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江林
網(wǎng)絡詞“在線”是一個程度義形容詞,是由現(xiàn)代漢語實義動詞“在線”詞匯化演變而來,其語義的產生與認知隱喻、語言接觸及修辭動因等密切相關。
現(xiàn)代漢語詞“在線”在《現(xiàn)代漢語詞詞典(第6版)》中的釋義主要有兩項:一是“計算機系統(tǒng)上指在互聯(lián)網(wǎng)上”,二是“科學技術上指在某種系統(tǒng)的控制過程中”。如:
上例中的“在線”都是介賓短語,表存在義,均指主體處于某一空間或狀態(tài)中,具有自足性,語義具體,(1)中“在線”是指在互聯(lián)網(wǎng)上,充當主謂小句的謂語成分,具有不及物性;(2)中“在線”具體指處在生產線系統(tǒng)控制中,位于動詞“生產”之前,充當狀中短語的狀語成分。
隨著網(wǎng)絡的普及,“在線”一詞已發(fā)生詞匯化(lexicalization)演變,其語義逐漸虛化,句法位置和詞性也趨于穩(wěn)定,如:
以上語料中“在線”均表一般程度義,但具體語義卻不固定,如例(3)中小句主語是“綜藝效果”,根據(jù)語境“在線”可識解為一般的“好”,也可以識解為具體的“豐富”;例(4)中“在線”的語義也可以根據(jù)直接主語“演技”識解為一般的“好”或具體的“高超”。句法位置上,“在線”均位于主語之后,具有不及物性。對比例(5)還可以發(fā)現(xiàn),“在線”能受程度副詞“很”修飾,詞性上為程度義形容詞。本文旨在研究“在線”的這種語義演變過程,所有語料均來源于百度搜索、人民網(wǎng)搜索和北大現(xiàn)代漢語詞語料庫。
根據(jù)董秀芳的定義,詞匯化是指由非詞匯性(non-lexical)成分到詞匯性(lexical)成分或者詞匯性較低的成分到詞匯性較高的成分的歷時變化。本節(jié)將通過語料分析“在線”的語義和語法特征,并參照董秀芳對短語詞匯化的判定標準,即非詞匯性成分是否符合在語法上可作為一個單位來使用,各組成部分是否都不能單獨被修飾,且不能從中插入其他成分,其整體意義是否大于各組成部分語義簡單相加等特征,以證明網(wǎng)絡詞“在線”已經發(fā)生了詞匯化。
2.1 現(xiàn)代漢語詞“在線”的語義和語法特征
現(xiàn)代漢語詞“在線”是組合式介賓動詞,其語義主要是靠“在”和“線”組合關系得到?!霸诰€”所在的小句中,句子主語至多有兩個,一個是施事主語,一個則是受事主語,如:
例(6)中施事主語是“指導老師”,受事主語則是“微信和QQ”,為雙主語。而例(7)只出現(xiàn)了施事主語“好友”,例(8)只出現(xiàn)了受事主語“雙微信、雙QQ”,但另一個主語卻能根據(jù)語境推理出來。
語法位置上,“在線”既能充當獨立謂語,位于主語之后,如例(6)—(8);也能充當副詞作狀語或形容詞作定語,均位于中心詞之前,如(9)—(10):
2.2 網(wǎng)絡詞“在線”語義和語法特征
網(wǎng)絡詞“在線”的構詞方式是粘合式,中間不能插入其他成分,“在”和“線”也不能單獨被修飾,其中“在”的動作性弱,不再有具體的位指義,而“線”的語義也發(fā)生虛化,具體性弱,整個詞語的程度義不能由“在”和“線”的語義相加得到。董秀芳認為,當述賓短語的動詞成分的動作性減弱,而賓語具體性低時,動作成分對賓語成分的影響就會減弱,該短語就會發(fā)生詞匯化,網(wǎng)絡詞“在線”也同樣滿足這些語義條件。
與現(xiàn)代漢語詞“在線”相比,網(wǎng)絡詞“在線”的主語也至多有兩個,一個是間接主語,另一個是直接主語,二者是主從關系,如:
