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教育部決定恢復高考以來,無數(shù)學子走進考場,改變了命運的既定軌跡。作為中國最重要的考試之一,它既折射著時代的滄桑與個人命運的沉浮,也記載著個人不屈的奮斗歷程。每一代人有不同的高考記憶,在2020年高考的最后一日,我們一起來傾聽幾位家長、老師“不一樣”的高考故事。那一年的8平方米休息室
講述人:浩歌(筆名)
安鄉(xiāng)縣教育局
女兒將在炎熱的七月參加高考,和我當年一樣;每晚,她都要伏案到深夜,幾經(jīng)催促才上床休息,和我當年一樣;今天,她帶上考試專用包去熟悉考場,神色有些凝重,也和我當年一樣。只不過,那年我遇到的是“三南(湖南、海南、云南)高考改革”的第一年,而今年她趕上了新高考改革前的最后一屆。
那一年,在文史、理工、醫(yī)農(nóng)和地礦四類的分組高考中,我落榜了。而接下來第二年補習生的錄取線,要比應屆生高20分。打擊接踵而至,我很沮喪,想過下鄉(xiāng)務農(nóng)、棄學打工,也曾求人介紹工作。長沙的姨父連夜趕來,他告訴我:“靠自己的奮斗,才能走得長遠?!?/p>
咀嚼著姨父的教誨,我回到了校園,重新拿起了書本。那時候,高考再次回到文理分科的軌道上,丟了一年多的數(shù)學給了我當頭一棒。數(shù)學老師為了檢驗我們的學習基礎,連續(xù)幾次數(shù)學測試都是五道大題,而我一道也不會。我的選擇錯了嗎?面對試卷上鮮紅的“0”分,我反復問自己。
困境總在不經(jīng)意間改變,這種改變來自外力,也來自自身。我體弱多病的母親,不管雨雪冰霜騎著自行車,給我送來可口的飯菜;為了給我提神,父親的老同學端來泡好的珍貴的參片茶……還有在我最困頓無措時,班主任將學校安排給他的一間不到8平方米的休息室讓出,供我們晚上復習。
我告誡自己,不能困在挫敗里。要把關(guān)心、鼓勵當動力。于是,我將中學的數(shù)學課本全部找來,從基礎知識復習起,從課后習題做起,一題一題,一冊一冊,漸漸地,我的數(shù)學能及格了。幾個月后,我的數(shù)學居然幾次超過了120分。
在那間8平方米的休息室里,我和幾個同學夜以繼日復習完了中學的教材,做完了一疊疊的試卷??记暗哪莻€晚上,天氣有點悶熱,起初心情也有點焦慮。躺在床上,閃電傳來,雷聲漸起,想想走過的路,心里一陣釋然。伴隨著雨點滴落的聲響,我竟然安然入夢了。
考完第二天,幾個在8平方米休息室里并肩戰(zhàn)斗大半年的“戰(zhàn)友”,騎著自行車,越過湖南,抵達湖北,來到長江之濱。面對滾滾長江,我們齊聲大唱:“你從雪山走來,春潮是你的風采……”
寫到這里,女兒快要回家了。我想對她說:分數(shù)總有高低,人生各有長短。一往直前,精彩就在前方等著你。
“任性”生出“少白頭”
講述人:曾新龍
漢壽縣一中語文備課組組長
1993年,我考上了湖南師范大學。對于很多人來說,這或許不值得夸耀,可在我們那個小山村,我卻創(chuàng)造了歷史——我是第一個考上大學的。
那時的中國,城鄉(xiāng)差距較大,鄉(xiāng)村的孩子,上升的渠道有限,改變命運的途徑有限:參軍、考學,以及南下打工。在人們的心目中,跳出農(nóng)門的最好方式還是考學。
高考對鄉(xiāng)村孩子的意義重大,用我舅舅的話來說,就是關(guān)系到“你將來是穿草鞋還是皮鞋”。我那時個頭小,且很瘦,舅舅怕我考不上大學,養(yǎng)不活一屋老小,他對我說:“如果不考大學,你在鄉(xiāng)下討個婆娘都難?!?/p>
當年大學還沒擴招,考學如“千軍萬馬過獨木橋”一般。看看高考近了,我也就更焦慮了,成績直線下滑。
當年高考我最擔心的一科是數(shù)學。數(shù)學一科,我高一高二時就沒認真學習過。
沒認真學的原因有兩個,一個是當年的“三南高考改革”,考試分四類,其中“文史”類只考語文、英語、政治、歷史。另一個原因是因為自己沒能正確對待數(shù)學老師的批評。有一次,我數(shù)學沒考好,高一的數(shù)學老師發(fā)火了,在一節(jié)課上,花了近20分鐘批評我。逆反期的我自此不聽數(shù)學課了,心想:我讀“文史”類去,不學數(shù)學也無妨。
高二暑假,我如愿分到了“文史”類,自認為擺脫了數(shù)學。不料,過完暑假回學校時,國家教委認定“三南高考改革”失敗,恢復了原來的文理分科,文科要考數(shù)學,我傻眼了。
雖然文科數(shù)學較理科簡單,但是由于我之前落下太多知識點,任憑我如何用力追趕,考試還是不及格。人越焦慮,就越考不好——我從班上前幾名,慢慢掉到20名左右了。有一天,班主任站我邊上看我做英語題目,她驚訝地說:“你年少白頭了。”我這才注意到,自己愁出好多白發(fā)。
好在高考前狀態(tài)回升,數(shù)學剛及格,考了91分。我想,如果我不那么任性地放棄學數(shù)學,命運會不會不一樣呢?
