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 菊
(湖北科技學院附屬浠水醫(yī)院,湖北 黃岡 438200)
在老年人中,股骨粗隆間骨折是較常見的疾病。由于老年人全身骨質(zhì)疏松,身體各項功能趨于下降,在不慎的碰撞或撞擊下容易導致骨折。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對老年人的護理要求也隨之提高。當然,優(yōu)質(zhì)的護理也可以提高老年患者的康復速度,降低老年患者并發(fā)癥的概率。老年人發(fā)生粗隆間骨折時,需要長時間制動治療,長期制動往往會導致下肢深靜脈血栓等諸多并發(fā)癥。老年人的血管容易鈣化形成斑塊,導致血管狹窄甚至堵塞,而長期制動會加劇血管堵塞,導致血栓形成。雖然由于股骨粗隆血液循環(huán)良好,骨折后愈合的機會很大,但對于老年人來說,由于自身愈合能力的限制,往往需要長期休息,容易出現(xiàn)并發(fā)癥。循證護理是一種新的護理方法,在股骨粗隆間骨折患者的護理中顯示出良好的護理效果[1-2]。本研究探析了股骨粗隆間骨折患者護理中循證護理的應用效果,報道如下:
將我院80例股骨粗隆間骨折患者,信封隨機法分二組。每組例數(shù)40。實驗組年齡61-78歲,平均(62.78±2.67)歲,男:女=28:12。對照組年齡62-78歲,平均(62.21±2.56)歲,男:女=29:11。兩組樣本比較顯示P>0.05。
對照組給予常規(guī)護理,實驗組實施循證護理:
1.2.1 明確循證問題
護理人員應組建以病為本的團隊,利用豐富的護理經(jīng)驗,了解患者的具體情況,確定以病為本的問題。
1.2.2 實施循證護理
(1)患者的心理護理:加強與患者的溝通,消除患者的疑慮,消除患者對疾病的緊張和焦慮,密切觀察患者身體和情緒的變化;(2)健康教育:告知患者注意事項,并推薦相關書籍和圖像供患者了解康復注意事項。(3)壓瘡預防:由于患者平均年齡過大,通常伴有不同程度的骨質(zhì)疏松癥,在長期臥床過程中容易造成褥瘡。護士要保持病房干凈,床單干凈,皮膚保持干燥,對患者進行抬髖訓練,并幫助患者時不時翻身,避免壓迫皮膚,影響血液循環(huán)。
比較兩組護理開始和護理后負面情緒評分值、滿意度、股骨粗隆間骨折愈合時間、住院時間、并發(fā)癥率。
SPSS26.0軟件處理數(shù)據(jù),計數(shù)采取卡方統(tǒng)計,計量數(shù)據(jù)應用t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意義。
表1 護理開始和護理后負面情緒評分值比較(±s,分)
表1 護理開始和護理后負面情緒評分值比較(±s,分)
組別(n) HAMA評分 SDS評分護理開始 護理結束 護理開始 護理結束對照組(40) 21.84±3.3116.12±2.0322.33±1.2211.55±1.74實驗組(40) 21.37±3.01 9.21±1.21 22.45±1.116.61±0.93 t 0.142 14.278 0.101 15.301 P >0.05 <0.05 >0.05 <0.05
實驗組的滿意度比對照組高(t=7.942,P=0.000<0.05)。實驗組的滿意度是94.41±3.27分,而對照組的滿意度是80.13±2.21分。
表2 兩組股骨粗隆間骨折愈合時間、住院時間比較(±s)
表2 兩組股骨粗隆間骨折愈合時間、住院時間比較(±s)
組別(n) 股骨粗隆間骨折愈合時間(個月) 住院時間(d)對照組(40) 5.40±2.17 9.41±2.57實驗組(40) 3.14±1.52 7.56±1.03 t 6.214 7.188 P 0.000 0.000
實驗組并發(fā)癥率低于對照組(x2=6.121,P=0.013<0.05)。實驗組并發(fā)癥有1例,占2.5%,而對照組并發(fā)癥7例,占17.5%。
股骨粗隆間骨折發(fā)病率高,愈合時間慢,患者多為老年人,需要長時間臥床,容易造成各種并發(fā)癥。循證護理是目前臨床上常用的護理方法。循證護理就是根據(jù)患者的具體情況提出相應的問題,然后根據(jù)患者情況提出的相關問題找出支持這一問題的相關論據(jù),最終對問題有更深層次的理解,討論解決問題的最佳方法。相關研究表明,在股骨粗隆間骨折的護理中,循證護理是一種更優(yōu)質(zhì)的護理方法,每個患者都有自己的個體差異。循證護理可以針對每個患者的不同情況提出有針對性的解決方案,從而更有效地實現(xiàn)粗隆間骨折術后的康復。
該研究的成果顯示實驗組負面情緒評分值、滿意度、股骨粗隆間骨折愈合時間、住院時間、并發(fā)癥率和對照組比較,存在顯著差異,P<0.05。
綜上,股骨粗隆間骨折患者實施循證護理可減輕患者的心理負擔,加速骨折愈合和減少并發(fā)癥,縮短住院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