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燕
十年寒窗苦讀,一朝被人頂替。對于陳春秀、茍晶等農(nóng)家孩子來說,這是當年做夢都沒想到的真相。
6月29日,山東就聊城冠縣、東昌府區(qū)兩起冒名頂替上學問題的調查情況進行了通報,涉案46人被處理。但眾怒難平,很多人認為處罰太輕了,起不到以儆效尤的效果。
據(jù)了解,刑法修正案(十一)草案已提請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次會議審議,全國人大常委會組成人員在分組審議中普遍建議將“冒名頂替上學”入刑,并加大量刑標準,保障公民“前途的安全”。
事實上,冒名頂替上學并非個案,山東還有242人冒名頂替取得學歷的問題正在調查中。
雖然在信息技術更為發(fā)達的今天,冒名頂替上學更難辦到,但如果沒有重罰與制度保障,難免還會有人鉆空子,挑戰(zhàn)高考公平的底線。如何防止高考中“冒名頂替”事件再次發(fā)生?值得深入探討。
2004年,高考生陳春秀沒有等到錄取通知書,以為自己落榜了,只能選擇外出打工。直到今年5月,她參加完成人高考后,在學信網(wǎng)上查到自己在山東理工大學的學歷。此后,她輾轉多個部門求證事件經(jīng)過,并且報警。
隨著“農(nóng)家女被冒名頂替上大學”事件持續(xù)發(fā)酵,24年前被頂替上大學的王麗麗也引起關注,她自2019年開始向相關部門舉報,還多次收到頂替者私了的請求。
從頂替者到縣招生辦人員、中學校長、派出所所長、大學教務處人員等,陳春秀被冒名頂替上大學的問題曝光了一個鏈條,相關人員被處理。
在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研究員儲朝暉看來,這次調查把一些事實調查得很清楚,但是所做的處罰有一個不太妥當?shù)牡胤?,就是對冒名頂替過程中公職人員的參與處罰力度過輕。他們是有意作為,明知道是假的還去參與,性質比較惡劣。
“冒名頂替上學跟偷竊不一樣,這不是一個人可以完成的?!北本┦新“猜蓭熓聞账呒壓匣锶?、律師萬迎軍說。他向《民生周刊》記者強調,在這些冒名頂替案件中,相關行政人員應負重要責任,如果他們中任何一個環(huán)節(jié)拒絕提供便利和違法違規(guī)操作,冒名頂替就難以辦到。
但他坦言,從6月29日山東發(fā)布的調查情況通報來看,對涉事行政機關人員的處罰力度確實不夠,主要是嚴重警告、降低崗位、降低待遇等處分。冒名頂替多年來屢禁不絕,跟追責力度不夠、違法成本太低有關。
事實上,調查結果發(fā)布后,“處分太輕了”的評論在網(wǎng)絡涌現(xiàn),眾怒難平。
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中國教育學會副會長、華中師范大學教育學院教授周洪宇認為,目前的處理結果在刑法尚未確定新的罪名的情況下,是比較穩(wěn)妥的,也有一定的震懾作用。對于冒名頂替上學事件背后的貪腐、瀆職行為還需要進一步調查。
他提出,下一步要借此次全國人大常委會修改刑法修正案(十一)的機會,增設“盜用、冒用他人身份罪”,對冒名頂替者追究刑事責任,也就是“頂替罪”,以區(qū)別于刑法修正案(九)的“替考罪”。
“我贊成并支持在刑法修正案(十一)里設立這樣一個罪名,以補齊短板,堵塞漏洞,為防止類似現(xiàn)象繼續(xù)發(fā)生,確保教育公平的全面實現(xiàn),提供長遠和堅實的法治保障。”周洪宇說。
雖然“頂替罪”還未入刑,但萬迎軍認為,在現(xiàn)有的法律下,依然可以對冒名頂替進行追責、定罪。
“雖然刑法中還沒有冒用他人身份罪,但是有偽造居民身份證罪。”萬迎軍說,高考頂替非法行為得以“成功”實施后,頂替者必然冒名,以被頂替者的姓名和身份信息獲得大學錄取并完成就讀,此后繼續(xù)以該姓名從事工作和生活。
他認為,對于高考冒名頂替者或其共犯,存在偽造或變造居民身份證的犯罪行為,可以依法判處7年的最高刑期。
“如果在冒名頂替過程中,偽造戶口遷移證或其他國家公文或證件的,還涉嫌構成偽造國家公文和證件罪?!比f迎軍說。
這個處罰有過先例。比如,2004年,湖南邵陽的王崢嶸為了使女兒王佳俊能夠讀上二本大學,便冒用羅彩霞高考信息,偽造了羅彩霞戶口遷移證,從而使王佳俊成功地冒名頂替羅彩霞入讀貴州師范大學。2009年,湖南省邵陽市北塔區(qū)人民法院判決被告人王崢嶸犯偽造國家機關證件罪,判處有期徒刑二年,與其所犯受賄罪所判處的有期徒刑三年的刑罰數(shù)罪并罰,決定執(zhí)行有期徒刑4年。
“我們現(xiàn)在并不是無法可依?!比f迎軍說,在冒名頂替中,還可能追究行賄罪、受賄罪、濫用職權罪等,還可以追究一些民事責任,比如侵犯受教育權、侵犯姓名權等。
隨著中小學全國統(tǒng)一學籍系統(tǒng)的建成,再加上新一代身份證指紋、虹膜識別等技術的運用,冒名頂替上學的技術難度更大,高考招生中的頂替事件還會再發(fā)生嗎?
“原來的冒名頂替在技術上已經(jīng)行不通了?!钡珒Τ瘯煋模滦问降拿懊斕鏁霈F(xiàn),主要是在貧困地區(qū)定向招生專項計劃等國家計劃中。比如,本來應該給張三的名額,給了李四;比如,本來應該給貧困地區(qū)學生的名額,被各種暗箱操作后,給了非貧困地區(qū)的學生。
高考事關教育公平,也是國家選拔人才的主要途徑,備受矚目。周洪宇強調,今后一定要依法治教、依法治考、依法治招。
“對于高考中的頂替等違法行為,公權力一定要守住。只要公權力守住了,違法者一步都邁不出去?!比f迎軍說。他希望,除了法律責任的追究外,教育系統(tǒng)內部也要加大行政處罰力度,加強相關督查。
儲朝暉提出,高考招生要更加重視公開透明,要有公正的程序,讓行政權力在使用的時候是受到監(jiān)督的,不光是受到上級監(jiān)督,還受到家長和考生的監(jiān)督。
7月2日,教育部最新發(fā)布的消息稱,將加大對違規(guī)招生的監(jiān)督檢查力度,堅持發(fā)現(xiàn)一起、查處一起、零容忍。認真開展新生入學復查,對弄虛作假、考試舞弊,騙取加分資格或企圖冒名頂替的新生,堅決取消其入學資格并嚴肅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