奮斗才有無悔青春
講述人:劉輝
益陽市一中學生家長
每年的七八月是汛期,亦是訊期,1995年也不例外。
高考前夕,桃花江決堤,好幾個村子被淹,村民們緊急轉(zhuǎn)移,安置到了我們學校,抱娃牽狗,好不熱鬧。我和同學還結(jié)伴去江畔看“會游泳”的豬,看直升飛機空投食物,汛情似乎沒有影響我的高考,反而緩解了我的一些壓力。
分數(shù)出來我挺滿意,555分,這個分數(shù)在今天頂多過一本錄取線,但在20幾年前的小縣城,它已經(jīng)可以甩大部分同學幾條街了。
當年8月的一天,郵遞員興沖沖地騎著自行車來到了我家。我急切地打開錄取通知書,赫然出現(xiàn)在我眼前的是四個大字——湘潭大學(以下簡稱湘大)。當時的我一下像掉到了冰窟窿。
不是說湘大不好,湘大曾是全國16所綜合性重點大學之一,它給予我的滋養(yǎng)遠超我的想象,只因當年湘大作為湖南兩所實行“并軌”的學校之一。實行“并軌”意味著讀大學要交學費,且工作不包分配,畢業(yè)生和用人單位雙向選擇,所以我填志愿時壓根就沒考慮“并軌”的學校。但老師在輔導我們填志愿時,反復叮囑我們一定要填“服從調(diào)劑”,所以我就調(diào)劑到了每年要交2500元學費的湘大。
當時,我有一個妹妹上高二,一個弟弟上高一,我們家這“三座大山”,壓得瘦小的父親喘不過氣來。所以當郵遞員向父親討要“喜訊紅包”時,我以錄取的學校不理想為由朝郵遞員發(fā)了一通火?,F(xiàn)在想來自己真是無理。
奮斗才會有無悔的青春。在我考上湘大后,妹妹和弟弟因榜樣的力量“魚貫而入”不同的大學,完成了父親讓我們仨跳出“農(nóng)門”的夙愿。
今年,我的兒子高考,但愿他排除萬難,不受新冠肺炎疫情和汛情的影響,輕裝上陣,為自己的青春年華抹上靚麗的顏色。
我們都一樣 伍荷花
2020年高考的孩子們,我和你們都一樣,在進行人生最重要的戰(zhàn)役之前,與微生物經(jīng)歷了一場惡戰(zhàn)。17年前,人類贏了,通過抗擊非典,人類在醫(yī)學知識領域有了新的積累。而我也贏了,進入了夢寐以求的大學。
為緩解高溫天氣和自然災害對考生身心健康、考試質(zhì)量的不利影響,教育部決定從2003年開始將高考時間固定在每年6月。“高考提前一個月?!蔽疫@個渴望跳出農(nóng)門的農(nóng)村女孩聽到消息的那一瞬間,急得直跺腳:“一個月時間,可以多進行一輪復習,可以多做許多習題,可以有更多的時間查漏補缺。”對于因為身體原因已經(jīng)耽誤了一個月學習時間的我來說,這一個月太寶貴了。
得到消息的當晚,我輾轉(zhuǎn)反側(cè),夜不能寐,焦慮得在書桌前低聲哭泣??蘼曇齺砹宋业母赣H。得知原因后,父親用最平實的語言說了一個道理:“大家都一樣,并不是只有你一個人提前了一個月。你這樣晚上不休息,白天沒精神,這剩下的時光也要浪費去了?!甭犕旮赣H的話,我冷靜了不少。睡前,我在腦海中將每個學科的薄弱之處過了一遍。次日起床,我將所有的??荚嚲矸鰜?,用筆圈出我不會的題,逐個解決。就這樣,我緊張而又平靜的迎來了高考。
考點在城里,農(nóng)村學生要去武岡城里住一晚。當年的網(wǎng)絡和通訊不如今日這樣發(fā)達,我們對于非典疫情的嚴重性根本不知道,所以我們這群鄉(xiāng)里娃進城后,都商量著考前要去護城河邊走走,去南門口吃米粉??墒钱斘覀兿胱叱鲑e館時,老師卻將我們管起來,絲毫沒有機會出去。在老師們的緊密看護下,高考平安地度過了?,F(xiàn)在回想起來,應該要感謝老師們的用心良苦,嚴格要求。
面對疫情,不要害怕,遵照學校安排,遵守考場紀律。我們都一樣,何其有幸,見證了中華民族的團結(jié),強大;我們都一樣,何其相似,都有華夏人的勤勞、堅韌、勇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