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思宇,鄧麗娟,司會強
(廣東省珠海市中西醫(yī)結合醫(yī)院消化內科,廣東 珠海 519000)
潰瘍性結腸炎(UC)是一種發(fā)生發(fā)展與心理因素具有相關性的非特異性腸病,極易誘發(fā)焦慮、抑郁等負性情緒[1],致使患者存在免疫系統(tǒng)和神經(jīng)系統(tǒng)功能障礙[2],導致潰瘍進一步惡化,并存在腸道炎性反應受損,使病情延長,反復發(fā)病。因此臨床治療方面多采取抗焦慮抑郁治療以改善老年潰瘍性結腸炎合并抑郁患者的負性情緒,臨床應用的常規(guī)治療藥物具有效果緩慢、療效差、療程長等劣勢,患者依從性差[3]。本試驗探討艾司唑侖與鹽酸帕羅西汀聯(lián)合方案對老年潰瘍性結腸炎合并抑郁患者的EI評分、CAI評分、負性情緒的影響,現(xiàn)報告如下。
1.1一般資料:選取2018年3月~2019年3月門診及病房的老年潰瘍性結腸炎合并抑郁患者60例,經(jīng)院內倫理委員會審核通過,采用隨機數(shù)字分配法分為對照組和試驗組,每組30例。其中對照組男17例,女13例,年齡65~86歲,平均(70.28±7.29)歲,病程2個月~2年,平均(1.21±0.18)年;試驗組男16例,女14例,年齡66~87歲,平均(70.75±7.34)歲,病程5個月~2年,平均(1.18±0.22)年。兩組一般資料相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納入標準:參考《國際共識:潰瘍性結腸炎臨床試驗中鏡下應答和緩解的定義》[4]進行診斷,年齡≥65歲;合并輕、中度抑郁焦慮癥,精神癥狀為輕、中度疾病活動期;患者均簽署知情同意書。
1.3排除標準:近期應用對實驗結果存在干擾的藥物;重癥潰瘍性結腸炎者;合并嚴重藥物禁忌證或過敏反應患者;在試驗前既已應用抗精神、抑郁藥物者;合并嚴重肝腎功能障礙者。
1.4治療方法:所有入選者均采取潰瘍性結腸炎的常規(guī)治療,輕度者予以美沙拉嗪腸溶片(規(guī)格:0.2 g,生產(chǎn)批號:20180215,葵花藥業(yè)集團佳木斯鹿靈制藥有限公司)口服治療1 g/次,3次/d;中度者服用1 g/次,4次/d,若服用2周后依舊療效較差,則予以醋酸潑尼松片(規(guī)格:5 mg/片,生產(chǎn)批號:201800109,甘肅扶正藥業(y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口服10 mg/次,4次/d。對照組予以艾司唑侖片(規(guī)格:1 mg/片,生產(chǎn)批號:20180113,北京斯利安藥業(yè)有限公司)口服1 mg/次,3次/d。試驗組在對照組的基礎上聯(lián)用鹽酸帕羅西汀片(規(guī)格:20 mg/片,生產(chǎn)批號:20180111,浙江華海藥業(yè)股份有限公司)口服,初始應用劑量10 mg/d,3 d后劑量增加至20 mg/d。所有患者均治療2個月。
1.5觀察指標:采取腸鏡和臨床檢查(包括便血以及排便次數(shù)等)的Mayo綜合評分[5]以評價療效,分數(shù)越高提示腸鏡檢查和臨床癥狀越差。其中顯效為Mayo評分低于3分;有效為Mayo總評分為3~5分;無效為Mayo評分超過5分??傆行?(顯效例數(shù)+有效例數(shù))÷總例數(shù)×100%。
治療前后采取漢密爾頓焦慮量表(HAMA)對患者焦慮情況現(xiàn)狀進行評估;應用漢密爾頓抑郁量表(HAMD)對患者的抑郁情況現(xiàn)狀進行評估;同時采取內鏡指數(shù)(EI)評分及臨床活動指數(shù)(CAI)評分對內鏡情況及潰瘍活動性予以評價。
