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學(xué)嶺
1976年夏,我在胡河村小學(xué)任教??旆磐韺W(xué)時,校長宣布說:明天是星期天,全公社號召老師們上山義務(wù)勞動,大家自帶干糧,早點來。
既然是夏天,干的又是搬運石頭的體力活兒,大家都覺得應(yīng)該帶點解渴的東西。學(xué)校有13名老師,全是記工分的,沒一個拿沓沓的。對于汽水、冰水之類的飲料不敢奢望。
有人提出,聽說第九小隊老馬爺種的燒瓜特別好,又熟又香,咱們找他要點帶上,既解渴又解餓。大家都覺得這主意好。
大約晚上八點左右,月光如鏡,知了聲聲,偶有陣陣涼風(fēng)掠過。我等一行五人,由一副校長帶隊,攜兩只空麻袋,很從容地來到瓜地。一看瓜棚里無人。大家猜測,大概老馬爺回家吃飯還沒來。
咋辦?有人說,既然無人看,干脆自己摘,還省去了給人說好話。我這人生性膽小,故而擔(dān)心地說:“這恐怕不好吧,撞上了還不讓人笑掉大牙?!?/p>
副校長卻說:“怕個球,熟人熟事的,撞上了又咋的,大不了賠個不是?!?/p>
我還是不踏實地提醒副校長:“本來我們是明著求人家的,如果自己動手,那性質(zhì)就變了?!?/p>
副校長說:“天賜良機,過了這個村可就沒這個店了,抓緊動手吧?!?/p>
既然副校長發(fā)話了,大家便慌忙地摘起來。不到一根煙的工夫,便摘了兩個半麻袋。我年輕自然要背一袋,另一人背一袋。
瓜雖到手,但在回去的路上碰見老馬爺咋辦?我這人不僅膽小而且多疑,擔(dān)心人家會笑話當(dāng)老師的還夜晚偷瓜。我再次向副校長建議,“要不咱們等等再走,話說到明處,也不致被人家笑話?!?/p>
副校長抓了抓頭皮,稍加思索,然后果斷地說:“樹是死的,人是活的,咱們不從原路回,繞個圈子回,這樣就不會碰上看瓜人了?!贝蠹叶挤Q贊副校長高明。果然一路沒碰見看瓜人。只是我背著一麻袋瓜累得汗流浹背,也沒人給我換一下,怪只怪自己膽小怕事人老實。而另一背瓜者,卻有人幫他換了幾次。
第二天傍晚,我義務(wù)勞動回家時,恰巧碰上老馬爺扛著鋤頭下瓜地。我正想繞道走時,卻被他叫住了。他笑瞇瞇地說:“咋樣,我種的瓜還香吧?”
一聽這話,我頓時臉上火辣辣的,一時語塞,恨不得鉆進地縫里。心想,難道老馬爺能掐會算?
老馬爺摘下嘴上的旱煙袋,在鞋底上磕了磕,慢悠悠地說:“實話告訴你吧,昨晚我老遠(yuǎn)就看見你們幾個人了,便藏在瓜地邊的棉花地里,想看看你們咋辦,沒想到你們還真的自己動起手來。如果我再出來,你們一定很沒面子,所以就放了你們一碼。不過,聽了你們的對話,覺得你這個年輕人還不錯,為人磊落,將來不會走邪路?!?/p>
這事至今過去了44年,我已逐步成長為一名縣直機關(guān)干部且退休,但老馬爺最后的一句話還真讓我受用了一生。
責(zé)任編輯:秀 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