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世芳 季 平 方 敏 李香蕓
日間病房是近幾年發(fā)展起來的一種新醫(yī)療模式,是以患者為中心,介于門診和住院之間的診療模式。我院從2014年8月成立了日間病房,收治放化療患者。隨著腫瘤發(fā)病率的升高,入住患者不斷增多,虛擬床位不斷擴張,而輸液椅限于空間增長有限;收治科室復雜,輸液量大,醫(yī)護人力并未相應增加,存在輸液等候時間長、換液不及時、環(huán)境嘈雜、護患溝通有障礙、安全隱患較大、患者就醫(yī)感受差等問題[1~2]。為了更好地開展優(yōu)質護理,改善患者就醫(yī)感受,我院從2018年10月開始應用精準定位管理優(yōu)化輸液流程,取得了較好的成效?,F(xiàn)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18年10月-12月在我院日間病房行放化療的患者100例。①納入標準:KPS評分>70分,適宜日間治療者;初中文化以上,能準確進行信息登記且需長期輸液者。②排除標準:因各種原因不愿配合者。
1.2 方法 將符合要求的患者按隨機數(shù)字表法隨機分為兩個區(qū):A區(qū)和B區(qū),A區(qū)為觀察組,B區(qū)為對照組。觀察組實行精準定位管理,對照組仍按原有輸液流程進行。輸液時間選擇高峰時間段為8:00-14:30。
1.2.1 評估原輸液流程 患者咨詢是否有輸液,經(jīng)護士查詢確認有時,就隨意找個輸液椅坐下;護士根據(jù)床號核對、配液后呼叫姓名找到患者進行輸注。更換液體時,患者直接呼叫護士,護士需先到患者身邊查看床號,再到治療室找液體,再次回到患者身邊進行核對、換液。此流程的缺陷:①患者換液時需要費力呼叫護士。②護士接到患者呼叫后,需要多次往返于患者和治療室之間,無效工作時間增加。③當有新增醫(yī)囑時,護士無法快速找到患者,需大聲呼叫,等待患者被動應答。④呼叫聲、查房聲、聊天聲,使得病區(qū)異常嘈雜,混亂,嚴重影響了就醫(yī)感受。
1.2.2 流程優(yōu)化 通過四號統(tǒng)一的相關設置對患者進行精準定位,當呼叫鈴響起時,護士能立即判斷其所在位置,優(yōu)化了查找環(huán)節(jié),為高效的輸液護理提供了可能。①物料準備:輸液椅編號,順序固定擺放,椅背貼上序號(1~50),A區(qū)(1~24)和B區(qū)(25~50);輸液椅上自帶的輸液桿標號(1~50);每個椅子安裝呼叫裝置(A1~24,B25~50);設計輸液登記表,定點放置,配臺筆;設查詢臺(含當日靜脈單)。椅號、輸液桿號、呼叫鈴號三號統(tǒng)一。②優(yōu)化后的流程:患者查詢是否有輸液—有登記(日期,椅號,床號,姓名)—治療護士根據(jù)登記本,在相應床號的輸液卡上黑筆寫上椅號—按椅號排序—配液—責任護士輸液(按椅號)—需更換液體時按鈴—責任護士聽到鈴聲—直接于治療車上查詢—核對—換水。
1.2.3 培訓 在晨會和護士會上對全員進行培訓,反復強調。培訓內容有:四號的設置和分區(qū)、輸液登記本的使用、治療護士和責任護士操作流程、強調核對腕帶的重要性等。全體護士實地演練,熟練掌握優(yōu)化后的流程。
1.2.4 實施 ①患者宣教:將優(yōu)化后的流程制作成宣傳海報,張貼于輸液區(qū);對所有接受輸液的患者進行集中宣教,對接受能力差的患者進行個別指導。②專人疏導:由治療護士對輸液患者進行引導,使其盡快適應優(yōu)化后的流程。患者登記后,盡快引導其至輸液椅就坐,不需要站隊等候;液體配好后,由責任護士按椅號順序進行輸液,即椅號順序就是患者的排隊順序。
1.2.5 觀察指標 ①輸液等候時間:由專人負責記錄流程優(yōu)化前后患者從登記報到至液體輸上所需的時間。② 輸液患者滿意度:使用衛(wèi)生部制定的輸液室患者滿意度調查表對出院的患者進行滿意度調查,記錄分值。③平均換液時間:記錄護士從接到患者呼叫至液體換上所需的時間。
1.3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9.0統(tǒng)計學軟件處理數(shù)據(jù),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采用卡方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等候時間、換液時間比較 觀察組患者輸液等候時間遠遠少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對照組患者平均換液時間高于觀察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兩組患者滿意度比較 觀察組患者滿意度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滿意度比較 例(%)
3.1 定位管理能有效縮短患者的輸液等候時間,減少換液時間,提高了工作效率 余玉嬌等[1]通過品管圈要因分析認為,患者輸液等候時間長的要因主要有護理工作流程因素、護理人員不足、患者依從性以及護士技術因素等。定位管理是運用一系列的管理措施,對患者進行精準定位,讓護士能及時準確地對患者進行輸液管理。李麗娟等[2]通過組建專職輸液管理團隊,有效減少了門診輸液患者的等候時間,提高了滿意度。通過實施定位管理,護士按椅號順序對患者進行輸液,既減少了疏導患者的時間,又減少了患者站隊的辛苦與雜亂。明確的分區(qū)、清晰的序號管理和治療臺前移可以調節(jié)兩個區(qū)域的工作量,實現(xiàn)區(qū)域分工,便于護士有條理地開展工作,合理安排人力,提高工作效率。本研究優(yōu)化后的輸液流程效率更高,減少了無效時間的耗費,縮短了日間患者的輸液等候和換液時間。
3.2 定位管理提高了患者滿意度 曾細玲等[3]認為,輸液室分區(qū)管理,可以有效降低輸液環(huán)節(jié)的差錯率,提高患者滿意度。護士軟技能包括個人內在的品質、人際間的交往技能以及管理技能[4]。羅劍平[5]認為,護士軟技能式護理能顯著提高患者的護理滿意度。定位管理后,患者可以根據(jù)自身的需求登記椅號,希望早輸液者就登記小數(shù)字椅號,護士按數(shù)字的自然順序進行輸液,患者能清晰地知道自己的輸液順序,無需站隊等候,護士工作效率提高,輸液等候時間、換液時間減少,使患者真正得到了便利。另外,安靜的輸液環(huán)境,條理化的工作流程,使患者更加安心,更加舒心,切實改善了患者的就醫(yī)感受。本研究患者滿意度得到了提升。
總之,通過定位管理對輸液流程進行優(yōu)化,能有效縮短患者的輸液等候時間,減少換液時間,提升患者滿意度,值得在日間病房進行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