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小燕,黃彩云
(廣東省江門市新會區(qū)司前人民醫(yī)院,廣東 江門 529159)
腦梗死是腦血管疾病中最常見類型之一,是腦部血液循環(huán)出現(xiàn)障礙,引起腦缺血、缺氧,從而導致腦組織壞死引發(fā)一系列臨床癥狀的疾病,包括半身不遂、言語障礙、智力障礙等。腦梗死嚴重影響患者的正常生活,降低其日常生活能力,甚至造成患者死亡,給患者造成巨大心理壓力,極易導致其出現(xiàn)焦慮、抑郁等不良心理,影響治療效果與預后?;诖?,本文主要研究優(yōu)質護理在腦梗死護理中的應用效果?,F(xiàn)報告如下。
1.1一般資料:選取2016年10月~2018年10月我院收治的腦梗死患者98例進行研究,采用抓鬮法分為觀察組(50例)和對照組(48例)。本研究經(jīng)醫(y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進行,患者均知情并同意參加。納入標準:患者均符合腦梗死診斷標準,臨床癥狀包括語言障礙、肢體功能障礙等,CT檢查結果提示低密度病灶;排除標準:①合并嚴重心肝腎等器官功能障礙;②存在精神意識障礙。觀察組男40例,女10例;年齡45~69歲,平均(52.74±4.26)歲。對照組男39例,女9例;年齡46~68歲,平均(52.58±4.19)歲。兩組年齡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常規(guī)護理:對照組實行常規(guī)護理,主要有:遵醫(yī)囑給予患者用藥指導、相關檢查指導等;根據(jù)患者身體狀況給予飲食指導,告知患者少食多餐的重要性;加強與患者交流溝通,安慰并鼓勵患者。
1.2.2優(yōu)質護理:觀察組實行優(yōu)質護理,主要有:①優(yōu)質健康宣教:了解患者基本信息、病情狀況等,根據(jù)其情況制定健康宣教方案,內容包括腦梗死發(fā)病原因、具體癥狀、日常注意事項等,方式以患者適宜為主,包括視頻宣教、圖片講解等。②優(yōu)質心理護理:密切關注患者情緒變化,分析其出現(xiàn)相應情緒的原因,根據(jù)原因進行針對性心理疏導;多給予患者關懷,使患者感受到溫暖。③早期康復護理:每日定時為患者進行患肢按摩,促進血液循環(huán);根據(jù)患者恢復情況為其制定早期訓練計劃,身體允許,指導患者站立、緩慢行走,針對性進行肢體訓練。④優(yōu)質生活護理:了解患者日常生活方式,糾正其錯誤生活方式,確保患者正常作息;指導患者進食低脂低糖類食物,注重補充膳食纖維、蛋白質等;指導患者自主刷牙、洗臉等,提高其日常生活能力。
1.3觀察指標:①評估兩組護理前后的焦慮、抑郁狀況。分別采用SAS、SDS于護理前后對患者進行評估,均為百分制。其中,無焦慮:SAS得分≤49分;輕微焦慮:50~59分;中度焦慮:60~69分;重度焦慮:得分≥70分;無抑郁:SDS得分≤52分;輕微抑郁:53~62分;中度抑郁:63~72分;重度抑郁:得分≥73分;②評估兩組護理前后日常生活能力。采用ADL量表,包括大小便、進食、活動、穿衣等10個項目,百分制。生活完全依賴:ADL得分<20分;生活需要很大幫助:20~40分;生活需要幫助:40~60分;生活基本自理:ADL得分>60分。
2.1兩組護理前后SAS、SDS評分比較:護理前,兩組SAS、SDS評分相近,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護理后,兩組SAS、SDS評分均下降,觀察組SAS、SDS評分顯著低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組別例數(shù)SAS護理前護理后SDS護理前護理后觀察組5068.83±7.2647.56±6.2867.52±8.1650.36±5.83對照組4868.76±7.3456.37±8.2467.42±8.0654.64±6.73t值0.0475.9680.0613.369P值0.4810.0000.4760.001
注:與護理前相比,①P<0.05
2.2兩組日常生活能力比較:護理前,兩組護理ADL評分相近,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護理后,兩組ADL評分均提升,觀察組ADL評分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組別例數(shù)護理前護理后觀察組5018.35±6.3959.64±5.27對照組4818.27±6.2442.75±6.19t值0.06314.564P值0.4750.000
腦梗死是臨床常見疾病之一,中老年是該病高發(fā)人群,會造成患者偏癱、身體感覺退化、語言障礙等,累及全身器官,影響患者正常生活能力,給患者及其家庭帶來沉重負擔,并導致患者出現(xiàn)焦慮、抑郁等負性情緒[1]。相關研究[2-3]表明,治療期間,給予患者良好的護理措施,能有效構建其健康治療心理,并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能力,提升治療效果,有利于達到預期預后效果。
腦梗死常規(guī)護理側重基礎性護理,包括疾病基礎護理,如指導患者用藥、指導患者合理飲食方式等,以確?;颊卟∏榉€(wěn)定。優(yōu)質護理更注重護理質量,根據(jù)患者自身情況制定健康宣教方案,從患者角度出發(fā)采用相應方式進行講解,提高健康宣教有效性[4];與患者交流溝通過程中關注其情緒變化[5],分析其心理狀態(tài),并針對性進行心理護理,緩解患者不良心理狀態(tài),幫助其構建良好的治療心態(tài),在此過程中始終保持耐心、細心,使患者感受到溫暖,提高治療依從性與護理配合度;根據(jù)患者恢復情況制定早期康復訓練計劃,給予其階段性康復護理,提高患者肢體功能[6];給予患者生活護理,訓練其日常生活能力,以達到提升其日常生活能力的目的。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SAS、SDS評分顯著低于對照組,說明采用優(yōu)質護理能有效緩解腦梗死患者焦慮、抑郁心理狀態(tài),幫助其構建積極治療心態(tài),提高治療效果;觀察組ADL評分明顯高于對照組,說明采用優(yōu)質護理后,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得到顯著改善,提升預后效果。
綜上所述,在腦梗死患者治療期間,對其進行優(yōu)質護理,能有效降低患者焦慮、抑郁情緒,幫助其構建良好的治療心理,以提升治療效果。同時,優(yōu)質護理能有效提升患者日常生活能力,提升預后效果,值得臨床推廣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