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麗麗
(慶陽市婦幼保健院,甘肅 慶陽 745000)
宮頸癌主要臨床表現(xiàn)為陰道出血、尿頻、便秘等,為女性惡性腫瘤,死亡率較高。宮頸癌患者由于擔心根治術后生殖器官被割除、術后性激素水平變化大等,心理負擔嚴重。臨床調查顯示[1],宮頸癌患者焦慮、抑郁、恐懼等情緒較重,生活希望水平低,治療配合度較差,對治療效果產生一定不良影響。人文關懷以人性化服務為護理內容的核心,將患者身心感受作為工作的出發(fā)點與歸宿。相關研究指出[2],人文關懷可有效減輕癌癥患者焦慮、抑郁情緒,改善患者應對方式。本研究宮頸癌患者心理護理同時,給予人文關懷干預,現(xiàn)報道如下。
選取2015年9月~2019年6月慶陽市婦幼保健院收治的宮頸癌患者30例,采用隨機字母表法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每組15例。觀察組年齡38~71 歲,平均年齡(55.46±8.73)歲;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7例,高中及中專5例,專科及以上3例。對照組年齡 40~72 歲,平均年齡(55.89±8.60)歲;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8例,高中及中專4例,專科及以上3例。2組患者一般資料相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納入標準:①符合宮頸癌診斷標準,并經(jīng)陰道鏡與病理學檢查確診,預計生存期>3個月;②神志清醒,無意識功能障礙;③能夠主動配合研究;④均知曉本研究詳情并自愿參與。
排除標準:①合并心肝腎等臟器功能異常;②合并自身免疫性疾病;③合并其他惡性腫瘤;④臨床資料不全。
對照組:采用心理護理,①首先評估患者心理狀態(tài),了解患者年齡、文化程度、婚姻狀態(tài)等,與患者進行溝通交流,站在患者角度思考問題,與患者建立良好護患關系,以朋友或親人角色對患者加以開導;②對患者進行健康知識宣教,向患者講解疾病及治療相關知識;同時指導患者家屬參與到護理中,指導其多安慰、關懷患者,使患者感受到家庭支持,增強生存信念。
觀察組:在心理護理同時給予人文關懷,①在進行健康宣教時體現(xiàn)人文關懷,與患者交流時注意稱謂得到,面帶微笑,態(tài)度溫和,理解患者的疾苦,給予患者關注的眼神,根據(jù)患者認知程度、文化水平、家屬意愿,確定宣教內容及內容的深度,從正面向患者傳遞積極信息,注意保護患者隱私;②生活護理時體現(xiàn)人文關懷,為患者提供便捷、舒適的人性化服務,提供病房設備,嚴格控制病房內噪音,確保安靜的病房環(huán)境;定期通風,巡視病房時給予患者力所能及的幫助,如安全性觸摸,鼓勵性握手等;對有嚴重心理問題或自殺傾向的患者,應及時進行疏導,預防不良事件發(fā)生;為患者制定個性化飲食計劃;③疼痛護理時體現(xiàn)人文關懷,宮頸癌術后或晚期患者疼痛感嚴重,護理人員應換位思考,采用非藥物鎮(zhèn)痛手段以減輕患者痛苦,如教會患者轉移注意力,進行意象訓練,當非藥物鎮(zhèn)痛無效時,給予三階梯止痛法,密切觀察患者用藥后反應;④臨終關懷:重視家庭與社會關懷;選擇合適時機對患者進行死亡教育,引導患者回顧生命中有意義的事件,樹立正確的生死觀,協(xié)助患者完成未了心愿,使患者從容面對死亡,不失尊嚴走完人生最后一程。
1)希望水平評價標準:護理前及護理后1個月采用趙海平等翻譯的希望指數(shù)中文版本評價患者希望水平,內容包括對現(xiàn)實和未來的積極態(tài)度(temporaiity and future,T)、 采取積極行動的態(tài)度(positive readiness and expectancy,P)與他人保持親密關系的態(tài)度 (interconnectedness,I),分值范圍為12~48分,分值越高表示希望水平越高。
2)心理狀態(tài):護理后1個月采用癥狀自評量表(SCL-90)評定,評定內容包括軀體化、焦慮、抑郁、恐怖、精神病性5個方面,分值越高表示心理狀態(tài)越差。
3)護理滿意度:護理后1個月采用我院自制的護理滿意度調查表進行評定,評定內容包括服務態(tài)度、住院期間舒適度、病房環(huán)境等方面,滿分為100分,超過90分為非常滿意,超過60分為一般滿意,≤60分為不滿意。
