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微
光華高級中學
在高中階段的音樂教學中往往輕理論而重專業(yè),認為樂理課在高考中占分比重小、不重要,進而忽視樂理教學。這就使得很多學生在聲樂和器樂上都有不錯的表現(xiàn)力,但是理論基礎很薄弱。就目前的江蘇省音樂統(tǒng)考的體制和合理性來看,在全省乃至全國音樂高考中,其綜合性比較強,欠缺了一樣都不能考出好成績。
在這里,我將結合我的教學經驗從以下幾個方面談一談高中階段的樂理教學。
樂理,簡而言之,就是關于音樂的基本規(guī)則和理論。它包括節(jié)奏,調式,音程和弦,等等很多的內容。這就要求教師在教授樂理的過程中有選擇,有詳略。
首先,必須樹立系統(tǒng)科學的樂理教學和學習過程。按照一定的章法,由淺入深,從易到難。這個章法就是基礎樂理的大綱。《基本樂理教程》郭瑛編著,這本書的內容是根據難易程度安排的教學流程,其中節(jié)奏節(jié)拍、音程和弦、調式調性,須重點詳細講解。對其中出現(xiàn)的專業(yè)術語和名詞,要讓學生有清晰的概念、明確的含義。而對音樂術語等方面的可結合實際作品、譜例講解,部分可作為自學內容。
傳統(tǒng)樂理指的是歐洲文藝復興時期總結出來的音樂基礎理論,近代以來才流入我國。受到地理環(huán)境以及政治制度等因素的影響,各個國家和地區(qū)使用的樂理體系又有不同。我們現(xiàn)在通行的樂理教材大多是前蘇聯(lián)的音樂理論體系。而實際上樂理還有音美體系,德國體系等,這兩種體系也傳入我國,有些基礎樂理教材也用這些體系。那么自然,不同的樂理體系對于同一音樂現(xiàn)象和術語的定義也是不一樣的,甚至會互相矛盾。例如:在單拍子和復拍子這一章節(jié)中,郭瑛先生的樂理教材中將4/4拍定為復拍子,而其他的樂理教材有的則定為復拍子。這些都是正確的。還有關于音程中的增八度,究竟是單音程還是復音程,很多書上也是眾說紛紜。這就是不同體系的影響。因為我們的學生不僅要接受江蘇省的音樂統(tǒng)考,而且也將接受全國各地的單考。不同的院校采用的樂理體系有別,學生往往概念混亂,不知所措。因此在實際的講課中應該對其加以介紹,使學生了解。
理論是“學”,專業(yè)是“用”。學習音樂基礎理論的過程實際上就是一個學、用、通的過程。它和視唱練耳,主專業(yè)課,音樂欣賞有機結合,相輔相成。理論可以指導實踐,而實踐又反作用于理論。在反復的理論學習與實踐中,學生逐漸可以融會貫通,舉一反三,真正為以后更深入層次的學習打下基礎。
理論是“學”,欣賞是“用”。在樂理教學和學習中,應該把音樂作品的欣賞融入樂理課程中,在樂理課程中插入音樂作品的欣賞。音樂的學習會涉及到大量的譜例和音樂作品,這兩者必須同時進行。因為只有這樣,才能做到融會貫通。
調式的判別是個難題。學生往往疑惑很大,感覺無從入手,困難重重。這主要是聽的太少,唱的太少的緣故。當我們拿到一條譜例,通過視唱就能判斷是大調還是小調。大調的色彩是明亮的,較為的開闊;小調的色彩是晦暗的,較為內收。我們還可以多聽作品,從聽覺上去分析調式調性。我們的工作要在細微處見功夫,不厭其煩地大量收集各種音樂資料,以供講述概念時所需。
在音程章節(jié)中,我要求學生能夠熟練掌握。要做到:老師提問mi—do是幾度(包括音程的性質)?話音剛落,學生就能不假思索的回答出來。當然這必須是經過苦心練習才能達到的,但在學習過程中,為了幫助學生記住由基本音構成的音程名稱,也會跟學生一起總結口訣,掌握竅門。
學生在實踐中會融會貫通地靈活運用理論知識,并從中發(fā)現(xiàn)知識的延伸性和規(guī)律性,做到觸類旁通、一通百通,這是教學重點之所在。我們從實際出發(fā)?!敖礑—升D”,一道看似簡單的題,卻包含了:音程的識別、半音和全音的類別、音數的計算、變化音程及不協(xié)和音程的概念等幾個知識點。解題要領清晰了,關鍵的問題弄清楚了,題目也就迎刃而解。同一理論、同一概念反映在試題上可能是多種類型的,因此,必須培養(yǎng)學生具備適應不同題型的綜合能力。針對難題,應教導學生采取科學的態(tài)度,冷靜思考題目所提供的條件,列出解題步驟,難題也就不難了。要知道任何難題,其實都是多種概念的綜合性運用。
現(xiàn)在的科學技術發(fā)展日新月異,各個領域發(fā)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音樂理論的教學也受益于科技的發(fā)展。
可以多采用電腦打譜軟件,投影的方法,增加課堂的趣味性。特別對于音程,和弦色彩把握上,由教材上教條似的的經驗變?yōu)楦行缘囊繇戵w知。打譜軟件相對于鋼琴來說,具有更強的教學優(yōu)勢。因為打譜軟件是打出音符而后有音響,是可視,可聽。并且對于沒有鋼琴的學校來說,打譜軟件無疑解決了很大的難題。
樂理教學是一個基礎而重要的環(huán)節(jié)。需要的是教師不斷的去學習新的技術新的理念,用新的方法更為有效的施教。通過教學,要使學生們既掌握了扎實的樂理知識,又培養(yǎng)了其解決問題的能力,從中體會到學習的樂趣。學生要做到變被動為主動,從“要我學”到“我要學”的轉變,這需要每一個教師的共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