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牘清,吳兆紅,譚博,王戈菲
(廣州醫(yī)科大學附屬第三醫(yī)院 心胸外科,廣東 廣州 510000)
肺癌是所有惡性腫瘤中死亡率最高的腫瘤,非小細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NSCLC)占肺癌的80%~85%,由于缺乏特異性標志物,70%NSCLC診斷時處于晚期,5年生存率不足15%[1-3]。在NSCLC中,癌胚抗原(carcinoembryonic antigen,CEA)和細胞角蛋白19片段(cytokeratin-19 fragments,CYFRA21-1 )是最敏感的腫瘤標志物[4-5]。循環(huán)腫瘤細胞(circulating tumor cells,CTC)來源于原發(fā)腫瘤,可評估腫瘤的發(fā)生發(fā)展狀態(tài),是目前最具潛力的腫瘤標志物之一[6-8]。CTC與CEA均在NSCLC的診斷、分期、治療及預后方面有一定的作用,但由于其敏感性及特異性的問題,二者在臨床中的應用都有一定的局限性[9-10]。研究表明,CYFRA21-1、鱗狀上皮細胞抗原(squamous cell carcinoma antigen, SCC-Ag)及CEA等傳統(tǒng)腫瘤標志物和“液體活檢”[如CTC、循環(huán)腫瘤DNA(circulating tumor DNA,ctDNA)等]是NSCLC診斷及監(jiān)測的重要指標[11-12]。目前,傳統(tǒng)腫瘤標志物的聯(lián)合檢測在臨床中已有較廣泛的應用[13],然而它們與CTC、ctDNA等聯(lián)合檢測的臨床應用尚無進一步的研究論證,因此本研究旨在探討NSCLC患者外周血傳統(tǒng)腫瘤標志物CEA和液體活檢CTC聯(lián)合檢測的水平變化及臨床意義,現(xiàn)將結(jié)果報告如下。
1.1.1研究對象 選取2015年1月—2018年12月病理確診NSCLC患者54例作為研究組,男43例、女11例,平均(63.4±1.58)歲,腫瘤分期依據(jù)國際抗癌協(xié)會(union for international cancer control,UICC)提出的臨床分期標準[14]Ⅰ~Ⅱ期19例、Ⅲ期14例及Ⅳ期21例,肺腺癌37例、肺鱗癌17例;選取肺部良性疾病患者21例作為對照組,男13例、女8例,平均(62.7±2.16)歲,肺炎18例和肺結(jié)核3例。本研究納入標準:(1)研究組患者經(jīng)病理首次確診且未行放化療,(2)對照組患者經(jīng)影像學檢查或病理排除惡性病變,(3)所有患者及家屬同意并自愿參加本研究。排除標準:(1)患者診斷尚不明確,(2)患者既往有放化療病史,(3)患者有其他系統(tǒng)腫瘤或肝腎功能不全,(4)患者無法配合采集標本和資料。2組患者年齡、性別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本研究通過醫(yī)院倫理委員會的審批(2017069)。
1.1.2主要試劑與儀器 人體外周血白細胞去除試劑盒[含磷酸緩沖鹽溶液(phosphate buffer saline,PBS)緩沖液、鼠抗人上皮細胞黏附分子(epithelial cell adhesion molecule,EPCAM)抗體,批號HCDUB51001]和免疫熒光光原位雜交樣品處理試劑盒(含CD45抗體及染色體探針,批號IHIUB51001)購自江蘇萊爾生物醫(yī)藥;全自動電化學免疫發(fā)光儀與配套CEA檢測試劑盒(批號20190917)購自鄭州安圖生物醫(yī)藥。
1.2.1免疫磁珠法檢測CTC 采用免疫磁珠法[15]分離富集CTC。采集2組患者清晨空腹肘正中靜脈血5 mL,靜置48 h內(nèi)離心5 min,棄上清,加裂解液,混勻細胞,離心,棄上清,再次加入裂解液,重復混勻、離心后去上清;PBS洗滌免疫磁珠微粒,按每人份鼠抗人EPCAM抗體200 μL及10 μL加入前期處理好的樣本中,充分混勻、孵化30 min,再次沖洗、離心5 min,棄上清,加PBS至500 μL與抗體標記的磁珠20 μL反應20 min。免疫熒光原位雜交(immune 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imFISH)檢測分析富集后細胞,CD45抗體進行細胞免疫熒光檢測,用8號著絲粒探針進行熒光原位雜交;在熒光顯微鏡下通過雙免疫標記對富集細胞做形態(tài)學分析。將8號染色體異常擴增信號點>2個、CD45陰性的細胞定義為腫瘤細胞;CTC數(shù)量≥2個的研究對象定義為CTC陽性[16]。
