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 琳
(南通大學附屬瑞慈醫(yī)院,江蘇 南通 226000)
我國目前已經(jīng)進入老齡化社會發(fā)展階段,老年人的數(shù)量出現(xiàn)明顯增多,老年人的年齡較大,且身體存在骨質疏松等情況,很多老年人的骨骼都會出現(xiàn)退行性病變,這就很容易導致骨質疾病的發(fā)生[1]。老年人如果出現(xiàn)摔倒等外力沖擊情況,很容易出現(xiàn)下肢骨折,患者接受治療后需要長時間臥床,如果缺少有效、科學的護理干預,老年下肢骨折患者容易出現(xiàn)嚴重的并發(fā)癥,這對于患者的安全、康復等都十分不利,且患者容易出現(xiàn)術后疼痛癥狀。本院在下肢出現(xiàn)骨折的老年患者當中,應用綜合護理干預,現(xiàn)結合具體情況分析如下:
在2019年1月至12月時間段內本院骨科納入的骨折患者當中隨機選擇60例出現(xiàn)下肢骨折的老年對象加以觀察,此次實驗預先通過相關部門的審核,患者 本人與其家屬對研究內容完全知曉?;颊呒{入標準為:接受影像學檢查等確診下肢骨折、年齡≥60周歲、個人資料完整?;颊吲懦龢藴蕿椋耗挲g<60周歲、其他類型骨折、惡性腫瘤患者、精神功能障礙、其他類型骨性疾病、手術禁忌癥、中途退出研究、認知功能障礙。在所選患者當中,男性患者33例,女性患者27例,年齡最小61歲,最大為72歲。
所有患者入院后需接受綜合護理,具體方案內容如下:
1.2.1 心理干預
很多老年下肢骨折患者對于骨折缺乏正確了解,再加上擔心病情、恢復情況等,所以在骨折后容易出現(xiàn)焦慮、抑郁甚至恐懼情緒,這些負性情緒對于患者治療、康復較為不利,容易引發(fā)較強的心理應激反應。護理人員需要對患者的心理狀態(tài)進行把握,平時加強護患溝通,掌握患者心態(tài)、情緒狀況,并且傾聽患者主訴,耐心解答患者的問題。護理人員需多給予患者安慰和鼓勵,避免患者思想負擔較重。
1.2.2 飲食護理
對于老年下肢骨折患者的日常飲食,由于患者的胃腸道蠕動速度很慢,且吸收能力較差,再加上患者需要在術后長時間臥床。所以,護理人員需要做好患者的日常飲食干預。護理人員需要為患者選擇易于消化且營養(yǎng)豐富的食物,多為患者補充維生素與優(yōu)質蛋白質。在患者臥床期間,需要避免讓其食用豆制品、牛奶等易于產(chǎn)氣食物,并不要讓患者攝入辛辣等刺激性較強的食物,可為其選擇新鮮蔬菜。如果患者出現(xiàn)3d以上排便不暢,需要及時進行通便處理。
1.2.3 康復護理
老年下肢骨折患者術后需要接受康復護理,護理人員需要與康復醫(yī)師進行配合,為患者選擇針對性較強的康復方案,考慮患者的病情等,保證康復護理循序漸進。如果患者的排斥性較強或者較為被動,護理人員需要做好嚴格督促,并且讓患者家屬進行監(jiān)督。如果患者關節(jié)被固定或者被限制下床,護理人員需做好床上運動指導,加強患者下肢肌肉的鍛煉,避免其下肢出現(xiàn)關節(jié)僵硬、肌肉萎縮等。
1.2.4 并發(fā)癥預防
針對壓瘡的預防,護理人員需要做好患者的翻身,每隔2小時翻身一次,可以在其皮膚長期受壓部位或者骨隆突處貼上保護貼,也可以使用氣墊床等。患者需要穿著棉質衣物,避免皮膚受到刺激,并且向患者家屬普及壓瘡的相關知識,讓家屬做好觀察和預防。
針對下肢靜脈血栓的預防,護理人員需要在患者術后,盡早幫助患者恢復下肢活動。在患者情況穩(wěn)定后,需要指導患者進行直腿抬高與踝泵運動等,加速患者下肢血液循環(huán),避免出現(xiàn)血栓[2]。
針對患者感染的預防,由于老年下肢骨折患者需長時間臥床,所以容易出現(xiàn)墜積性肺炎等?;颊咝枰谌朐汉蠼錈煟⑶覍W習深呼吸的方式,不斷增加肺活量,必要時可給予患者霧化處理,幫助患者進行排痰,以免患者發(fā)生肺部感染等。護理人員還需對患者的會陰部位進行擦洗,讓患者多飲水,避免泌尿系統(tǒng)出現(xiàn)感染,并且對導管進行有效的固定,保持導管順暢,定期進行觀察并更換導管。
觀察所有患者接受綜合護理前后的骨折部位疼痛狀況,利用VAS量表加以分析,0分表示沒有痛感,1—3分為輕微疼痛,4—6分中度疼痛,7分以上表示患者疼痛十分嚴重。
此次研究選擇QOL量表分析患者生活質量,量表總得分為100,患者的分值越高,代表生活質量就越高。
此外,觀察所有患者接受護理后的并發(fā)癥情況,包括感染、壓瘡與下肢靜脈血栓,并作以比較。
將此次研究中的主要數(shù)據(jù)利用SPSS21.0軟件包進行計算,用(±s)代表計量資料,選擇t值檢驗,P<0.05可視為差異存在意義。
表1 患者接受護理干預前后的生活質量與疼痛情況(±s)
表1 患者接受護理干預前后的生活質量與疼痛情況(±s)
時間點 例數(shù)n VAS分值分 QOL分值分護理前 60 6.1±1.2 52.6±4.7護理后 60 2.4±0.7 88.9±1.3 t—— 20.630 57.660 P—— 0.000<0.05 0.000<0.05
所有患者接受護理干預后,未出現(xiàn)任何并發(fā)癥情況,患者未見壓瘡、感染與下肢靜脈血栓等癥狀,整體安全性較好。
老年下肢骨折患者一般需要接受手術治療,且患者術后需長時間靜養(yǎng),這就導致患者身體的血液出現(xiàn)滯緩情況,如果缺少護理干預,患者可能出現(xiàn)一些并發(fā)癥[3]。在此背景下,為患者選擇有效、科學的護理方案十分關鍵。
本院骨科護理人員,在老年下肢骨折患者的護理工作中選擇綜合護理模式。與常規(guī)護理相比,綜合護理的內容更為全面,護理人員會將患者作為護理工作的重點,并且結合“以人為本”的理念實施護理,滿足患者的護理需求,并且配合康復科醫(yī)生等進行操作,共同對患者進行有效護理。護理人員會做好患者的心理疏導,幫助患者穩(wěn)定情緒,并做好多種并發(fā)癥的預防,調整患者的日常飲食,并且配合康復科醫(yī)生完成患者的康復鍛煉。這種護理內容十分全面,且護理漏洞較少,可以最大限度減少患者護理工作中的誤差等。
針對此次研究分析,所有對象入院后都接受綜合護理,從研究結果可知,接受綜合護理后的患者,VAS分值下降,QOL分值升高,且未見并發(fā)癥反應,體現(xiàn)了這一方案的優(yōu)勢。
在出現(xiàn)下肢骨折的老年患者護理方式選擇中,實施綜合護理的效果較好,可有效緩解患者的痛感,且避免患者出現(xiàn)并發(fā)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