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黎
中華民族物質和精神財富的總和稱之為中國傳統(tǒng)文化,其中人類的精神財富稱之為文學,在我國發(fā)展歷程中,文學產(chǎn)生的影響是深遠而巨大的。而玉作為我國歷史長河中十分特殊的一個標志,歷來受到文人墨客的青睞,因此,玉經(jīng)常出現(xiàn)在許多文學作品當中,玉文化與中國傳統(tǒng)文學密切相關。因此,本文主要討論中國傳統(tǒng)玉文化與文學的關系。
玉石是一件比金銀更美麗的東西,他的美感和地位比金銀要高出很多。它一向是一些文人墨客表達感情的載體,民族意志的傳達,在中國人的生活中占據(jù)著非常重要的位置。人們常常把它美麗的心愿和祝福放在玉石上,這對精神、意志產(chǎn)生了深遠的影響。中國玉文化是中國文學的一個重要特征,經(jīng)常出現(xiàn)在一些文人墨客的作品中,用來給很多人事物潤色,使得作品更加出色。我們可以簡單地總結一下中國文學的關于玉的作品。
首先,在中國詩歌的前幾集中,有許多關于玉的名句或玉石對中國文學和歷史作品產(chǎn)生了很大的影響,其中很多都是以玉為重要內容來論述的。比如神話傳說和愛情故事。
據(jù)說,玉皇大帝居住的凌霄宮和西太后居住的昆侖玉山,都是由寶石組成的金碧輝煌的地方。瓊樓的玉池,玉樹,看起來華麗無比。
弄玉的愛情故事,一直為世人所稱道。春秋時,秦穆公有一個小女兒,名弄玉,擅長吹笙。在她住的地方,有一座建筑物名鳳臺。一日,弄玉在鳳臺玩笙時,突然有人歌唱。晚上,她夢見一個騎著彩鳳的男子從天而降,站在鳳臺上對弄玉說:“我是太華山的主,玉皇大帝命令我嫁給你,在中秋節(jié)那日和你見面?!敝?,他把腰上的玉笛脫掉,靠在籬笆上吹了吹,鳳凰也載歌載舞。當她醒來時,便派人去華山找他。中秋之夜,一個叫簫史的人給穆公吹笛子,第一首,風在吹;第二首,云在混;第三首,白鶴成雙成對,在空中飛翔,孔雀成雙成對,棲息在森林里,鳥兒在歌唱,時光流逝。穆公高興極了,讓簫史和弄玉成婚。半年后的一天晚上,這對夫婦在鳳臺吹簫。突然,有“紫鳳在月臺左側,紅龍在月臺右側”。他們帶著龍從鳳臺到祥云。這便是“乘龍快婿”一詞的由來。
除此之外還有一些名家詩詞用玉作為意象?!蹲髠鳌は骞迥辍分虚g一篇不足百字的文章,展現(xiàn)了子罕的紳士風尚。文章描述了春秋時期,有人送給子罕一塊珍貴的玉,并說:“以示玉人,玉人以為寶也,故敢獻之”(這是珍貴的玉,已經(jīng)被工匠鑒定出來了,我才敢給您)子罕說:“我以不貪為寶,爾以玉為寶,若以與我,皆喪寶也。不若人有其寶。”子罕認為玉是寶藏,但是自己不可以有貪欲。
唐代王翰的《涼州詞》中寫到“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飲琵琶馬上催”,這里所說的“夜光杯”是一個用和田白玉雕刻而成的壁很薄的酒杯。這種玉在月光下能發(fā)出晶瑩的光,與杯中的葡萄酒相比,有趣而美麗,使人賞心悅目。
在以后的文學作品中,漢賦、唐詩、宋詩、元曲和明清等不同風格的文學作品中,有更多的句子或詩與“玉”相關,還有許多關于“玉”的故事。在唐詩中,有許多用玉吟詠的詩歌?!坝瘛辈粌H出現(xiàn)在文人的優(yōu)雅詩中,也出現(xiàn)在人民的日子里。在日常生活中,由于長久的玉文化或伴隨而來的生活,普通百姓也總結了許多與玉有關的詞匯或表達方式。通過這些詞匯,我們可以看到“玉”已經(jīng)融入中國生活的各個方面。
在看古代文學作品的時候,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到,中國人與玉有著不可分割的聯(lián)系,并且逐漸形成了一種社會文化觀念,使玉成為道德和道德情感的象征。淺層如玉,但在更深處,玉被用來評價思想品質,道德。