1.2.2酶聯(lián)免疫吸附法(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檢測CEA 采集2組患者清晨空腹血液標本3 mL,ELISA法檢測血清CEA水平[17],采用全自動電化學免疫發(fā)光儀及原裝配套使用試劑盒,嚴格按照說明書檢測患者血清中CEA濃度,血清CEA水平≥5 μg/L定義為CEA陽性[18]。
1.2.3聯(lián)合檢測 CTC與CEA聯(lián)合檢測為并聯(lián)檢測,即有一項檢測指標陽性為聯(lián)合檢測陽性[19-20]。
研究組患者外周血CTC和CEA的陽性率高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2組患者CTC和CEA的陽性率比較[n(%)]Tab.1 Comparison of the positive rates of CTC and CEA between two groups[n(%)]
研究組患者ROC曲線結(jié)果顯示,CTCAUC為0.828,95%可信區(qū)間(confidence interval,CI)為0.723~0.905;CEAAUC為0.738,95%CI為0.622~0.831,CTC與CEA聯(lián)合檢測AUC為0.737,95%CI為0.622~0.832。見圖1。
圖1 研究組CTC、CEA及聯(lián)合檢測的ROC曲線結(jié)果Fig.1 ROC curves of CTC, CEA and combined detection in the research group
研究組患者外周血CTC聯(lián)合CEA檢測的陽性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χ2=6.83,P<0.05);研究組Ⅲ~Ⅳ期患者外周血CTC聯(lián)合CEA檢測的陽性率高于研究組Ⅰ~Ⅱ期,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χ2=5.214,P<0.05);研究組Ⅲ~Ⅳ期患者外周血CTC聯(lián)合CEA檢測的陽性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χ2=21.460,P<0.05)。見表2。
表2 CTC與CEA聯(lián)合檢測[n(%)]Tab.2 Combined detection of CTC and CEA [n(%)]
研究組Ⅰ~Ⅱ期患者外周血CTC+CEA聯(lián)合檢測陽性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研究組Ⅰ~Ⅱ期患者外周血CTC、CEA單獨檢測陽性率與對照組的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3。
CTC由Ashworth于1869年首次提出,CTC與NSCLC的診斷、遠處轉(zhuǎn)移及預后具有相關(guān)性[21-22]。
表3 CTC與CEA聯(lián)合檢測和單一檢測的比較[n(%)]Tab.3 Comparison of CTC and CEA combined detection and single detection[n(%)]
CEA為目前為NSCLC中應用最為廣泛的腫瘤標志物之一,連續(xù)監(jiān)測CEA有助于NSCLC的診斷,評估預后和療效[23]。本研究結(jié)果顯示,研究組患者外周血CTC和CEA單獨檢測陽性率高于對照組(P<0.05),CEA和CTC單獨檢測可以輔助診斷NSCLC。有研究表明,二者單獨檢測在臨床中的應用有一定的局限性,CTC檢測不僅花費昂貴,而且敏感性較低,CTC在NSCLC中的應用有局限,但在腫瘤生物標志物中,CTC與CEA具有相關(guān)性[24]。
