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雪玲,杜翠色,陳麗嬋,蕭淑樺,羅敏華
(東莞市東部中心醫(yī)院,廣東 東莞 523000)
腦卒中是一種神經系系統(tǒng)突發(fā)性疾病,該疾病具有①起病比較急;②病情進展速度快等特點。早期診斷并盡快采取治療措施,是挽救患者的生命、提高腦卒中患者生存質量的關鍵環(huán)節(jié)。急診科屬于第一救治腦卒中患者的科室,該科室的工作質量水平,代表者醫(yī)院的整體醫(yī)療水平,并且與患者生命有著很大聯系。所以,完善對腦卒中患者的救治工作程序與護理措施,不僅能縮短疾病救治時間,還能有效的改善患者的預后效果。
本次研究中納入我院收治的130例腦卒中患者為研究對象,按照隨機法分對照組與觀察組,每組各65例,對照組采用常規(guī)急診預檢,并給予常規(guī)護理措施,其中37例為男性,28例為女性;年齡:35至88歲,平均(66.53±4.39)歲;發(fā)病入院時間:22min至1.85h,平均(1.07±0.15)h;研究組采用循證支持下實施針對性急診預檢分診,并給予循證針對性護理措施,男39例,女26例;年齡:33至83歲,平均(67.24±4.71)歲;發(fā)病入院時間:20min至2h,平均(1.02±0.14)h。130例患者中,缺血性占60例,出血性占56例,放棄治療14例。兩組患者比較各項資料,無明顯差異(P>0.05),可對比。
對照組采用常規(guī)急診預檢,給予常規(guī)護理措施。研究組采用循證支持下實施針對性急診預檢分診及護理措施:(1)確定循證支持:①成立循證支持小組,定期組織小組成員學習循證護理知識,建立具有合理性的治療急救系統(tǒng);②根據醫(yī)院的情況與患者的需求,確定最佳治療護理措施、方案。(2)組建多科室團隊協作護理模式:①根據醫(yī)院的人力與醫(yī)療資源,成立多科室團隊協作,為急診患者開通綠色通道;②急診護理人員進行接診、快速評估病情等,并立即通知臨床醫(yī)師,協調各科室,盡量在最短的時間內,完善各項相關檢查項目與評估,及時給予介入溶栓治療[2]。(3)全程針對性護理:①待患者進入急診科之后,需馬上將綠色通道開通,明確分工;②快速急診,詢問病史情況,完成病情評估,通知??漆t(yī)師,進行會診;③給予患者心電監(jiān)護、吸氧,完成靜脈通道開放,監(jiān)測實驗室各項生化指標等;④要求各個科室協同合作,通知急診護理人員準備好手術工作,根據檢查結果,完成需準備的臨床工作;④轉運前,提前聯系病房,評估轉運過程使可能發(fā)生的風險,準備好轉運設備以及需要的物品,提高轉運安全系數[2]。
觀察預檢分檢結果以及急診停留時間、搶救成功率等相關情況。
采用SPSS21.0分析,計量資料以(±s)表示,經t檢驗,計數資料經x2檢驗,以(%)表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為P<0.05。
對照組預檢分檢準確率、救治成功率分別為84.62%、81.54%,研究組分別為96.92%、100.00%,對照組明顯比研究組低(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的預檢分檢準確率、救治成功率比較[(%)]
對照組急診所停留時間(35.41±3.54)min、平均急診停留時間(29.58±2.68),研究組為(28.25±2.47)min、(21.12±0.31)min,t值分別為13.373、25.282;P值均為0.000(P<0.05)。
腦卒中在臨床上屬于比較常見的急重癥之一,急診科則是治療急診腦卒中患者的重要???,科室能反映出醫(yī)院的整體服務能力,急診科的第1步為急診分診,且該步驟是正確與患者搶救呈有非常密切的關聯;而對于危重患者,搶救是否及時與其預后效果又有著非常密切的聯系[3]。
循證支持下實施針對性急診預檢分診及護理措施,能夠使各項急診臨床工作,更加規(guī)范、合理、科學,在開展各項臨床工作的時候,有利于促使臨床醫(yī)師與護理人員相互合作、團結,明確分級人員的分工,從而最大限度的縮短診斷時間,避免工作中出現重復性、盲目性等情況;此外,多科室團隊合作,開通綠色通道,能使患者在最短的時間內接受專業(yè)性的救治。在循證支持下實施針對性護理的同時,與實踐、護理研究相互結合,根據實際臨床經驗以及患者的需求,彌補臨床護理工作中存在的不足,使臨床護理工作更具有科學性、合理性,從而是患者能夠盡快的得到有效治療,有利于提高救治成功幾率[4]。
綜上所述,在循證支持下對腦卒中患者實施針對性急診預檢分診,能提高預檢分檢結果,給予急診腦卒中患者循證針對性護理措施,能縮短救治患者的時間,提高救治成功率,值得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