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雨紅
【摘要】目的 探討采用肺康復對急性加重期慢性阻塞性肺疾?。–OPD)患者的干預效果。方法 選取2018年7月~2020年1月收治的急性加重期COPD患者50例,隨機分為兩組,對照組進行常規(guī)護理干預,研究組聯(lián)合肺康復進行干預,研究對比不同護理方式下患者6分鐘步行距離以及整體護理效果的差異。結果 研究組使用抗生素以及住院時間顯著短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對本次護理的滿意度較對照組更優(yōu),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干預前兩組患者6分鐘步行距離差距不顯著,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干預后均距離均延長,研究組干預后步行距離較對照組更長,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 聯(lián)合采用肺康復對急性加重期COPD患者干預效果優(yōu)于單純進行常規(guī)護理,該方式可提升有效緩解患者臨床癥狀,增進患者肺功能。
【關鍵詞】肺康復;COPD;臨床癥狀;肺功能
【中圖分類號】R56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ISSN.2095.6681.2020.15..02
COPD是一種常見的呼吸系統(tǒng)慢性疾病,數(shù)據(jù)指出,在世界范圍內該疾病的病死率和發(fā)病率均呈現(xiàn)出逐漸上升的趨勢,治療程序相對繁瑣且會患者家庭造成經濟負擔,現(xiàn)已成為全球性健康問題[1]。COPD患者主要癥狀表現(xiàn)為氣流持續(xù)受限,患者肺功能受到損傷。急性加重期COPD患者氣道炎癥反應明顯,病情難以控制[2]。研究指出,常規(guī)護理對患者癥狀的改善有一定的延緩效果,但對肺功能效果不佳[3],本研究對研究組25例患者聯(lián)合采用肺康復訓練進行干預,現(xiàn)總結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8年7月~2020年1月收治的急性加重期COPD患者50例,研究組男21例,女4例,平均(61.3±3.2)歲;對照組男20例,女5例,平均(61.3±3.4)歲?;颊呋疾〕潭?、年齡以及性別等一般資料差異不顯著,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醫(y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研究實施。納入標準:均符合中華醫(yī)學會呼吸病學分會關于COPD的相關診斷標準[4];患者病情出現(xiàn)異常惡化,常規(guī)用藥治療效果不佳;均為急性發(fā)病。排除標準:合并其他限制性肺病;合并腎臟、心臟等其他內臟病變者。
1.2 方法
對照組患者進行常規(guī)干預,主要包括飲食干預、控制性氧療以及抗感染護理等。
研究組聯(lián)合肺康復進行干預,主要包括以下三個部分:(1)呼吸道干預:在進行肺康復訓練時,最佳姿勢為半臥位或是坐位,由專業(yè)的護理人員進行咳嗽指導訓練。教會患者配合呼吸節(jié)奏,輕叩其背部和胸部,同時可借助重力作用,通過體位引流,保證呼吸道分泌物順利排出。期間可合并使用霧化吸入方式進行治療。同時醫(yī)護人員指導患者進行科學的腹式呼吸訓練,指導患者進行緩慢和縮嘴式呼吸訓練,保證生理性呼吸模式的重建。(2)運動指導。運動訓練的展開應按照循序漸進的方式進行,逐漸由被動向主動轉變[5]。首先需要在醫(yī)護人員的輔助下,適當活動上下肢關節(jié),隨后視患者實際情況逐漸過渡到主動運動,可適當進行拉伸起做坐、頂腰運動以及空中踩車等訓練。伴隨患者病情的逐漸好轉,可適當安排有氧運動,但應注意將活動強度控制在合理范圍內。(3)生活管理。應注意保持病房內空氣清新,保持通風的通暢,可適當擺放綠植;同時要保持環(huán)境的安靜,保證患者良好的睡眠。在接受治療期間應做到戒煙戒酒,主要保暖,避免受涼發(fā)生感冒;同時做好營養(yǎng)管理,提升體質,有效促進肺功能的恢復。
1.3 觀察指標
干預效果對比:對比兩組患者住院時間、護理滿意度以及使用抗生素時間的差異。
6分鐘步行實驗:于平坦的地面劃一條直線,長度30 m,其兩端各放置一把座椅,患者沿直線盡可能快速行走6分種,對患者步行距離進行測定?;颊咴谛凶邥r避免走環(huán)形路線和速轉身,醫(yī)護人員不得干預患者行走。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數(shù)據(jù)應用SPSS 20.0進行分析,其中計數(shù)進行x2(%)檢驗,計量進行t檢測(x±s)檢驗,P<0.05提示有顯著差異。
2 結 果
2.1 兩組患者干預效果對比
研究組使用抗生素以及住院時間顯著短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對本次護理的滿意度較對照組更優(yōu),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體見表1。