沈茜等[25]的研究結(jié)果顯示,將CTC≥2個/mL外周血或血清癌胚抗原(CEA)水平≥5 μg/L作為NSCLC診斷指標時,敏感度為87.5%(119/136),特異度為85.9%(128/149),提示CTC和CEA在NSCLC的診斷中具有重要價值。Zhou等[26]研究也認為CTC與CEA聯(lián)合檢測是在NSCLC中較好的一個預測模型。但目前研究僅分析CTC或CEA單獨檢測的價值,以及CTC與CEA的相關(guān)性,尚未見臨床研究探討聯(lián)合檢測在NSCLC的臨床價值。本研究ROC曲線結(jié)果顯示,研究組患者CTC與CEA聯(lián)合檢測AUC為0.737(95%CI為0.622~0.832),且CTC聯(lián)合CEA檢測的陽性率高于對照組(P<0.05),因此CEA和CTC聯(lián)合檢測也可輔助診斷NSCLC。此外,研究組Ⅲ~Ⅳ期患者聯(lián)合檢測的陽性率分別高于對照組和研究組Ⅰ~Ⅱ期(P<0.05),因此提示CTC與CEA聯(lián)合檢測與NSCLC分期密切相關(guān),晚期NSCLC(Ⅲ~Ⅳ期)患者聯(lián)合檢測的陽性率高于早期NSCLC(Ⅰ~Ⅱ期)患者,臨床中可通過聯(lián)合檢測CTC與CEA初步判斷患者分期,評估患者預后,指導治療,提高患者生存質(zhì)量。另外,研究組Ⅰ~Ⅱ期患者外周血CTC+CEA聯(lián)合檢測陽性率高于對照組(P<0.05),而研究組Ⅰ~Ⅱ期患者外周血CTC、CEA單獨檢測陽性率與對照組的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因此,早期NSCLC(Ⅰ~Ⅱ期)患者與對照組患者外周血CTC、CEA單獨檢測的陽性率無差異,CTC、CEA單獨檢測不能輔助檢測早期NSCLC(Ⅰ~Ⅱ期),而早期NSCLC(Ⅰ~Ⅱ期)患者外周血CTC與CEA聯(lián)合檢測陽性率高于對照組,CTC與CEA聯(lián)合檢測較單一檢測在臨床應用中更具有優(yōu)勢,可以輔助診斷早期NSCLC(Ⅰ~Ⅱ期),為NSCLC患者早期治療提供依據(jù),改善NSCLC患者的遠期預后。
在臨床中,因受客觀因素的限制,部分病人無法利用金標準來診斷,若僅依靠臨床表現(xiàn)及單項指標來診斷,則診斷的準確性較低,而通過幾種指標聯(lián)合檢測可提高診斷的準確性[27-28]。CTC、CEA單獨檢測在NSCLC中的臨床研究較為常見[29-30],而CTC與CEA聯(lián)合檢測在NSCLC中的臨床價值研究較少。Ding等[31]通過回歸分析證實CTC、CEA均為肺腺癌的獨立危險因素,檢測CTC和CEA水平可作為提高肺腺癌診斷率的一種方法。本研究論證了CTC與CEA聯(lián)合檢測在NSCLC早期診斷中的臨床意義,二者聯(lián)合檢測不僅提高了CTC在NSCLC中的應用價值,也為NSCLC高?;颊叩暮Y查提供了一種無創(chuàng)、簡捷的方法。本研究結(jié)果顯示,研究組Ⅰ~Ⅱ期患者外周血CTC、CEA單獨檢測陽性率與對照組無差異(P>0.05),研究組Ⅰ~Ⅱ期患者外周血聯(lián)合檢測的陽性率高于對照組(P<0.05),提示CTC和CEA聯(lián)合檢測在早期NSCLC的診斷中更具有優(yōu)勢。在臨床中,依靠腫瘤標記物單一檢測診斷早期(Ⅰ~Ⅱ期)NSCLC較困難,通過CTC和CEA聯(lián)合檢測可以輔助診斷早期(Ⅰ~Ⅱ期)NSCLC,必要時可聯(lián)合影像學結(jié)果共同判斷,可早期發(fā)現(xiàn)NSCLC,早期進行干預,對提高NSCLC患者遠期生存質(zhì)量有重要意義。
本研究存在以下不足,本研究為單中心研究,數(shù)據(jù)的選擇存在一定的偏差;作為回顧性分析,部分患者缺失隨訪資料,未能進一步做預后生存分析;僅初步探討CTC與CEA聯(lián)合檢測在NSCLC患者中的臨床價值,CTC與CEA、CYFRA21-1及NSE等多種傳統(tǒng)腫瘤標志物聯(lián)合檢測在肺癌早期診斷和推測預后的意義則有待進一步論證。
總之,CTC、CEA單獨檢測及CTC聯(lián)合CEA檢測均可輔助診斷NSCLC,CTC聯(lián)合CEA檢測與NSCLC的分期有關(guān),晚期(Ⅲ~Ⅳ期)NSCLC患者CTC+CEA聯(lián)合檢測較高,CTC聯(lián)合CEA檢測較單一檢測更有助于輔助診斷早期(Ⅰ~Ⅱ期)NSCLC。對于NSCLC高?;颊?,應聯(lián)合CTC與CEA水平進行評估,早期診斷,明確分期,及早干預,更有利改善患者預后,延長生存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