觀看者跟著讀的方式傳播效果不佳,點贊轉發(fā)評論數(shù)量少。不同的傳播平臺,需要不同的傳播手段。抖音里受歡迎的英語單詞短視頻各有千秋,比如:@彭志摩他的英語單詞短視頻因其發(fā)音純正,音色獨特得到大家歡迎;@scott學英語分享的英語單詞短視頻,鏡頭單一,勝在講解方式搞笑。抖音平臺里的單詞難度多數(shù)接近于中小學,符合大眾化的接受程度,只有極少的用戶發(fā)布雅思和考研類單詞,單詞主題內容偏向于生活實用類。
(三)英語語法類內容
抖音平臺上傳播語法知識,難度較高,語法相對于單詞的學習更加枯燥和復雜。在抖音平臺上傳播語法知識點的方式不同于傳統(tǒng)課堂,傳統(tǒng)課堂授課地點穩(wěn)固,教師和教學手段可變性小。抖音中,針對某一小小的語法知識點,由專業(yè)達人對其進行簡短且通俗易懂的講解。內容包含如何區(qū)別各種時態(tài)、非謂語動詞、現(xiàn)在分詞與動名詞、名詞等等,視頻呈現(xiàn)的方式以小黑板或者筆記本結合人聲進行講解,和前兩種內容相比,它的表現(xiàn)形式比較單一。此外,這類內容的傳播在抖音平臺上受眾面更窄,如何更好吸引受眾觀看枯燥的語法講解,是這類視頻分享者需要進一步思考的內容。
抖音中的英語傳播形式除了以上筆者對其進行的分類,還有其他英語短視頻內容本文未一一列舉??萍嫉倪M步豐富了我們接觸信息的形式。我們日常接觸的媒介形式在不斷變化,但知識的本質幾乎不變,變的是呈現(xiàn)給我們信息的傳播方式。善于利用新型傳播平臺傳播知識,讓知識不再高高在上,只掌握在少數(shù)人手里,而是大眾都能接觸到并能理解運用知識,這是新型傳播手段價值之一,值得每位知識傳播者深思。
二、英語短視頻在抖音平臺上的傳播優(yōu)勢
學者麥克盧漢曾經(jīng)提出冷熱媒介的概念,這一概念帶給我們的啟示即不同媒介作用于人的方式不同,引起的心理和行為反應也各具特點。抖音短視頻這一媒介形式,雖本質是視頻,但經(jīng)過人類的交互設計,明顯收獲了大眾的“芳心”,用戶通過抖音短視頻來緩解疲勞,短暫地逃離現(xiàn)實中的壓力,從媒介使用中得到一定的滿足。英語短視頻在抖音平臺的傳播同樣受交互設計理念的控制,吸引著無數(shù)用戶的到來與“訪問”。用新的傳播方式講授“舊知識”,造就對英語學習的新體驗。
(一)碎片化英語教學,降低學習難度
碎片化學習具有靈活性高、知識吸收率高,短小精悍等特點[3]。抖音平臺里英語類視頻內容,在15秒內集中呈現(xiàn)幾個單詞、一兩句口語表達或者一個小小的語法知識點,視頻教學內容的短小降低了學習難度。同時學習記憶一個單詞與同時學習記憶10個單詞,兩者的任務難度顯而易見,抖音里英語教學內容的碎片化使得受眾輕松掌握知識要點。此外,抖音短視頻具備自動循環(huán)播放功能,只要用戶手指不上下滑動,即可一直觀看當前短視頻,重復是使瞬時記憶轉化為長久記憶的重要方法,在語言學習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抖音這一功能對英語語言學習具有無形助力的作用。
(二)場景真實豐富,沉浸感強,吸引用戶注意力
抖音上英語運用類短視頻,取于現(xiàn)實生活場景。外國人用英文對話,受眾跟著動態(tài)場景或人物進入狀態(tài),從而體驗英語表達交流的真實狀態(tài)和樂趣;多媒體刨設真實情景,有利于人們更好地理解語言的意義和用法[4]。抖音平臺里的算法機制可以為用戶營造幾乎是純英語內容的傳播媒介,用戶只需對觀看的英語內容點贊,對與英語無關的短視頻長按頁面選擇不感興趣進行操作,后期抖音平臺的算法機制將會加強對用戶英語短視頻的推送。抖音平臺上英語短視頻場景豐富,無所不有,小到某一物品大到唐人街,站在真實場景中的人物可以是小朋友、年輕小伙、老人。抖音上英語短視頻內容里傳播元素的豐富性、動態(tài)性、新奇性與多數(shù)靜態(tài)記憶單詞英語APP形成鮮明對比,好的短視頻能在3秒內迅速調動受眾的好奇心,引人注目。