例(11)中“在線”的直接主語分別是“顏值、功能”,間接主語則是“運動手表”,前者從屬于后者。同時,也存在省略一個主語的現(xiàn)象,如例(12)和(13)。句法位置上,網(wǎng)絡詞“在線”可作獨立謂語位于主語之后,也可作定語位于中心名詞之前,詞性與形容詞相似,如:
由此,我們可將現(xiàn)代漢語詞“在線”和網(wǎng)絡詞“在線”的語義和語法對比制成下表:
2.3 “在線”的詞匯化過程
現(xiàn)代漢語詞“在線”最初只是一個表存在義的動詞短語。隨著互聯(lián)網(wǎng)的普及,網(wǎng)友們?yōu)榱俗非笮缕姹磉_,臨時將“在線”、“上線”、“掉線”、“下線”、“離線”等“V線”類述謂短語都用作臨時的隱喻修辭來使用,如:
以上各例中,短語“V線”的直接主語均為抽象名詞“智商”,隨著主語詞性的虛化,“V線”的動作義也開始減弱,例(15)—(16)的“在線”和“上線”均隱喻“智商高”;而例(17)—(19)的“掉線”、“下線”和“離線”均隱喻“智商低”。從這些修辭表達可以看出,凡是概念義在“線”上短語“V線”,都具有褒義色彩,相反,則具有貶義色彩。網(wǎng)絡詞“在線”是“在線上”的語義縮略,其概念義位于“線”上,因此也具有褒義色彩。
當“在線”進入娛樂圈以后,粉絲們將其與“智商”、“演技”、“顏值”等名詞搭配起來,以表達自己對影視劇和演員的評價,由于這些固定搭配的高頻使用,“在線”的程度義也開始由臨時的隱喻義逐漸固化,如:
“在線”在發(fā)生語義固化后,其搭配的主語名詞也開始增多,且多是抽象名詞,如“桃花運”、“狀態(tài)”、“球技”、“審美”、“才華”、“衣品”、“服務”、“功能”、“畫風”、“好玩程度”、“品味”、“穿搭”、“穿衣”等,其語義也隨之逐漸泛化和虛化:
從以上語料觀察來看,我們認為“在線”的語義已經經歷了由實到虛的演變過程,即發(fā)生了詞匯化:首先,從語義上看,“在”和“線”的粘合性更強,中間不能插入任何成分,“在線”的語義不再是“在”和“線”的簡單相加,而是從現(xiàn)代漢語詞“在線”隱喻而來,因此在句中通常都被看作為一個語法單位來使用,其語義是一種虛化的程度義。其次,從語法上看,“在線”與形容詞的語法特征極其相似,既能獨立作謂語位于主語之后,也能作定語位于中心名詞之前,其語法位置是固定的,說明其詞性也是確定的。
3.1 認知隱喻
“概念隱喻”最早是Lakoff和Johnson在1980年出版的《我們賴以生存的隱喻》一書中提出的,作者認為概念隱喻的本質就是借助另一個經驗域來闡述一個經驗域的過程,隱喻可分為方向性的(orientational)、本體性的(ontological)和結構性的(structural)三大類。吳為善指出:“‘方向性隱喻(orientational metaphor)的實質就是方位隱喻,它不是用一個概念構建另一個概念,而是在同一個概念系統(tǒng)內部,參照上下、內外、前后、中心—邊緣之類的空間方位自相組織起來的?!比祟惖脑S多情感概念都和方位隱喻有關,其中與“上”相關的概念通常也會帶有一般性的“好”。網(wǎng)絡詞“在線”是“在線上”的縮略,因此其概念義也帶有一般性的“好”。
從認知上看,現(xiàn)代漢語詞“在線”是指一個主體處于網(wǎng)絡空間或系統(tǒng)控制中,其目的是為了實現(xiàn)某種功能;而當主體不再處于該空間時,其功能就不能實現(xiàn)。同樣,網(wǎng)絡詞“在線”也存在一個主體,而“線”則是指一種概念上的分界線,“在線”的概念義位于“線”上范疇,因此具有褒義色彩。當主體所關涉的某方面與“在線”搭配時,就能獲得積極的程度義,即實現(xiàn)其“功能”。這樣,兩者之間便建立起一種基于相似性的映射關系。如圖所示:
