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 穎
(連云港中復連眾復合材料集團有限公司,江蘇 連云港 222006)
隨著能源與環(huán)境問題的日益突出,風力發(fā)電已成為最具規(guī)?;蜕虡I(yè)化的可再生能源發(fā)電方式[1]。隨著向大型化、低成本、高性能、輕量化、多翼型和柔性化方向發(fā)展,玻璃纖維風電葉片的性能已趨于極限[2]。根據國外有關資料報告,當風力機超過5MW,葉片長度超過65m時,葉片制造時采用碳纖維已成為必要的選擇[3]。目前碳纖維已被廣泛應用于葉片的梁帽、蒙皮表面、前后邊緣、葉片根部、葉尖、以及整體葉片,其中丹麥Vestas公司的V164-7MW風機,風輪直徑長達164m,風機葉片長達80m,葉片采用碳纖維整體成型,重量減輕約20~30%,能在很大程度上持續(xù)提升風能捕捉效率。相關研究表明,碳纖維所制得的風機葉片質量比玻璃纖維的輕約32%,而且成本下降約16%。
單軸碳纖維織物;碳纖維灌注環(huán)氧樹脂體系:博匯公司,代號A;葉片灌注環(huán)氧樹脂體系,國外樹脂,代號B。
旋轉粘度計,材料萬能試驗機;差示掃描量熱儀,記憶式多
通道溫度計,恒溫恒濕箱。
1)樹脂體系粘度-時間測試,將樹脂與固化劑放入恒溫恒濕箱中,將預熱好的100g樹脂混合物加入到容量杯中,均勻攪拌后放入水浴槽中,參考GB/T 22314-2008進行測試。記錄不同溫度下的初始粘度,得到樹脂體系的動態(tài)粘度特性曲線;2)放熱峰測試,將樹脂與固化劑放入恒溫恒濕箱中,將預熱好的100g樹脂混合物加入到容量杯中,均勻攪拌后再次放入恒溫恒濕箱中,杯中插入多通道溫度傳感計,保證傳感器在杯中的中心位置,打開記錄儀開始記錄;3)樹脂澆注體和CFRP制備與性能測試,將樹脂膠液放入至40℃恒溫恒濕箱中恒溫一段時間,后放入真空脫泡箱中真空脫泡約20min。將脫泡后的膠液引流入模具中,后放入真空箱中繼續(xù)脫泡約20min。常溫固化后,放入烘箱70℃固化7h。按如下順序進行鋪層 [0°,90°]/[0°,90°]/[90°,0°]/[90°,0°],樹脂質量分數輸入值約為32%。采用70℃~80℃熱處理6-7h,自然冷卻至室溫。
為了保證碳纖維葉片成型工藝的安全重復性,設定葉片模具約為40℃,考察樹脂體系在40℃恒溫下的操作時間,測試其粘度變化,對兩款樹脂進行比較。圖1是在40℃下樹脂體系的粘度-時間曲線圖。
從圖1中可以看出,B樹脂從初始粘度上升至600mP·s的時間為105min,A樹脂保持600mP·s以下的時間為160min,操作時間超出國外玻纖灌注樹脂50%以上。A樹脂體現的操作時間完全可以滿足更大、更長的風電葉片的制造。
為了考察樹脂體系的放熱特性與葉片成型的安全性,分別考察了兩款樹脂40℃下的放熱進行了測試分析。圖2是在40℃下兩款樹脂體系的放熱特性曲線圖。圖中可以看出,A樹脂在40℃下的最高放熱溫度更低,放熱時間更長。
葉片的低溫快速成型,意味著低成本與高效率,一直是該領域所共同追求的目標??疾炝藘煽顦渲?0℃下Tg隨時間變化的趨勢,分析兩種樹脂體系的固化特性。在70℃下,A樹脂在固化4h后Tg變化趨于平緩,6h后呈現穩(wěn)定;B樹脂固化8h后才趨于平緩。
圖1 40℃溫度下粘度-時間曲線
圖2 40℃溫度下放熱特性曲線
對B樹脂進行澆注體力學性能測試,并與國外灌注樹脂進行對比。B樹脂滿足風電葉片對樹脂體系的性能要求。通過真空灌注工藝制備碳纖維復合材料(CFRP)層合板,得到復合材料性能數據。
1)研究的碳纖維葉片灌注用環(huán)氧樹脂體系,具有良好的材料力學性能及CFRP性能,碳纖維布具有良好的纖維浸潤性與界面結合力。同時該樹脂體系還具有較好的工藝性能,與玻纖葉片灌注樹脂相比,操作時間長、放熱低,可以滿足更大、更長的風電葉片制造工藝需求,尤其是碳纖維風電葉片。
2)研究的碳纖維葉片灌注用環(huán)氧樹脂體系,固化成型快,成型周期可大大縮短,利于提升風電葉片的生產效率,降低生產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