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清 馬愛麗
“昨日雪如花,今日花如雪。山櫻如美人,紅顏易消歇。”三月里櫻花悄然開放,滿樹爛漫的櫻花,如火如荼,似云似霞,極其美麗。因櫻花花朵艷麗,落花優(yōu)美,在公園、城市、村居,都能見到櫻花盛開時靚麗的風(fēng)景。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我們卻發(fā)現(xiàn),有部分櫻花定植后雖然成活較好,但兩三年后,卻出現(xiàn)植株枯萎,甚至死亡。為做好櫻花的栽培、管護工作,下面就介紹一下櫻花的栽培管理及常見病蟲害的防治技術(shù)。
一、櫻花栽培管理技術(shù)
1、土地整理 ?北方土壤多為堿性,需要施硫磺粉或硫酸亞鐵、摻拌松針土等,調(diào)節(jié)土壤pH值至6.0左右。每平方米可施硫磺粉100~200克、硫酸亞鐵粉末150g,或摻入1/6~1/5的松針土,施后可降低pH值;對于特別粘重的土壤,用量可增加1/3。每年對土壤pH值進行測定,使pH值不超過7.0。在地下水位不足1米的地方可采用高栽法,即把土地整平后,再在上面堆土栽植。
2、挖穴栽種 ?櫻花樹栽植前要把土地耕翻整平,可挖直徑1米、深0.8米的坑,坑內(nèi)先填入大約0.5米深的改良土壤,再把樹苗放進樹穴中間,使苗根向四方伸展。少量填土后向上提一下苗,使根系充分伸展,再進行踏實。栽植深度在距苗根上層5厘米左右,栽好后澆水,充分澆灌,用棍子支架,以防大風(fēng)吹倒。定植后每隔8~10天澆水一次,保持土壤潮濕無積水。澆灌后及時松土,并且用草將地表薄薄覆蓋,以減少水分蒸發(fā)。
3、適時施肥 ?櫻花施肥以酸性肥料為主,每年施肥兩次。一次是冬肥,在冬季或早春施用雞糞、豆餅和腐熟肥料等有機肥,施肥后要進行灌水。一次是在落花后,花后追肥可以促進櫻花萌芽抽枝,對于櫻花生長發(fā)育相當(dāng)重要,可施用硫酸亞鐵、硫酸銨、過磷酸鈣或稀釋的腐熟餅肥液等速效肥料。施肥時可采取穴施的方法,即在樹冠正投影線的邊緣,挖一條深約10~20厘米、寬約20~30厘米的環(huán)形溝,將肥料施入,既簡便又利于根系吸收,以后隨著樹的生長,施肥的環(huán)形溝直徑和深度也要隨之增加。為減少傷根,也可采用點穴式施肥,幼樹可挖5~6個深約50厘米、直徑約30厘米的坑 ,埋入肥料,成年大樹可挖10~12個點穴。
4、合理修剪 ?櫻花在定植后如果生長發(fā)育狀態(tài)良好,一般不需要做大的整形修剪。櫻花的整形修剪以輕剪為主,以樹形高大健壯,枝干疏密有致,側(cè)枝多而勻稱為原則,修剪主要是剪去徒長枝、枯萎枝、重疊枝及病蟲枝,利于通風(fēng)透光。修剪后的枝條要及時對傷口消毒,防止雨淋后傷口感染病菌,導(dǎo)致腐爛。
二、櫻花主要病蟲害防治技術(shù)
櫻花主要病蟲害有褐斑穿孔病、櫻花根癌病、葉枯病、桃流膠病、刺蛾、蘋掌舟蛾、桃六點天蛾、金龜子、星天牛、桑天牛、朝鮮球堅蚧、桑白盾蚧、梨圓盾蚧、矢尖盾蚧、桃瘤蚜、桃蚜、蟬、梨冠網(wǎng)蝽、山楂葉螨等,現(xiàn)將常見的病蟲害及防治方法敘述如下:
