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榮艷
摘 要:全面考察《漢語教程》(修訂版)系列教材的成語收錄及處理情況,將其與《新漢語水平考試大綱》及《漢語水平詞匯與漢字等級大綱》進行對比,認為《漢語教程》中成語的編寫與大綱差距較大,覆蓋率低,教材中成語的分布違背成語等級及學術認知水平,成語的講解與注釋忽略了成語的語法及句法等。并就此對《漢語教程》的編寫提出了具體的改進建議。
關鍵詞:成語;《漢語教程》;教材
一、引言
成語是中華民族在長期的生活實踐中形成的一種固定詞組,有著固定的結構方式和特定的文化內(nèi)涵,是外國留學生學習漢語詞匯和對外漢語詞匯教學的重點與難點。而教材是聯(lián)系教與學的紐帶,且教材的選擇直接影響二語學習者成語的學習,因此從教材研究成語的編寫與教學,有助于推動外國留學生進一步掌握、運用成語。目前,基于教材對成語收錄及成語處理方式進行定量分析的研究比較少見,本文擬從使用較廣、認可度較高的漢語教材《漢語教程》入手,了解教材中成語收錄及處理的大致情況。
二、研究對象的界定說明
由北京語言大學出版社出版的《漢語教程》是國內(nèi)留學生學習漢語時使用較多的教材之一,也是業(yè)內(nèi)認可度較高的一套教材?!稘h語教程》是一套語言技能類教材,分為綜合教程、閱讀教程、聽力教程與口語教程??紤]到成語不是留學生在日常交際的必要條件,以及筆者時間與精力的限制,選取楊寄洲主編的《漢語教程》綜合教程(修訂版)(以下簡稱為《漢語教程》)為研究對象?!稘h語教程》共分為三冊,每冊都分上下兩本書。其中第一冊的主要適用對象是初級階段的留學生,第二冊主要適用于中級階段的留學生,第三冊則多為高級階段的留學生使用。
六冊《漢語教程》書后均附有本冊課文中出現(xiàn)生詞的生詞表。筆者窮盡式地找出了六張詞匯表中出現(xiàn)的四字詞語,然后根據(jù)商務印書館出版的《成語大詞典》對四字詞語進行篩選,最終得到38個成語,具體如表1所示。
三、《漢語教程》(修訂版)系列教材中成語的呈現(xiàn)情況及分析
(一)成語的整體統(tǒng)計分析
1.成語的覆蓋率
以同樣的方式篩選出《新漢語水平考試大綱》常用詞表中的113個成語,其中處于HSK五級的成語兩個,其余109個成語均屬于HSK六級詞匯。經(jīng)統(tǒng)計,《漢語教程》與《新漢語水平考試大綱》共同收錄的成語僅有6個,即丟三落四、恍然大悟、家喻戶曉、小心翼翼、興高采烈、興致勃勃,占《新漢語水平考試大綱》中成語收錄數(shù)的15.79%。據(jù)此可推斷,《漢語教程》中收錄的成語與HSK所要求的掌握的成語具有較大的不一致性。
2.成語的分布
據(jù)表1可知,《漢語教程》將大部分成語的教學安排在高級階段。但是,將《漢語教程》與《漢語水平詞匯和漢字等級大綱》中出現(xiàn)的成語進行對比,找出兩者共同收錄的9個成語的分級,發(fā)現(xiàn)這9個成語均屬于丙級詞和丁級詞,如表2所示。事實上,由于成語自身的特點,《漢語水平詞匯和漢字等級大綱》將大部分成語編排在丙級詞與丁級詞范圍內(nèi)。但是,共同收錄的9個成語中有7個丁級詞,占比77.78%,且出現(xiàn)了多次丁級詞先于丙級詞出現(xiàn)的情況。《漢語教程》中收錄而《漢語水平詞匯和漢字等級大綱》中沒有收錄的成語的層級我們無從考證,但是根據(jù)筆者的判斷,《漢語教程》中收錄的部分成語出現(xiàn)的先后順序從認知難度上講不符合認知規(guī)律。
(二)成語的處理情況分析
1.書后生詞表中的處理
書后生詞表中僅羅列了成語及其出現(xiàn)的位置和拼音,既沒有對成語進行標注,也沒有標注成語入句后可以充當?shù)某煞?。同時,書后很多四字詞語也沒有標注詞性,從表面上看生詞表中成語沒有與四字詞語區(qū)分開。表3為《漢語教程》生詞表中對成語及四字詞語的處理。
2.課后注釋中的處理
經(jīng)統(tǒng)計,《漢語教程》課后注釋及詞語解釋中僅有7項涉及成語的講解,其中5項僅僅停留在成語意思的簡單講解層面(中英文),1項涉及到成語的結構,1項給出了4個例句輔助教師在語境中講解該成語,具體如表4所示。
四、對《漢語教材》(修訂本)系列教材成語編寫的建議
