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奇峰 胡清斌
摘 要:近年來,進口葡萄酒消費數(shù)量明顯增長,市場上升趨勢比較明顯,增長的力度不小,這也得益于我國經(jīng)濟發(fā)展帶來的紅利,還有對外貿易政策的調整,對部分國家商品實施零關稅。國際很多廠商看到了機會,看好中國市場發(fā)展前景,提前參與布局。與此同時,行業(yè)內也能看出不少問題,比如,市場規(guī)范存在不合理、不合法的問題,市場營銷方面也存在諸多問題,對進口葡萄酒企業(yè)來說,極其不利于發(fā)展。
關鍵詞:進口葡萄酒;營銷策略;市場定位
世界葡萄酒有幾千個品牌以及幾十個品種,還有新世界葡萄酒和舊世界葡萄酒的不同分級,消費者的選擇空間巨大。世界葡萄酒貿易在現(xiàn)在的國際貿易形勢下發(fā)展十分迅速,至今已經(jīng)有了成熟的體系,其中,法國葡萄酒在國際市場占比有很大優(yōu)勢,中國加入WTO以后,我國的經(jīng)濟發(fā)展也加快了不少,人均收入大幅度提高,西方葡萄酒文化的傳播也在不斷地加快、加深,對進口葡萄酒的興趣和消費需求都在急劇增加。
本文的研究策略對澳中龍耀國際公司營銷策略的制定提供幫助,為未來規(guī)劃進行指導。本文全面分析該企業(yè)的產品以及經(jīng)營情況,在營銷、價格、銷售渠道、促銷優(yōu)惠等方面制定全新的營銷方案,解決其虧損問題。
1 ? ?澳中龍耀國際進口葡萄酒營銷問題4PS分析
1.1 ?進口葡萄酒產品分析
西班牙、澳大利亞、智利是我國葡萄酒進口的主要來源,占整個市場的86%,新型葡萄酒業(yè)務有些缺失,會流失新型葡萄酒的客戶,不能更有效地把握市場,忽視了其他客戶對于智利、澳大利亞等國家的產品需求,造成主營產品進口單一。澳中龍耀國際所具備的優(yōu)勢:在產品質量、品牌、市場以及技術政策方面有著自身特有的優(yōu)勢。同樣地,由于市場不成熟、不規(guī)范,存在各種假冒偽劣產品,再加上消費者意識不強,一旦疏忽或者經(jīng)營不善,都可能導致庫存積壓,最后破產。
1.2 ?價格策略分析
深圳澳中龍耀國際在進口葡萄酒的價格上有著不小的問題和弊端,銷售的進口葡萄酒沒有完整的價格體系,產品的傾向性過于嚴重,法國的產品過多,其他國家的偏少,所以,整體的價格體系缺失,沒有完整的價格層次感。
1.3 ?營銷渠道分析
目前,澳中龍耀國際的營銷渠道模式如圖1所示。該企業(yè)要么開設網(wǎng)點,也就是生產者直達消費者,要么是找中間商、代理商、批發(fā)商,銷售渠道過于單一,導致渠道大部分依賴于分銷層,使得自身的利潤率很低。
1.4 ?促銷策略分析
企業(yè)在線下產品和公司品牌推廣方面做了大量的投入,主要問題就是其投入的促銷基本都停在了高端市場,線下收入僅占公司總收入的1/5,但線下推廣投入的成本遠高于線上。2017年到現(xiàn)在,公司的營業(yè)額雖然增加,但是成本一直沒有相應下降,僅做到了盈利,利潤率不如相同產業(yè)的其他進口葡萄酒公司。
2 ? 澳中龍耀國際企業(yè)進口葡萄酒營銷策略對策
2.1 ?加強合作,提高產品結構的合理化
從目前的市場情況來看,資源的整合、利用必須進一步優(yōu)化。對于品牌而言,西方葡萄酒進軍中國市場的時間并不短,但主要是使用集體式的大型品牌宣傳,所以,需要合理安排進口產品的結構,做好不同地區(qū)、不同市場的需求,優(yōu)化產品結構,去庫存,達到產品銷售的良性循環(huán),最大限度地保證產品流動,使銷售模式更合理化。
2.2 ?運用合理的價格策略,提高市場占有率
龍耀國際目前核心問題就是產品價格。
首先,低價和高價策略不完善,低價策略應用于低價產品,攻占低端市場,迅速打開市場,贏得大眾消費者的認可;高價策略則用于高端產品,就像眾多奢侈品一樣成為一種象征。
其次,階梯價格引入待改進,可將其用于中端市場,以滿足不同層次人群的需求。
2.3 ?打造進口葡萄酒全球倉儲配送體系
葡萄酒產品非常易碎,物品本身也算貴重,好的品牌價格高昂,從企業(yè)的發(fā)展角度來說,澳中龍耀國際需要建立大型的倉儲體系來配合物流,以便于運輸、降低成本。如果距離市場比較近,就能夠最快速地獲取最新消息、及時調整貨量、減少庫存積壓、清楚市場動態(tài)、更好地把握市場信息。
2.4 ?優(yōu)化線上線下營銷渠道,凸顯企業(yè)經(jīng)營特色
線上的渠道有兩種需要優(yōu)化:(1)進貨渠道,主要是跨境電商,要保證貨源進貨的時間、數(shù)量等。(2)銷售渠道,線下與各大代理商、其他大型商場、超市、酒吧、會所等簽訂好分銷合同。
總體來說,要達到信息、業(yè)務、資金、物流等全部信息化、智能化、量化,做到銷售渠道的直接管理。
[參考文獻]
[1]席芙蓉,梁木梁.企業(yè)產品差異化戰(zhàn)略“困境”的探討[J].決策借鑒,2002(3):44-46.
[2]張占東.企業(yè)競爭中的產品差異化戰(zhàn)略研究[J].經(jīng)濟經(jīng)緯,2002(3):51-53.
[3]劉怡.東邊日出西邊雨—在新興和傳統(tǒng)撞擊中的世界葡萄酒業(yè)[J].中國食品工業(yè),2002(4):13-14.
[4]KJELL H.Cooperation and between-group competition[J].Journal of Economic Behavior and Organization,2017(3):22-23.
[5]CHARLES J C,XAVIER D G.A suppliers optimal quantity discount policy under asymmetric information[J].Management Science,2017(3):55-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