玉器,因為玉器純凈,具有人類所渴望的一切優(yōu)良品質,純潔,溫柔,安寧,參與,純潔,忠誠和完整。自從玉器在商周的文字中出現(xiàn),玉器就很受人們的喜愛,人們把一切美好的事物都用玉來進行描述,每周骨架,黃金,玉器理念的影響,都是美麗的。所有美麗的事物,幾乎都可以用玉來形容。玉文化往往有“玉美”和“玉德”的含義。中國人在民族的思想中也看重玉。人們常說:一個人的品德要像玉一樣,這是中國人和玉之間的真誠感情。中國人活著,就像玉一樣,死去,對死亡的最神圣的記憶,也是要像玉一樣。玉最值得稱贊的品質永遠是玉的堅韌不拔?!坝袷憩F(xiàn)出堅韌不拔的精神,因此,做人也要像玉一樣,堅韌不拔,整個民族也是一樣,中國人要有像玉一樣不屈不饒的精神,這也許是文人最欣賞玉器品質的地方。
華夏寶玉石翡翠文化積累、孕育的時期為先秦時期 。在這一時期產(chǎn)生了許多關于玉石的典故和傳說。證明了人們對玉石翡翠美化生活的作用正逐漸了解。在文學創(chuàng)作方面,則出現(xiàn)了描寫玉石翡翠文化的一大傳統(tǒng),即對于玉石翡翠在生活中的裝飾作用和美化作用的正面描寫。正如屈原在《九歌》中有“霾兩輪兮縶四馬,援玉桴兮擊鳴鼓”,其中“玉桴”指鑲玉的鼓槌。又如《離騷》 “折瓊枝以為羞兮,精瓊以為。為余駕飛龍兮,雜瑤象以為車,……揚云霓之藹兮,鳴玉鸞之啾啾”。
這些場面雖然被寫得宏大萬千,極具審美趣味,但總的用意卻非常質樸。文人們不過是借玉石翡翠之精美描寫一種氣象,抒發(fā)自己內心的的浪漫主義情懷。其中既包含古人對玉石的尊崇心理,又包含古人對美好生活的向往與追求。同時,玉石常常作為華貴飾物出現(xiàn)在高于現(xiàn)實生活的理想世界里,也從側面反映了當時的玉石文化在民間尚未全面普及,更談不上蔚然成風。這是由于先秦時代生產(chǎn)能力的局限與生活水平的落后所造成的。
《紅樓夢》的故事。眾所周知,《紅樓夢》起源于石頭,也就是那塊通靈寶玉。根據(jù)專家和研究人員的說法,書籍總數(shù)中出現(xiàn)“玉”字約為5700個,人名玉字全書達到了5300處,在《紅樓夢》中,有關玉器和玉器文化的材料,在小說結構、動機和運用方面,已經(jīng)達到一定程度的運用,在整篇文章中,可以說是對我國玉文化進行了一個濃縮。
并且“玉性高潔,至真至純”古人云:“寶,玉也”,因此有“至貴者為寶,至堅者為玉”的說法。在紅樓有名有姓的480多人中,僅有三個曹雪芹最喜愛的人物名字中才予以“玉”之稱。這三個人分別是:寶玉、黛玉、妙玉。曹雪芹對這三個人的鐘愛自是不言而喻的。書中男主角則直接被作者賜予至貴至堅的含義,金陵十二釵正冊中有黛玉,妙玉,由此不難看出,作者是花費了巨大心血在這幾位人物上的。黛玉是曹雪芹合著血淚塑造的女主角,唯有用“玉”才能喻出她至純至潔的品質。黛在《說文解字》的本義為青黑色的顏料?!都t樓夢》中說“西方有石名黛,可代畫眉之墨”。而上佳的墨玉“黑如純漆”,迸發(fā)光亮,非賞珍貴。黛玉即黑綠色之玉,用黛色而不用其它顏色的玉來比喻黛玉,是曹雪芹的匠心獨運。因為只有有用黛色才能形容出黛玉“玉帶林中掛”那高貴、憂郁而薄命的一生。妙玉,具“氣質美如蘭,才華郁比仙”的金玉質,用這世界上任何美玉都不足以描繪出其美好,因而在玉字前加一“妙”字,足見曹雪芹對這一人物的喜愛。從這三個人的名字中可看出,“玉”字的彌足珍貴。
可以說,玉文化是中國獨一無二的文化現(xiàn)象。中華民族可以被視為世界上唯一一個使用玉器、懂得玉器的民族。崇拜玉器,擁有自己的玉器文化。玉器文化與中國文學的完美結合,使中國文化得以保持光輝。
(作者單位:西藏大學文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