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曉云
【摘 ?要】重視學生的美術教育培養(yǎng)是符合當下素質教育理念的,而職業(yè)高中作為我國培養(yǎng)復合型、技術型人才的重要基地和搖籃,職業(yè)高中美術教育的改革之路必須提上日程。職業(yè)高中美術教育雖然相較于普通高中的美術教育更專業(yè),但是在當前的美術欣賞課的教學中還存在著一些問題和缺陷。本文,基于職業(yè)高中美術教育的角度,淺談美術欣賞課教學法的有效策略
【關鍵詞】職業(yè)高中;美術教育;美術欣賞課教學法
開展美術欣賞課的最主要目的就是培養(yǎng)學生,發(fā)現美、認識美的能力,是對學生審美教育的一種最基本的手法。美術教學作為學生素質教育的必學課程,具有提升學生綜合素養(yǎng)的重要作用,所以在職業(yè)高中美術教學過程中,一定要開展美術欣賞課教學。教師通過有效的策略和方法,增強學生對于經典作品的鑒賞能力,促使學生對于人文內涵的美術作品進行深入的探究,以此來增強學生對于美的發(fā)現和認知的能力。
一、美術理論與實踐相結合
隨著我國對教育的深化發(fā)展和改革,不論是普通高校還是職業(yè)學校,素質教育理念下均提出了新的要求也展望了美好未來。職業(yè)高中美術教育過程中,教師不僅僅要教授學生最基礎的美術理論,更要在課堂的教學過程中融入時代、環(huán)境、宗教、民族等元素,從而充實美術理論知識中的知識范圍和架構,也讓學生對于美術擁有更加深入的了解[1]。在職業(yè)高中傳統(tǒng)的美術教學過程中,教師為學生講解一些特定的背景或者教學內容,就占用了很大部分的課程時間,所以往往很難將所有元素都融入到課堂教學中。而美術欣賞課的合理融入,讓學生在欣賞經典美術作品的同時,切實的感受美術作品所展現出來的時代、環(huán)境、宗教以及民族等元素。一幅經典的美術作品是有感情的、有情緒的,學生通過欣賞美術作品,可以更好的理解作者繪畫時的歷史背景和心路歷程。這對于學生更好地感知美術,提升學生的審美能力都有很大的益處。
二、嚴選經典畫作進行賞析
經典畫作之所以稱之為經典,就是在人們看到其第一眼的時候就有驚艷的感覺,優(yōu)秀的美術作品也可以給學生帶來眼前一亮的感覺,所以,教師在開展美術欣賞課教學時應當抓住學生的這一認識特點。在開展美術欣賞課時,教師往往都會在一些廣為人為知的名作中進行選擇,雖然這些美術作品具有很高的欣賞價值,但是對于職業(yè)高中的美術欣賞課來講,其欣賞作用對于學生來講還是有些不足。為了培養(yǎng)學生更獨特、更個性化的審美能力,教師應當大范圍的嚴選經典畫作,例如一些小眾的、具有獨特審美價值的美術作品。一方面,這類型的美術作品更容易引起學生的關注,從而調動學生參與美術欣賞課的積極性,偍升學生的注意力;另一方面,這類美術作品更容易引起學生的共鳴,更能夠給學生帶來切身的感悟及思想波動。在開展美術欣賞課之前,教師應當積極的對美術作品進行收集和篩選,盡量選擇一些與自己美術教學內容相關的美術作品進行欣賞。
三、注重學生的探討和交流
因為正處于我國教育深化改革的階段,所以在教育教學過程中教師的教學方法也正處于摸索、探索階段,致使職業(yè)高中的美術教學呈現兩極化的局面[2]。一種情況是,教師在開展美術欣賞課時,只重視學生對經典作品的用色、構圖以及繪畫技巧進行欣賞,但是卻極度的忽視美術理論知識對欣賞課的支撐作用,要知道,美術欣賞課的教學是需要有大量的美術理論知識為依據的,同時也需要學生具備將這些知識進行實踐的能力。而很多教師卻忽視了理論知識的重要性,過激的將美術欣賞課與傳統(tǒng)美術教學分割開來。另外一種情況是,教師過度的解讀了美術欣賞課的”享受“過程,美術欣賞課只是學生在精神上的一種享受,但教師為了營造輕松、愉悅的課堂氛圍“假象”,從而導致職業(yè)高中美術欣賞課上有嬉笑玩鬧的情況出現。這種情況的出現嚴重的影響了學生的專注力,讓學生無法靜心的去欣賞美術作品,所以導致學生難免會有知識遺漏的情況。而出現以上情況時,這時學生之間的有效溝通和交流就顯得非常重要,在開展美術欣賞課時,學生可以以小組的形式針對美術作品進行交流心得和溝通探究,這樣也起到了極好的相互協(xié)調、相互制約的作用,學生之間相互監(jiān)督,還可以很好的分享欣賞心得。
四、實例欣賞激發(fā)學生興趣
職業(yè)高中的美術教學非常重要學生在美術領域的發(fā)展,所以教師都會極度的關注學生的繪畫情況,但是這種情況導致學生的美術專業(yè)理論知識嚴重缺乏。在某種情況上來講,美術這門學科也是枯燥乏味的,學生每天都在大量的繪畫當中度過,所以也很容易讓學生產業(yè)厭學的情緒。而這時候就需要教師運用一些科學有效的手段,來激發(fā)學生對于美術教學的興趣[3]。雖然良好的課堂氛圍會起到調動學生學習興趣的作用,但是實例欣賞卻更能激發(fā)學生對于美術的熱愛,因為直觀的感受更容易打動人心。美術理論知識相比較于其它學科,其更加不容易理解和形成記憶,所以,如果教師沒有運用一些有效的教學手段,那么學生對美術知識的掌握根本得不到提升。而實例欣賞再加上教師從旁引導學生,探索美術作品背后的故事、作者的創(chuàng)作意圖、作者的真情實感,通過學生的自主探究更容易加強學生的記憶。
總結
美術欣賞課作為職業(yè)高中美術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學生可以通過開展美術欣賞課,對于經典美術作品的欣賞,從而更好的感受美術創(chuàng)作的魅力,從而增強學生自己對于美的發(fā)現能力、認知能力以及鑒賞能力。因為,美術欣賞能力是所有擁有藝術思維的學生,不斷深化自我、充實自我、提升自我的重要手段和獲取途徑。
參考文獻:
[1]楊婷.淺談職業(yè)高中美術教育中的美術欣賞課教學法[J].中國民族博覽,2018(06):41-42.
[2]羊黎.淺談職業(yè)高中美術教育中的美術欣賞課教學法[J].教育現代化,2016,3(30):312-313.
[3]董佳文.淺談職業(yè)學校美術教育中的美術欣賞課教學法[J].美術教育研究,2016(10):134.
(作者單位:山西省運城市芮城縣第一職業(yè)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