護理前,2組T、P、I三個維度希望水平相比差異不明顯(P>0.05),護理后組間比較,觀察組 T、P、I均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護理后組內比較,觀察組護理后 T、P、I顯著高于護理前(P<0.05),對照組護理前后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2組希望水平比較(±s,分)
表1 2組希望水平比較(±s,分)
注:與護理前比較,*P>0.05
T P I組別護理前 護理后 護理前 護理后 護理前 護理后觀察組(n=37) 8.75±1.53 12.84±2.44* 8.36±1.65 13.22±2.16* 9.52±2.16 12.79±2.30*對照組(n=37) 8.42±1.69 9.15±1.63* 8.75±1.48 9.09±1.53* 9.39±2.23 10.10±2.34*t 0.881 7.649 1.070 9.491 0.255 4.987 P 0.382 0.000 0.288 0.000 0.800 0.000
觀察組軀體化、焦慮、抑郁、恐怖、精神病性評分均顯著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2組心理狀態(tài)比較(±s,分)
表2 2組心理狀態(tài)比較(±s,分)
組別 軀體化 焦慮 抑郁 恐怖 精神病性觀察組(n=37) 22.36±4.73 24.75±5.56 28.73±4.79 16.69±2.76 17.87±4.64對照組(n=37) 38.84±7.52 35.63±7.28 39.86±6.57 23.48±3.75 37.53±6.59 t P 11.284 7.225 8.327 9.341 14.838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觀察組護理滿意度93.33%高于對照組86.67%,但 2組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2組護理滿意度比較 例(%)
宮頸癌惡性程度高,患者須接受手術、放療、化療等綜合治療,可對女性生理健康與心理健康產生嚴重不利影響,患者可出現(xiàn)疼痛、失眠、嘔吐等并發(fā)癥。宮頸癌患者經(jīng)長期治療會產生挫敗感,且面臨腫瘤復發(fā)、轉移所致的痛苦,患者心理負擔較重,易出現(xiàn)輕生想法[3]。臨床研究指出[4],我國癌癥患者抑郁、焦慮等不良情緒發(fā)生率為50%~70%。不良情緒可使癌癥患者治療配合度下降,加速癌癥惡化[5]。因此,需對患者加強心理護理,以改善其情緒狀態(tài)。
心理護理能夠安撫患者緊張不安的情緒,通過加強護患溝通,可分散患者注意力,減輕其焦躁、抑郁情緒?;颊咄ㄟ^健康教育可糾正宮頸癌的錯誤認知,增強治療信心,提高治療配合度。有研究指出[6],心理護理能夠改善乳腺癌患者心理狀態(tài)與應對方式。人文關懷的內涵在于重視人的生存狀況,設身處地的為患者著想,關注患者的尊嚴,肯定符合人性的生活條件。護理人員在對患者進行護理時應注重以人為本,盡可能滿足患者生理、心理及社會需求,如保護宮頸癌患者隱私,關注其心理需要,為其提供書本、電視等娛樂設施,同時重視社會支持,指導患者家屬多關心、鼓勵患者。從而為患者提供全方位的護理服務,幫助患者調整身心狀態(tài)。人文護理通過加強病房護理,為患者創(chuàng)造舒適的人文環(huán)境,可減輕疾病所致的痛苦與壓力,改善精神體驗,從而提高生活質量。黃艷研究指出[7],人文關懷護理模式可改善宮頸癌手術患者心理狀態(tài),提高護理滿意度。
本研究中宮頸癌患者心理護理中給予人文關懷,結果顯示,觀察組希望水平顯著高于對照組。表明人文關懷可提高患者希望水平。原因可能在于人文關懷可改善患者焦慮、抑郁狀態(tài),增強治療信念,從而提高希望水平。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心理狀態(tài)優(yōu)于對照組,護理滿意度高于對照組。提示,人文關懷可有效改善患者心理狀態(tài),提高患者滿意度,與臨床研究具有一致性[8]。
綜上所述,人文關懷應用于宮頸癌患者心理護理中,可有效改善其心理狀態(tài),消除心理障礙,提高希望水平與患者滿意度,具有一定的臨床應用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