圖1中的雙直線表示現(xiàn)代漢語詞“在線”的界標,實心圓點A表示射體,空心圓點B則表示射體位移后的相對位置,箭頭表示時間的運動方向,虛線矩形則表示射體運動時所附帶的功能,由于在現(xiàn)實語料中通常由實義動詞承擔,故不作為語義的凸顯部分,如例(2)的“生產”和例(9)的“鍍膜”。由于現(xiàn)代漢語詞“在線”主要是表存在義,功能性不作為語義的凸顯部分,因此用虛線表示。
圖2中的虛線則表示網(wǎng)絡詞“在線”的界標,凡是位于線上的所有概念都能獲得積極的程度義,由于空間性不作為網(wǎng)絡詞“在線”的語義凸顯部分,因此用虛線表示。實心圓點A1表示射體,空心圓點B1則表示射體位移后的相對位置,橫向箭頭表示時間的運動方向,實線矩形部分同樣表示“功能”,也是語義的凸顯部分,故用實線表示,在現(xiàn)實語料中通常要以“NP抽象+在線”的形式才能體現(xiàn)出來,如例(21)的“演技在線”和(22)的“顏值在線”。
3.2 語用模因
網(wǎng)絡流行語“在線”的詞義固化,很大程度上也受到了模因傳播的影響?!澳R颍╩eme)”一詞的全稱為“模仿基因”,出自1976年Richard Dawkins出版的《自私的基因》一書,作者將模因定義為人與人之間通過一個頭腦向另一個頭腦傳播文化單位的過程,這個過程從廣義而言就是模仿。而《牛津英語詞典》則將其定義為:文化的基本單位,主要通過模仿的方式進行傳播。從以上定義可以看出,模因不同于生物基因靠遺傳繁衍,而是通過復制和模仿的方式產生并傳播的文化單位。網(wǎng)絡詞“在線”在和“智商”、“演技”、“顏值”搭配獲得臨時隱喻義后,網(wǎng)友們頻繁將其用于對影視作品和演員的評價中,導致“在線”的隱喻義得以固化,形成了“NP抽象+在線”這種流行語模因,“在線”在不斷的拷貝和傳播過程中,網(wǎng)友們將其與不同的語境結合,搭配不同的主語,如例(23)的“桃花運在線”和(24)的“狀態(tài)在線”等,就屬于結構上的復制或模仿。
3.3 修辭動因
陳望道將語用修辭分為積極和消極修辭,他認為積極修辭就是在有多重選擇的情況下選擇的某種具有特殊效果的間接表達,而消極修辭就是指在沒有其它選擇的情況下選擇的符合言語規(guī)范的直接表達。當我們說“智商在線”而不說“聰明”時,這就是一種積極修辭,“聰明”是一種直接表達,而“智商在線”則是一種間接而新奇的表達,聽說人在聽到該短語后會按照語義邏輯進行如下推理:
第一步,將抽象的“智商”語義劃分為線上和線下兩部分;
第二步,將“在線”的語義歸入線上范疇;
第三步,“智商在線”的語義位于線上范疇,“智商”的表現(xiàn)獲得積極程度義;
第四步,“智商在線”具體應識解為“智商高”,換一種說法即為“聰明”。
當聽話人經過一番努力的推理后理解了“智商在線”的意思,也會獲得一種審美上的享受并佩服說話人的機智,這也成為“在線”演變的動因之一。
“在線”由表存在義的介賓動詞進一步向表程度義的形容詞演變,其間經歷了詞匯化的過程,其動因來源于認知隱喻、語用模因、語言接觸和修辭動因四個方面。目前,網(wǎng)絡詞“在線”的使用范圍還不廣泛,除了搭配“顏值”、“演技”、“智商”等三大高頻用例外,在泛化過程中還能與“桃花運”、“審美”、“才華”、“狀態(tài)”、“衣品”、“品味”、“穿搭”、“穿衣”等詞進行搭配,我們從人民網(wǎng)搜索到的語料顯示,這些詞匯主要用于對影視作品、娛體明星、時尚穿搭等的評論方面。但相信在未來不久,“在線”也會像與其同構的“在行”、“到位”、“到家”等詞一樣,成為通用的程度形容詞。
(作者單位:貴州大學外國語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