1、穿孔性褐斑病
(1)為害特點 ?穿孔性褐斑病是為害櫻花葉片的主要病害,5至6月發(fā)生,發(fā)病初期形成針頭大的紫色小斑點,后形成圓形褐色病斑,上生黑色小粒點,病斑中部干燥收縮脫落后成為小孔,邊緣不明顯,容易引起落葉。病菌多在病枝病葉上過冬,發(fā)育最適溫度為25℃~28℃,借風(fēng)傳播,在多雨季節(jié)有利于侵染發(fā)病,樹勢衰弱,排水不良,通風(fēng)透光差時,病害發(fā)生嚴重。
(2)防治方法 ?加強栽培管理,合理進行修剪,及時剪除病枝病葉并集中燒毀,為植株創(chuàng)造良好的生長環(huán)境。新梢萌發(fā)前,可噴灑3至5波美度石硫合劑。在謝花后,噴1~2次70%代森錳鋅可濕性粉劑500倍液,或75%百菌清可濕性粉劑500~800倍液,或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800倍液。
2、葉枯病
(1)為害特點 ?葉枯病多從葉緣、葉尖開始侵染,病葉上發(fā)生黃綠色的圓形斑點,后變褐色,病斑有小到大不規(guī)則,上面散生黑色小粒點,病葉枯死但并不脫落。
(2)防治方法 ?秋冬季節(jié)清除并焚燒病落葉,減少侵染來源。5~6月噴65%代森鋅可濕性粉劑500倍液、50%托布津500~800倍液、65%代森鋅500倍液等藥劑,可交替使用,每隔7~10天噴藥一次,連噴2~3次即可。
3、根癌病
(1)為害特點 ?根癌多發(fā)生在表土下根頸部位、主根與側(cè)根連接處或接穗與砧木愈合處。初期乳白色或肉色,逐漸變成褐色或深褐色,橢圓或不規(guī)則形,表面龜裂、粗糙不平。感病后根系發(fā)育不良,細根少,地上部分生長緩慢,樹勢衰弱,病株生長矮小,葉色黃化,提早落葉,嚴重時植株干枯死亡。
(2)防治方法 ?禁止調(diào)入帶病苗木,栽植前對苗木進行嚴格消毒,用石灰乳(石灰:水=1:5)蘸根或用1%硫酸銅液浸根5~10分鐘,再用水洗凈,定植。加強管理,適時施用酸性肥料,增強樹勢,提高植株抗病能力。發(fā)現(xiàn)后及時切除并燒毀病瘤,晾曬傷口,用5%農(nóng)用鏈霉素可濕性粉劑500倍液或根腐靈600倍灌根,然后覆土,覆土最好選用無菌客土。也可平方米撒入50~100克的硫磺粉,對病株周圍的土壤消毒。
4、蚧殼蟲
(1)為害特點 ?為害櫻花的蚧殼蟲種類很多,主要有日本龜蠟蚧、桑白蚧、水木堅蚧、糠片盾蚧、長白蚧殼蟲等,成蟲和若蟲群集在櫻花葉片、嫩枝上,刺吸枝葉汁液,使植株生長衰弱,同時有些蚧殼蟲分泌出大量排泄物,易誘發(fā)煤污病,影響櫻花生長和開花。
(2)防治方法 ?結(jié)合整形修剪,剪除燒毀帶蟲枝條。在冬春季節(jié)噴5波美度石硫合劑,或5%柴油乳劑,消滅越冬若蟲。防治蚧殼蟲的最有利時期,是若蟲孵化盛期,用25%吡蟲啉可濕性粉劑4000倍液、4%阿維菌素乳油5000倍液,均勻噴施樹體即可。連噴幾次,可以有效防治蚧殼蟲。
