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首先對構式“(你)瞧/看+NP+X”的各個組成部件進行分析,然后得出構式的整體義是說話人受到當前事件對自身情緒的刺激而產生的一種情感表達,這種情感表達是具有強烈的主觀性的,最后對此構式義產生的原因進行了探討。
【關鍵詞】(你)瞧/看+NP+X;瞧;看;構式
【中圖分類號】H146?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文章編號】1672-0490(2020)19-0141-02
【本文著錄格式】沈露穎.“(你)瞧/看+NP+X”的構式義分析[J].課外語文,2020,19(19):141-142.
緒論
在日常生活中,人們在表達自己對某事物或人的情感態(tài)度時,常用“你瞧”“你看”作為句首,如“你看我這腦子”。在這些句式中,“瞧”和“看”已不再表達具體的用眼睛看的本義,更側重于強調,并且整個句子所表達的意義也不是簡單的使令動作,有向具有整體意義的構式發(fā)展的趨勢。因此本文對“看/瞧+NP+X”這類句子的語料進行充分的研究和分析,考察其句子中的結構、語義特征,并分析其整體意義及成因。
一、“(你)瞧/看+NP+X”構式的結構分析
(一)“看/瞧”在態(tài)度義上的統一
“看”和“瞧”是動作性很強的感官動詞,最顯著的特點就是必須用眼睛這個器官去觀看某人、事物。但“看”還有“嘗試”義和“評價”義,這時的“看”已不再是簡單的用眼睛看,表動作范疇的意義漸趨減弱,看的對象也更具有抽象性,如性格、才能等,人的主觀評價顯著。如此一來,“看”的語義更加虛化,用法也更加豐富。而“瞧”多用于口語中,并且還帶有一點“偷窺”義,因此“瞧”從一開始出現,語用色彩就很強烈。所以二者雖然基本義相同,但是使用的環(huán)境卻有區(qū)別。
在“(你)瞧/看+NP+X”這一句式中,二者卻可以自由替換。
[1]你瞧乘務員那熱情勁:“上車請往里走?!保邔氳I《禮多人不怪》)
[2]嘿,你瞧這通信員。(史淑寶《女連長》)
上述句式中的“瞧”和“看”可以隨意替換而不會造成句子原意的缺失和多余。因為“瞧”和“看”在這一句式中,表“用眼睛看”的動作性減弱,主要目的是為了強調“瞧/看”后面的部分,同時說話人說出的句子具有強烈的主觀性,往往帶有情緒和態(tài)度在其中。二者在這一層面得到了統一。
(二)NP的成分分析
通過觀察語料,“(你)瞧/看+NP+X”中的NP主要分為以下幾類。
1.代詞
[3]瞧我這模樣。(王決、白松《次品與名牌》)【第一人稱】
[4]瞧你那眼睛,亮得真怕人。(秦兆陽《大地》)【第二人稱】
[5]看她裝作不屑一顧的樣子!(王民嘉《惜樓煙云》)【第三人稱】
[6]你看這鬧的。(微博)【指示代詞】
[7]瞧里面熱鬧的(微博)【方位詞】
2.名詞性成分
(1)一般名詞
[8]你瞧乘務員那熱情勁:“上車請往里走?!保邔氳I《禮多人不怪》)
(2)名詞性短語
①定中短語
[9]你看中國的老百姓一年的勞苦。
②代詞+名詞/名詞性短語
[10]丁萬紅卻樂的直蹦高,叫著:“看這法靈吧!”(安?!段覑鬯苫ń罚?/p>
③名詞+方位詞
[11]你瞧車間里那個干勁。(丁兆范《一天等于二十年》)
3.NP的特點
總的來看,(你)瞧/看+NP+X中的NP具有名詞性,是說話人直接指向的對象,具有特定性,因為對象的狀態(tài)、行為、結果使說話人產生了情緒表達的欲望,才有了此類句式的出現。具體說來還可以分為以下幾種情況。
