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永紅
(青島市消防救援支隊,山東 青島 266071)
老年人照料設施是為老年人提供集中照料服務的設施(養(yǎng)老院、托老所等)。老年人行為能力弱,疏散非常困難,且高層建筑起火后,消防隊員組織撲救需要借助專門的消防救援場地和舉高消防車輛,所需作業(yè)場地大,空中施救難度高。參照CIBW14(國際建筑科研與文獻委員會第十四分委員會)《工作報告》數據[1],老年人照料設施(使用性質與民居相似)火災荷載密度值為780 MJ/m2,建筑內可燃物較多,大約能夠持續(xù)燃燒1 h 左右,致災危害很大。由于高層老年人照料設施豎向管井較多,火災時都極易產生“煙囪效應”,3 m/s ~4 m/s 垂直蔓延的煙氣在18 s 左右就會沿豎向管井擴散到54 m 高度。如果沒有做好防火分隔措施,往往會加速火災不良態(tài)勢的發(fā)展[2]。
2018 年《建筑設計防火規(guī)范》GB50016 的修訂,使老年人照料設施基本防火技術要求得以明確。對于高層老年人照料設施,尤其要采取更加嚴格的消防管控技術。
對于一般的高層公共建筑,耐火等級不應低于一、二級。由于高層老年人照料設施為一類高層公共建筑,其耐火等級應提高至一級,承重墻、柱、梁、樓板耐火極限分別要達到3.00 h、3.00 h、2.00 h、1.50 h,其技術做法和截面尺寸見表1(以普通的鋼筋混凝土材質為例)。例如,混凝土實體墻的截面厚度要達到240 mm。
表1 一級耐火等級建筑構件部分技術做法及參數要求
基于我國有效消防救援高度,獨立建造(含與其他建筑貼鄰建造)的高層老年人照料設施的建筑高度要嚴格控制在“不宜大于32 m,不應大于54 m”的范圍內。確需建造建筑高度超過54 m 的高層老年人照料設施,其防火設計應按國家規(guī)定經專項論證確定。
與其他高層公共建筑組合建造的老年人照料設施,所在樓層高度不宜大于32 m,不應大于54 m。盡量將其設置在建筑下部,并采用乙級防火門窗和耐火極限不低于2.0 h 的防火隔墻、1.0 h 的樓板與其他場所進行防火分隔。例如,可采用非預應力簡支鋼筋混凝土圓孔空心樓板保護層厚度20 mm;防火隔墻如確需采用金屬夾芯板材質(非承重),應雙面單層彩鋼板中間填充容重100 kg/m2巖棉,截面厚度不小于200 mm,如圖2 所示。
人員較多的老年人公共活動用房、康復與醫(yī)療用房設置時要進行規(guī)模技術控制,當設置在地下、半地下(只能是地下1 層)部分或地上4 層及以上時,單個房間建筑面積不能大于200 m2且使用人數不能大于30 人,見表3。
表3 老年人公共活動用房、康復與醫(yī)療用房規(guī)??刂埔?/p>
高層老年人照料設施定性為一類高層公共建筑,為在火災時提供更多的疏散路徑,其疏散設施可采取如下2點技術管控措施。1)提高對室內疏散樓梯防排煙性能的技術保障。采用防煙樓梯間,宜與敞開式外廊或設有聯動可開啟外窗的封閉外廊直接連通。2) 增設能連通老年人居室和公共活動場所的連廊。當建筑高度大于32 m 時,在室內疏散走道滿足安全疏散的情況下,宜在32 m 以上部分的外墻部位,再增設能連通老年人居室和公共活動場所的連廊,連廊應直接與疏散樓梯、安全出口或室外避難場地連通,以提供更好的消防疏散、救援條件。
圖2 雙面單層鋼板巖棉夾芯板材構造
圖3 避難間設置的3 種可行性技術應用
3 層及3 層以上,且總建筑面積大于3 000 m2的高層老年人照料設施要加強避難防護設施的技術防控。1)設避難間,可供避難的凈面積不應小于12 m2。實踐中有3 種可行性技術方案(圖3):在二層及以上每座疏散樓梯間的相鄰部位設置1 間避難間;利用樓梯間前室或消防電梯前室(合用前室不行)兼做避難間;當設置與疏散樓梯或安全出口直接連通的開敞式外廊、與疏散走道直接連通且符合人員避難要求的室外平臺等時,可不設置避難間。2)應用防毒面具等防護產品。為失能老人使用且層數大于2 層的高層老年人照料設施內,應按核定使用人數配備簡易防毒面具。
圖4 消防救援場地設置示意圖
可燃、易燃保溫材料由于其可燃燒性,使得建筑外墻保溫系統(tǒng)火災屢屢發(fā)生,造成嚴重后果。A 級保溫材料屬于不燃燒材料,火災危險性低,能有效防止火焰沿建筑外立面和屋面蔓延。因此,除采用無空腔復合保溫結構體外,獨立建造的老年人照料設施以及與其他建筑組合建造且老年人照料設施部分總建筑面積大于500 m2的老年人照料設施,其內、外墻體和屋面保溫材料應均采用燃燒性能為 A 級的保溫材料。
高層老年人照料設施可靠的消防車道和消防救援場地的技術防控應包括3 點。1)設置環(huán)形消防車道,確有困難時,可沿建筑2 個長邊設置。2)設置回車道或回車場,盡頭式消防車道回車場的面積不宜小于15 m×15 m;供重型消防車使用時,不宜小于18 m×18 m。3)設置滿足使用要求的消防救援場地(如圖4 所示),應至少沿建筑一個長邊或周邊長度的l/4 且不小于一個長邊長度的底邊連續(xù)(建筑高度大于50 m)或間隔不大于30 m 布置消防車登高操作場地。場地的長寬不應小于15 m ×10 m(建筑高度大于50 m 的,場地長寬度不應小于20 m×10 m)。消防車登高操作場地對應范圍內的裙房、雨棚、挑檐等突出物進深不應大于4 m。
高層老年人照料設施應設置自動噴水滅火系統(tǒng)和火災自動報警系統(tǒng),老年人活動用房(老年人生活用房、公共活動用房、醫(yī)療和康復用房)及其公共走道,均應設置火災探測器和聲警報裝置或消防廣播;應設置室內消火栓系統(tǒng)和與室內供水系統(tǒng)相連的消防軟管卷盤;應當在每個防火分區(qū)設置消防電梯,非消防電梯應采取防煙措施,火災情況下需用于輔助人員疏散時應符合消防電梯設置要求;非消防用電負荷應設電氣火災監(jiān)控系統(tǒng);其疏散照明的地面最低水平照度,避難間、避難走道、樓梯間、前室(合用前室)不應低于10.0 lx。
綜上所述,解決高層老年人照料設施的消防安全隱患,需要基于火災誘因技術分析,加強對建筑消防安全管控技術的合理應用,全面優(yōu)化高層老年人照料設施的消防安全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