三、英語短視頻傳播在抖音平臺中傳播建議
抖音平臺中英語知識的傳播相對于傳統(tǒng)媒介傳遞知識,確有其優(yōu)勢的一面,但不足之處也顯而易見。比如:英語短視頻內容呈現(xiàn)手段創(chuàng)新性不強,質量參差不齊,英語知識“寓教于樂”的傳播手段大多數(shù)視頻分享者達不到,呈現(xiàn)方式不夠趣味,難以在幾秒鐘內抓住觀眾的注意力。知識點過于散亂,不成體系。對于英語學習者而言,若要系統(tǒng)學習英語這門語言,抖音可作為其“正餐后的甜點”,不可作為其主要的學習手段。針對問題,筆者提出以下幾點對英語短視頻在抖音平臺上的傳播建議:
(一)內容生產(chǎn)者應剔除舊觀念,傳播創(chuàng)意類英語短視頻
抖音里的英語短視頻生產(chǎn)者群體里有英語知識達人,也有普通用戶。后者中有些內容生產(chǎn)者在制作英語短視頻時,傳播知識的觀念停留在傳統(tǒng)傳播手段上,僅僅把知識內容進行原封不動的搬運。類似在開始傳統(tǒng)媒體轉型時,有些媒體把報紙上的長篇文章直接復制粘貼到新媒體平臺上進行傳播,因沒有結合新媒體的傳播特點和傳播規(guī)律,結果使得傳播效果大打折扣。不少的分享者制作不出受眾歡迎的內容,原因在于創(chuàng)新性不足,缺乏對傳播內容的加工。在抖音上傳播英語,內容生產(chǎn)者應結合碎片化學習知識的特點和規(guī)律,研究用戶選擇接收信息的心理活動,制作出更加有創(chuàng)意的高質量英語短視頻。
(二)用戶加強媒介素養(yǎng),了解英語短視頻知識傳播規(guī)律
媒介素養(yǎng)是指人們對各種媒介信息的解讀和批判能力以及使用媒介信息為個人生活、社會發(fā)展所用的能力[5]。技術是中性的,關鍵在于使用它的人。抖音這一移動短視頻平臺是視頻媒介發(fā)展延伸出的產(chǎn)物之一,不少用戶在使用這一平臺時,不能讓媒介信息為自己服務,反而被媒介“奴役”,僅僅沉迷于它的低俗化,沉浸在娛樂信息中,浪費大塊時間卻渾然不知。用移動短視頻傳播知識不同于長視頻,也不同于線下真實的教學場景。“短”是抖音傳播英語知識的優(yōu)勢也是其劣勢,用戶應具備將學到的瑣碎英語知識融入到原有知識體系架構的能力,加深擴展原有知識結構,從而更好地提升自己。
結語
作為一個新生事物,抖音平臺的發(fā)展也應符合事物的發(fā)展規(guī)律即螺旋式發(fā)展,在不足中不斷完善,走向一個更加平衡穩(wěn)定的狀態(tài)。目前,抖音是一個偏重休閑娛樂的平臺,分享的英語內容短視頻還處于不成熟階段,優(yōu)質英語短視頻還遠遠滿足不了消費者,未完全進入大眾視野。相信隨著知識的普惠,抖音平臺里英語短視頻的發(fā)展未來可期。
參考文獻:
[1]滕越,崔燕.大學生移動終端APP英語“碎片化”學習現(xiàn)狀調查與研究[J].海外英語,2019(16):174-175.
[2]清華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中國科學報社與字節(jié)跳動.知識的普惠——短視頻與知識傳播研究報告[EB/OL].(2019-01-10) [2019-02-14]. https://www.useit.com.cn/forum.php?mod=viewthread&tid=21865&page=1.
[3]張安勇,戰(zhàn)強.成人碎片化學習探索[J].繼續(xù)教育,2015,29(10):6-7.
[4]張仰奮.外語教學中學生注意力和課堂參與最大化的探討[J].外國語文,2010,26(04):131-134.
[5]郭慶光.傳播學教程[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1.
【作者簡介】張媛媛,揚州大學新聞與傳媒學院研究生;研究方向:教育影視藝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