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永斌
(中交四航局第三工程有限公司,廣東 湛江 524000)
案例工程為某機場城際軌道交通工程,項目全長17km,沿途需要建設車站7個、特大橋1座、大橋1座、隧道1座,另外,路基、有砟軌道、無砟軌道的施工長度分別為161m、863m、16335m。該工程中上部結構主要采用預應力混凝土現澆梁及簡支架,根據施工情況,該工程中采用了滿堂支架法。
圓木、鋼管、型鋼是常見的制作支架的材料。通常,不同的支架,其連接方式也不盡相同,目前施工中最常用的連接方式有兩種—碗扣式和扣件式。根據地方相關要求,該工程選擇碗扣式腳手架作為支架材料。
根據該工程實際情況,碗扣式滿堂支架自下往上布設為15cm厚C20混凝土墊層+可調底座+立桿+可調頂托+橫向10#工字鋼+縱向10cm×10cm木方+15mm厚木模板。支架立桿采用碗扣式支架,材料壁厚3.5mm,外徑φ48mm。上下托均采用可調式上下托,剪刀撐采用外徑φ48mm×3.5mm鋼管。箱梁底板底部的碗扣支架主要采用30cm×90cm×120cm(腹板區(qū)域)、60cm×90cm×120cm(箱室區(qū)域)、90cm×90cm×120cm(翼板區(qū)域)的形式。經反復核算后,該布設能夠滿足該工程施工需求。
(1)地基處理。針對軟土地層,需要采用換填等方式進行處理,避免地基沉降導致箱梁開裂,為整個項目的施工打下堅實的基礎。同時,做好地基四周的排水工作,避免地基被水浸泡后承載能力下降。一般來說,地基四周的排水措施有兩種,分別是設置排水溝、抽水泵抽取,前者適用于積水量較小、持續(xù)積水的情況,后者適用于積水量較多的情況[1]。該工程地基地表往下依次為0.3m雜填土、2.1m粉質黏土、1.6m稍密卵石土、5.1m中密卵石土、36.3m密實卵石土,具體如圖1所示。地基處理方法:以地面為準換填厚度≥30cm的卵石土,填料鋪設前后均采用22t振動壓路機壓實,碾壓過程應≥6遍。對于承臺基坑、泥漿池和軟基范圍內的施工需要清除淤泥和軟基,排干坑內積水,進行填料換填,填料可采用卵石土,分層回填土整平并用振動壓路機碾壓密實,分層厚度30cm。經試驗室檢測,地基承載力達到設計要求,處理后的地基承載力≥200kPa,符合要求后采用C20混凝土硬化處理,厚度為150mm。在縱橋向單側開挖臨時排水溝做好基礎排水,支架基礎設置0.3%的橫坡以利排水,并且坡底側設置排水溝,避免因排水不暢造成地基沉陷。
圖1 項目地質勘察柱狀圖(單位:m)
(2)支架設計?,F澆箱梁滿堂支架的主要性能參數有兩個—支架的穩(wěn)定性及支架承受荷載的能力,任何一種性能參數沒有達標,都會對整個項目的施工質量造成影響。所以,做好支架的設計工作十分重要,精準地計算,反復驗算和校核,確保支架各項參數無誤后方可開展正式施工。
(3)支架安裝。安裝支架時需要預留預拱度,抵消構件自重下產生的撓度,保證即使在長期荷載的影響下,混凝土構件的撓度也可以控制在合理范圍內;對接立桿時,扣件應固定到位,保證對桿連接的緊固性。預拱度計算參考如表1所示。
表1 預拱度計算參考表
(4)施工時,除了要關注箱梁外表美觀,還要保證內部結構施工質量,如果內部結構施工質量達不到設計要求,只能通過返工進行補救,而這不僅會延長施工工期,還會導致施工材料的浪費,從而增加施工成本,不利于施工企業(yè)項目管理工作的進行。
腳手架的搭設要滿足以下要求:腳手架具備齊全的安全設施;腳手架的連接足夠穩(wěn)定、牢固;腳手架橫平豎直、底腳著實。
該項目采用的支撐體系為滿堂碗扣式腳手架支撐體系。為保證施工安全,嚴格按搭設順序搭設,不能隨意更改或者調整搭設環(huán)節(jié)。相關人員需要仔細研究施工方案,全面掌握項目具體的構造特點,經過測量放樣確定立桿位置,然后應用碗扣將立桿和橫桿連接在一起,并對其垂直度進行校正,以此類推,逐層完成支撐架體的搭設。另外,在搭設支撐架體的過程中,控制支架立桿的垂直誤差≤50mm。