(1)有生命體
通過語料發(fā)現,大多數能進入此構式的NP具有[+生命]的語義特點,并且大多是直接指人,既能被說話人所認識和感知,也可以是動作和狀態(tài)的發(fā)出者,如“你瞧乘務員那熱情勁”,“乘務員”的熱情引起了“我”的注意,從而讓我說出了這句話。
(2)無生命體
當NP是無生命體時,NP只能充當受事,除了具有特定性,還受具體事件的影響,達到了某種狀態(tài)或產生了某種結果,具有完成性。如“看這法靈吧”,指所采用的方法已經奏效,達到了期望的目的,因為NP必須是特指,所以要加上指示代詞“這”進行限定。
(三)X的句法分析
1.動詞、形容詞出現的條件
X在(你)瞧/看+VP+X構式中屬于陳述部分,是對NP的結果、狀態(tài)的描述,從詞到句子皆可進入其中,情況較為復雜,本部分僅對詞可以出現在句式中的限制性條件進行分析。
因為(你)瞧/看+NP+X的構式強調的是事件對說話人的刺激,因此X除了表示某種狀態(tài)和結果,也必須帶有事件的完整性意味,故形容詞、動詞不能獨立出現在NP之后,需要有附加成分。
(1)后加“的”
[12]看這畫漂亮的。
在上面的例句中,如果把“的”去掉,不僅會造成詞義、句義的變化,也會失去說話人想要表達某種情感態(tài)度的意味。
在動詞、形容詞后加“的”主要起到的作用有:
①凸顯話題中心
“的”的加入使句式出現了對比焦點,將構式中動詞、形容詞表義的程度加深,使句式的語氣更加強烈,更易于表達態(tài)度。
②實現事件的完成
說話人說出的話是基于現實已出現的情況進行表述,因此不管是結果還是狀態(tài)都是已完成的,“的”就是一個事件完成性的標記。
(2)后加“樣(兒)”“勁(兒)”“那樣(兒)”
[13]看她得意那樣兒。
[14]瞧你這小氣勁兒。
[15]看這白凈樣兒。
加上“樣(兒)”“勁(兒)”“那樣(兒)”這些成分之后,使句子表狀態(tài)的意義更加明顯,并且句子語氣是上升語調,更易于讓人領會到說話人暗藏在其中的情感態(tài)度。
2. X可省略的情況
[16]你看你腿!
[17]你看這畫。
在這些句子中,具體引發(fā)說話人表達態(tài)度的事件被隱去,只留下了賓語,即說話人主要評價的對象。當說話人這樣說時,并不代表說話人要對象真的去看什么東西,而是為了引起注意,句式越短,語氣越強烈,更能表達說話人的態(tài)度和情緒。
二、“(你)瞧/看+NP+X”構式的語義分析
構式語法(Construction Grammar)認為當某一具有相同類型特征的句子意思不能靠句子中的部分成分去推斷時,這類句子就能成為構式,構式的整體意義是大于句子各部分相加之和的?!埃悖┣?看+NP+X”結構亦是如此。
[18]你看彭家范這個報告里的語氣。(李滿天《水歸大?!罚?/p>
這里的“語氣”主要是靠聽覺器官去聽,“看”主要是強調說話人對這種語氣的不滿。從例子可以看出,當說話人使用這種句式時,更多的是用來表情感態(tài)度,所以我們可以說“(你)瞧/看+NP+X”是一種構式,其含有的意義主要有以下幾種。
(一)表強調義
用“瞧/看”來引起注意,突出后面的內容。
[19]你看它氣魄雄渾,浩瀚無邊。(李貴德《浪花頌》)
(二)表情感態(tài)度義
說話人受到當前事件對自身情緒的刺激而產生了情感表達,具有強烈的主觀性。情感態(tài)度主要有以下三種。
1.肯定態(tài)度
[20]你看我現在干得多歡。(艾風《插上翅膀的農民》)
[21]你瞧這孩子活蹦亂跳的。
說話人通過強調,將自己的肯定態(tài)度表達出來,體現為滿足、贊美、認同。