2.1兩組患者治療后臨床治療效果分析:對照組患者治療后臨床有效率為60.00%(18/30),試驗組患者治療后臨床有效率為93.33%(28/30),試驗組臨床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兩組患者EI評分、CAI評分以及負性情緒評分對比:與治療前比較,兩組患者治療后EI評分、CAI評分、HAMD評分以及 HAMA評分降低,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試驗組患者EI評分、CAI評分、HAMD評分以及 HAMA評分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1 兩組患者治療后臨床治療效果分析[例(%)]
組別例數(shù)顯效有效無效臨床總有效對照組307(23.33)11(36.67)12(40.00)18(60.00)試驗組3012(40.00)16(53.33)2(6.67)28(93.33)①
注:與對照組比較,①P<0.05
組別例數(shù)時間點EI評分CAI評分HAMD評分HAMA評分對照組30治療前6.90±0.816.89±0.8220.39±2.4117.39±1.98治療后3.72±0.51①1.61±0.21①12.52±1.41①10.20±1.14①試驗組30治療前6.91±0.885.70±0.8620.21±2.3817.40±1.93治療后4.42±0.62①②3.18±0.42①②16.42±1.82①②15.44±1.68①②
注:與治療前比較,①P<0.05;與對照組治療后比較,②P<0.05
潰瘍性結腸炎(UC)的發(fā)生進展與遺傳易感性、生存環(huán)境、免疫應答及腸道菌群狀態(tài)具有密切聯(lián)系。相關研究提示,由于精神心理因素等異常,能影響下丘腦-垂體-腎上腺軸功能,致使腸道細菌及黏膜作用均受到影響[6],由于黏膜肥大細胞及促腎上腺皮質激素的共同作用,致使UC疾病進一步進展。老年UC患者在疾病進展過程中極易存在焦慮抑郁等不良情緒,并誘發(fā)機體內分泌以及神經(jīng)系統(tǒng)紊亂,治療效果影響較大,復發(fā)率增高。曾有研究顯示,UC患者精神心理異常發(fā)病率為11%~50%[7],相關研究人員也發(fā)現(xiàn)UC能導致不同程度的焦慮和抑郁癥狀[8],抑郁癥程度與疾病輕重程度具有相關性。因此認為兩者的發(fā)生具有密切聯(lián)系,并將老年潰瘍性結腸炎合并抑郁患者作為本試驗的研究對象。試驗中應用的美沙拉嗪腸溶片是一種含有5-氨基水楊酸的用于治療UC的臨床常用藥,能有效下調前列腺素以及相關炎性因子水平,從而抑制炎性反應。鹽酸帕羅西汀臨床應用于治療抑郁癥狀,是一種能夠有效阻斷突觸前膜對機體內5-HT再攝取的苯基呃啶衍生物,具有選擇性抑制5-HT轉運體的作用,從而提高5-HT水平及作用時長,抗抑郁效果較為明顯[9]。相關研究顯示,帕羅西汀與艾司唑侖聯(lián)用效果遠優(yōu)于艾司唑侖單獨應用的治療效果[10],且帕羅西汀對其他遞質無影響,不良反應較低。研究顯示,與對照組相比,試驗組患者治療有效率較高,EI評分、CAI評分、HAMD評分以及 HAMA評分較低,提示對老年潰瘍性結腸炎合并抑郁應用艾司唑侖與鹽酸帕羅西汀聯(lián)合方案能改善患者負性情緒,明顯提升治療效果。
本次研究通過對老年潰瘍性結腸炎合并抑郁患者60例的臨床療效、EI評分、CAI評分以及負性情緒情況進行比較,證實艾司唑侖與鹽酸帕羅西汀聯(lián)合方案對老年潰瘍性結腸炎合并抑郁患者的臨床效果優(yōu)于單純應用艾司唑侖組,有效改善焦慮、抑郁等負性情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