該工程支架構造體系中設置了3道連續(xù)水平剪刀撐,水平支撐的底部、頂部和鋼管設置了一道,然后對于中間的空間,每間隔4.0m設一道。剪刀撐的設置需要分區(qū)域開展,四周從底部到頂部設置了連續(xù)的豎向剪刀撐,中間部位從底部到頂部設置2道縱向剪刀撐,控制剪刀撐和地面構成的夾角為45~60°,將斜桿和立桿扣接在一起。為提高立桿整體的穩(wěn)定性,安裝立桿時,發(fā)揮掃地橫桿的作用,將所有的立桿連成一個整體。如地面和架體之間的高差較大,應及時設置斜撐,提高節(jié)點位置的穩(wěn)定性,為后續(xù)施工打好基礎。
為保證支架的抗扭性能及抗剪能力均達到相應的設計要求,搭設整體支架時,每步的水平桿與墩身都應設置抱箍連接,并且保證鋼管和扣件連接得足夠嚴密。
滿堂支架主要由頂托、橫桿、底托、立桿以及扣件5個部分構成,支架進入施工現場后,應該根據相關規(guī)范送檢支架,現場監(jiān)理按規(guī)范要求對支架進行外觀驗收、簽署驗收表后方可進場,以保證支架不存在銹蝕、變形以及裂紋等異常情況。
該工程現澆梁支架擬采用混凝土預壓塊進行代表性預壓,預壓塊采用自制或租用,單塊重量為1.4t。預壓塊吊裝使用起重吊裝設備吊卸。
加載方式分為三個環(huán)節(jié):支架預壓按預壓單元進行3級加載,依次加載的荷載為單元內預壓荷載值的60%、80%、100%??v向加載時,從混凝土結構支點開始向跨中處進行對稱布載;橫向加載時,從混凝土結構中心線向兩側進行對稱布載。載入的荷載分布要盡量與主梁混凝土的分布一致,翼板位置鋪設底板面進行支架預壓,加載重量偏差應控制在同級荷載的5%以下。
每級加載完成1h后,對支架的變形進行一次觀測,以后間隔6h監(jiān)測記錄各監(jiān)測點位移量,當相鄰兩次監(jiān)測位移平均值之差≤2mm時,方可進行后續(xù)加載,若相鄰兩次監(jiān)測位移平均值之差>2mm,應繼續(xù)進行本級荷載監(jiān)測[2]。全部預壓荷載施加完成后,應間隔6h監(jiān)測記錄各點位移量,當連續(xù)12h監(jiān)測位移平均值之差≤2mm時,方可卸除預壓荷載。卸載時,做好記錄后再卸載至下一級荷載,全部卸載完后記錄支架的彈性恢復情況。
支架預壓加載和卸載按照對稱、分層、分級的原則進行,嚴禁集中加載和卸載。加載過程中如發(fā)生異常情況應立即停止加載,查明原因并采取措施保證支架安全后方可繼續(xù)加載。
消除支架塑性變形的方法有兩種:混凝土硬化、預壓加載。在消除支架塑性變形的同時,要對支架的穩(wěn)定性、剛度以及強度進行檢查,不僅如此,還要應用高精度的水準儀測量和檢查臨時支架的塑性變形程度、下沉量及彈性。通過臨時支架主要桿件的撓度變形情況評價本支架的安全性,具體來說,包括如下幾個方面:
(1)開展支架加載工作前,需要對支架進行全面檢查,然后測量支架各個觀測點,待觀測質量合格后,方可進行加載。
(2)應用吊車將預壓塊調運到臨時支架上,當實際加載量達到設計荷載的60%時,停止加載。
(3)測試底模沉降量及支架的穩(wěn)定性,然后應用水準儀測量模板的跨中撓度和實際沉降值,待檢查結果合格后方可進行下一級加載。
(4)將荷載加載到設計荷載的100%,待支架系統(tǒng)穩(wěn)定后,開展具體的測試工作。仔細做好安全防護工作,防護欄的底部搭設搭板,側面設置擋腳板,避免物件發(fā)生墜落。針對危險范圍,設立明顯的安全警示標志,提醒來往行人及施工人員多加注意,避免意外情況的發(fā)生。
預應力鋼束張拉結束后,管道壓降的強度達到相應的設計要求方可拆除支架。支架的拆除盡量同步、對稱進行,并按以下順序拆除:首先拆除護欄、腳手板、剪刀撐,然后拆除小橫桿、大橫桿、立桿件。支架的拆除應該由上而下進行,逐層拆除[3]。為避免誤扶誤靠導致施工人員的傷亡,及時拆除和運走松開連接的各類配件。
綜上所述,作為軌道建設施工中最為重要和關鍵的程序,滿堂支架施工技術的應用可以明顯提高項目施工質量和效率。但是該技術的應用過程較為復雜,必須加強細節(jié)管控,重視做支架試驗,提高現澆箱梁施工質量的同時,提高整個軌道項目的施工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