5、梨網(wǎng)蝽
(1)為害特點 ?一年發(fā)生3~4代,世代重疊,主要為害櫻花的葉片,以成蟲、若蟲群集在葉背主脈兩側(cè)刺吸汁液,受害葉片正面形成蒼白斑點,整個受害葉片背面呈銹黃色,受害嚴重時,葉片上斑點成片,不能繼續(xù)光合作用,造成提早落葉。
(2)防治方法 ?晚秋成蟲下樹前,將樹干綁上草把,收集燒毀越冬成蟲。冬季徹底清除雜草、枯枝落葉,刮除老樹皮,翻耕改良土壤,減少越冬蟲源。4月下旬至5月上旬越冬成蟲出蟄盛期,可選用1.8%阿維菌素乳油2000~4000倍液,對樹體進行噴藥防治;5月下旬第1代卵孵化末期,是防治梨網(wǎng)蝽的關(guān)鍵時期,可選用1.8%阿維菌素乳油2000~4000倍液+100億活芽孢/g蘇云金桿菌1000~2000倍液噴霧,可達到較好的防治效果。
6、小透翅蛾
(1)為害特點 ?每年發(fā)生1代,以幼蟲在樹木皮層內(nèi)越冬,越冬幼蟲于4月開始活動,主要取食樹干、骨干枝的韌皮部,至8、9月時羽化,卵產(chǎn)于樹皮縫內(nèi)或干皮的傷口處。被害處隆起皮層翹裂,常見有流膠或蟲糞,為害嚴重時可使櫻花全株死亡。
(2)防治方法 ?苗木調(diào)運時要進行嚴格檢疫,禁止栽植帶蟲苗木,防止蟲情傳播。在櫻花枝干上涂抹石灰涂劑以防成蟲產(chǎn)卵。在春季看到枝干上有向外流膠或有蟲糞蟲孔時,用榔頭敲打以壓死內(nèi)部的幼蟲。對已蛀入枝干的幼蟲,用45%毒死蜱乳油800倍液、2%高氯吡蟲啉700倍液等用針管注入蟲孔內(nèi),并用泥土封堵蟲孔,同時用藥液涂刷枝干,以毒殺低齡幼蟲。
7、紅蜘蛛
(1)為害特點 ?紅蜘蛛主要危害櫻花葉片,在6至7月高溫干旱時,迅速繁殖,蟲口密度大,成蟲和若蟲群集葉背面,刺吸汁液,使被害葉片呈現(xiàn)失綠斑點,嚴重時葉片焦枯,提早脫落。被害嫩芽發(fā)黃,不能展葉,影響正常生長,降低櫻花觀賞性。
(2)防治方法 ?清除樹下雜草、落葉,消滅越冬蟲源。保護和利用食螨瓢蟲等天敵。在早春櫻花發(fā)芽前,用波美3~5度石硫合劑噴灑樹干,防治初孵幼螨和越冬雌成螨。為害期噴施50%溴螨酯乳劑2500倍液、40%掃螨凈乳油4000倍液、三氯殺螨醇2000倍,一般間隔10天噴一次,以上藥劑交替使用,連噴3~4次,噴藥時,葉片背面也要噴到。
8、蚜蟲
(1)為害特點 蚜蟲主要危害櫻花芽、新葉和花蕾,群居吸吮汁液,使被害的植株樹勢衰弱,葉片皺縮卷曲,花蕾被害則不能正常生長發(fā)育,導(dǎo)致脫落。蚜蟲還能分泌大量蜜露,誘發(fā)煤污病,遷飛時能傳播病毒,造成嚴重危害。
(2)防治方法 ?發(fā)芽前噴45%晶體石硫合劑200~300倍液,消滅越冬蟲源。為害期可噴1000~1500倍的50%滅蚜松乳油或4000~5000倍的2.5 %溴氰菊酯乳油,或2000倍的20%菊殺乳油、50%抗蚜威2000倍液。
(作者單位:272600 山東省梁山縣自然資源和規(guī)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