2.否定態(tài)度
[22]你看我這人只顧自己說。(朱俐《紅花妹》)
說話人通過強調,將自己的否定態(tài)度表達出來,“(你)瞧/看+NP+X”這一構式最常見的也是對當前情況的否定,也有表示自嘲的意味。
3.中性態(tài)度
一般來說,中性態(tài)度即僅用來表示強調。
[23]你瞧這林子里的氣氛有多神秘。(鄭延慧《一棵大樹死了》)
上例中,說話人只是強調了樹林的氣氛如何,并沒有加入任何情感因素在其中。
三、“(你)瞧/看+NP+X”構式義的成因
“(你)瞧/看+NP+X”這一構式之所以能強調說話人的主觀情感態(tài)度,主要受兩個方面的影響。
(一)“瞧/看”的動作性凸顯
在這一構式中,“瞧/看”表實際動作的功能得到了凸顯,它使動作的主體從上一個事件轉到當前的事件中,形成一種強調,必然會引起某種改變,這種改變既包括身體上的,也包括思維上的。
[24]你瞧你那個工作單位!
前者強調了工作單位,聽話人在接受到信息時,注意力必然會轉移到這一話題中心,但在此時“工作單位”表抽象義,勢必會引起聽話人的思考。
(二)語氣重音的影響
因為說話人用這一構式主要是為了表達情緒,因此就會有語氣體現出來,如“瞧你那樣”就會帶有一種輕蔑的語氣。同時為了強調,就會有重音落在“瞧/看”上,有時也會加重咬字,以引起對事件的情緒表達。
四、結語
本文對“(你)瞧/看+NP+X”構式從句法、語義的角度進行了分析研究。
從構式的各個組成部件來看,“瞧/看”雖然屬于感官動詞,但在此構式中,性質已經發(fā)生了轉變,語義逐漸虛化,不再起使令作用,主要用來強調,以突出表現說話人的情感。NP最突出的特征是具有名詞性、特定性,是說話人直接指向的對象。
從整個構式義來看,“(你)瞧/看+NP+X”構式是說話人受到當前事件的刺激而產生的一種情感表達,這種情感表達是具有強烈的主觀性的。
這種構式義產生的原因主要是“瞧/看”在進入此構式時,雖然語義虛化,但是現實動作性得到了凸顯,因而具有一種強調作用。另外還有語氣和重音來輔助情感的表達。
參考文獻
[1]陳振宇,樸珉秀.話語標記“你看”“我看”與現實情態(tài)[J].語言科學,2006(2).
[2]何雪源.試論語助詞“瞧”的來源及演變[J].昭通學院學報,2017(3).
[3]蔣錦文,祁淑玲.羨慕功能句型“看NP多么VP”[J].河南機電高等??茖W校學報,2014(6).
[4]李君,殷樹林.說提醒標記“你看”[J].求是學刊,2011(3).
[5]李先銀.話語否定與話語否定標記“你看你”[J].南開語言學刊,2016(1).
[6]李治平.“瞧(看)你說的”話語標記分析[J].漢語學習,2011(6).
[7]劉娜.“你+感官動詞”類話語標記語的功能及形成分析[D].曲阜:曲阜師范大學,2012.
[8]劉月華.對話中“說”“想”“看”的一種特殊用法[J].中國語文,1986(3).
[9]尚來彬.“‘看/瞧+D/NP+VP+De!”句式的句法語義分析[J].遼東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5).
[10]王旭卓.“看+NP+X+de”構式研究[D].沈陽:沈陽師范大學,2018.
[11]曾立英.“我看”與“你看”的主觀化[J].漢語學習,2005(2).
[12]周振峰.話語標記“你看”及其演變過程之辯[J].華中學術,20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