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日野原重明 著 人民郵電出版社
一個將大半生獻給服務他人的105歲老人,將關于死亡、生命、家庭、朋友、工作、孤獨等的思考,向所有愿意聆聽者娓娓道來。以36個問答帶讀者穿越人生的迷霧,領悟生命的意義,獲得勇往直前的力量。
梁平 著 浙江文藝出版社
花朵能給人帶來撫慰,哪怕再簡陋的房間,插上一束鮮花,就會充滿靈氣。該書收錄了15個花朵與生活的故事與多個花卉搭配干貨指南。在花朵短暫易逝的動人之美中,讓讀者看到人生的希望與歡喜。
蘇全新 著 中國中醫(yī)藥出版社
該書作者通過多年臨床實踐,向讀者介紹卵子、精子、輸卵管及房事是影響孕育結(jié)果的四個基本環(huán)節(jié)。這四部分內(nèi)容既是排查不孕不育的診療思路,也是指導備孕、提高試管嬰兒成功率的努力方向。
光體文化 繪著 人民郵電出版社
該書通過趣味插畫的形式,將豐富的輕食菜譜、健康理念、飲食知識以手賬的形式呈現(xiàn),為讀者提供了輕松愉快的閱讀和學習體驗,同時引導讀者記錄屬于自己的健康飲食隨筆,并逐步養(yǎng)成適合自己的輕食生活。
薩巴蒂娜 主編中國輕工業(yè)出版社
該書精心選取富含膳食纖維、高蛋白、低脂肪的食材,制作成熱量很低,但是美味不打折扣的飯菜,包括早餐、午餐、晚餐、加餐輕食四部分,幫助讀者達到“餓不著、吃不胖”的平衡狀態(tài)。
楊霞 著 朝華出版社
“什么是做家務?”在被問到這個問題時,多數(shù)父母給出的答案無外乎“做家務不就是干活兒嗎!”其實,這是一種很片面的理解,做家務不僅是干活兒,做家務的好處也不僅是獲得勞動技能這么簡單。一項來自哈佛大學的研究表明:與不做家務的孩子相比,愛做家務的孩子長大后在工作、婚姻、收入等方面都更勝一籌。
“你還小,不用做”“長大了自然就會了”,父母總是出于本能地給孩子最直接的保護,然而養(yǎng)育孩子是一項技術(shù)活,除了需要拳拳深情之外還要依靠理性和智慧。其實,孩子遠沒有父母想象的那樣“晚熟”,從1歲半開始他們就有了做家務的敏感性,而且這種敏感性被發(fā)現(xiàn)得越早、開發(fā)得越充分,孩子的成長之路就會越順利。
在傳統(tǒng)的觀念里,父母承擔了主要的廚房勞動,孩子是沒有必要進廚房的。然而時代在變,如今很多國家都巳經(jīng)把育兒陣地轉(zhuǎn)向廚房,“廚房育兒”儼然是當下最時髦的育兒方式之一……在日復一日的柴米油鹽中,享受甜蜜的親子互動,感受濃濃的人間煙火味。
俗語說“心靈手巧”,究其本質(zhì)應該是手巧才心靈。做家務可以全面地提升孩子的技能:手指更加靈活,頭腦更加聰明,解決問題的能力更強,抗挫折的能力也會穩(wěn)步提升。做家務是一個培養(yǎng)孩子能力的好途徑。在家務中,孩子會無意識地積累許多生活經(jīng)驗,從而更好地應對成長過程中所遇到的各種難題。
有沒有一種簡單便捷、行之有效的方法來幫助孩子建立自信呢?當然有,做家務就是一種不錯的方法。
為什么愛做家務的孩子長大后更有出息,就業(yè)率會更高?研究人員給出了這樣的解釋:從小參與家務勞動的孩子更有責任感,當他們看到周圍環(huán)境比較臟亂時會在心里給自己一種暗示:“臟亂的環(huán)境需要有人收拾,而我可以是那個人?!边@種在家務中培養(yǎng)起來的習慣會逐漸內(nèi)化為一種精神力量,讓孩子在日后的工作中有一種“我愿意為集體變得更好而付出努力”的信念,從而更容易獲得領導者的青睞,也更容易在工作中取得成就,這樣自然能獲得更高的就業(yè)率。
編輯 鐘健1249768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