2.2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的肺功能比較
干預前兩組患者6分鐘步行距離差距不顯著,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干預后均距離均延長,研究組干預后步行距離較對照組更長,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體見表2。
3 討 論
目前治療慢性呼吸系統(tǒng)疾病較為常見的一種非藥物療法就是進行肺康復訓練,該方式可有效緩解COPD患者呼吸困難等癥狀,促進患者生活質量和運動耐力的增加[6]。
研究組使用抗生素以及住院時間顯著短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對本次護理的滿意度較對照組更優(yōu),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提示聯(lián)合進行肺康復可有效緩解患者癥狀,縮短住院時間,避免長時間進行藥物干預,治療效果好,整體滿意度高。干預前兩組患者6分鐘步行距離差距不顯著,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干預后均距離均延長,研究組干預后步行距離較對照組更長,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提示單純進行常規(guī)干預相較于聯(lián)合進行肺康復而言,效果不佳,分析主要原因在于,甩臂行走、排痰訓練、腹式呼吸以及縮唇呼吸等方式可改善患者呼吸方式,避免淺呼吸,促進呼氣容量的提升,使得肺泡氣體總量有效增加,最終實現(xiàn)全身呼吸功能的改善[7],延長行走距離。研究指出,適當?shù)倪\動可促進骨骼肌纖維毛細血管量的增加,實現(xiàn)有氧代謝,增大攝氧量,改善患者肺功能[8]。考慮本研究樣本的時間的限制,仍需大量實驗研究來進一步對肺康復治療的效果進行證實。
綜上所述,聯(lián)合采用肺康復對急性加重期COPD患者干預效果優(yōu)于單純進行常規(guī)護理,該方式可提升有效緩解患者臨床癥狀,增進患者肺功能。
參考文獻
[1] 芮祖琴.早期肺康復訓練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應用無創(chuàng)機械通氣下快速康復護理中的應用[J].安徽醫(yī)藥,2019,23(9):1817-1820.
[2] 廖佳星,龔放華,陳華麗,et al.心肺康復訓練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中的應用效果研究[J].護士進修雜志,2019(13):1206-1210.
[3] Matsui H,Jo T,F(xiàn)ushimi K,et al.Outcomes after early and delayed rehabilitation for exacerbation of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a nationwide retrospective cohort study in Japan.[J].Respiratory Research,2017,18(1):68.
[4] 田家偉,蔡麗婷,侯昕珩.呼吸訓練器在穩(wěn)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肺康復中的臨床應用療效分析[J].中國康復,2019,34(6):295-298.
[5] 李 琴,陳貴華,虞樂華,et al.肺康復治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療效的系統(tǒng)評價[J].中華物理醫(yī)學與康復雜志,2019,41(4):299-304.
[6] 劉衛(wèi)庭,姚 宇.早期肺康復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肺功能及運動耐力的影響[J].中華物理醫(yī)學與康復雜志,2019,41(3):213-216.
[7] Yao-Qian C,Li-Xia D,Jie C.Pulmonary Embolism in Patients with Acute Exacerbation of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J].中華醫(yī)學雜志英文版,2018,131(14):1732-1737.
[8] 李彩平,李海榮,夏仲年,et al.基于k-means聚類方法的分類肺康復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穩(wěn)定期患者的干預效果[J].實用心腦肺血管病雜志,2019,27(9):50-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