(一)完善成語選用的原則與標準
成語的選用應當借鑒現(xiàn)有的研究成果,認真考察使用頻率,遵循認知規(guī)律。具體來說,教材選用成語時應充分結合現(xiàn)有的《新漢語水平考試大綱》《漢語水平詞匯和漢字等級大綱》等資源。此外,對外國留學生開展成語教學時應當考慮到所教授成語的使用頻率。由于成語大多用于書面語,筆者認為可以依據(jù)國家語言資源動態(tài)流通語料庫,篩查出近10年使用頻率最高的成語,然后結合對外漢語教學的特點進一步篩查,以此確立成語教學的內(nèi)容。
(二)依據(jù)學生的認知水平分布成語
由于教材中文本的選取不是圍繞成語來設定的,成語的呈現(xiàn)方式顯示出較強的隨意性。成語本身對外國留學生來說就是一個難點,違背其認知規(guī)律的教學安排難免會讓學生在剛開始接觸成語時就產(chǎn)生“成語很難”的認識,不利于其進一步深入學習成語乃至了解成語的文化內(nèi)涵??梢越柚鶥CC語料庫以及現(xiàn)有的研究成果了解外國留學生使用成語的情況,側面了解學生對成語的認知能力,并以此作為教材中成語分布的依據(jù)。
(三)重視成語的語法、句法教學
張永芳指出留學生在使用成語造句時出現(xiàn)的語法錯誤與其不理解成語在句子中應有的語法功能、句法功能有關?!皬睦斫獾绞褂茫且粋€飛躍?!睗h語成語這種固定的詞組,其自身的組合關系就幾乎包括了所有漢語句子的語法結構關系,在使用時具有一定的封閉性和自足性,這就導致了部分成語可以單獨成句。而不可以單獨成句的成語在入句時又有種種限制。倘若教材對成語的講解只停留在語義層面,一方面會影響學生成語的運用能力,另一方面會加重教師的負擔。所以,在教材中有必要向?qū)W生說明成語的結構及其在句法中的作用,交代不同成語各自的構成特點在句中充當?shù)某煞?,最后可以提供一些典型的用法例句,減輕教師授課負擔,幫助學生了解并掌握具體成語的特點,避免更多成語語法偏誤的產(chǎn)生。
五、余論
由于成語由定中、并列、動賓等多種結構構成,且教師在教學中更側重于語義的教學,成語的記憶和掌握對外國留學生來說是一個難點。成語的復現(xiàn)率越高,學生越容易進行認知語境的內(nèi)化,將短時記憶變成長時記憶。由于時間與精力的限制,筆者沒有對《漢語教程》中收錄成語的出現(xiàn)次數(shù)進行統(tǒng)計,成語的復現(xiàn)率有待進一步考查。此外,本文沒有對《漢語教程》中收錄成語的使用頻率進行統(tǒng)計,這也是日后努力的方向之一。
參考文獻:
[1]北京語言大學漢語水平考試中心.中國漢語水平考試大綱[M].北京:北京語言大學出版社,2003.
[2]《成語大詞典》編委會.成語大詞典[M].北京:商務印書館,2013.
[3]國家漢語水平考試委員會辦公室考試中心.漢語水平詞匯與漢字等級大綱[M].北京:經(jīng)濟科學出版社,2001.
[4]周小兵,程艷.漢語教材中成語的系統(tǒng)考察——基于31冊綜合(讀寫)教材與《大綱》的分析[J].漢語學習,2013(6):99-106.
[5]張永芳.外國留學生使用漢語成語的偏誤分析[J].語言文字應用,1999(3):25-30.
[6]劉艷平.中、高級對外漢語成語教學的調(diào)查與反思[J].漢語學習,2013(5):88-96.
[7]孔令躍,李騰.習得視角下的成語教材成語選用初探——基于語料的分析[J].國際漢語教育(中英文),2019(3):83-90.
[8]何洪霞,邱月清.華文教材《漢語》成語收錄情況研究[J].沈陽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6(6):103-106.
[9]孫名瑤.留學生成語習得的語義偏誤分析——基于HSK動態(tài)作文語料庫[J].漢字文化,2019(16):60-61.
[10]于婧陽.認知語境背景下留學生成語習得方法論析[J].沈陽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8(6):113-117.
[11]馮艷艷.對外漢語教學中的成語教學初探[D].上海:上海外國語大學,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