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怡
摘要:針對高層建筑結構的設計問題,采取實例分析的方法,做簡單的論述,提出結構設計策略。從結構設計的角度來說,優(yōu)化結構方案,運用計算簡圖,做好建筑功能性把控,避免傳統設計常見的問題,能夠獲得不錯的成效。文章結合具體研究進行分析。
關鍵詞:高層建筑;建筑設計;結構設計
1高層建筑結構的設計問題
基于過往的設計實踐經驗,高層建筑結構設計,常見的問題如下:(1)剪力墻。設置在建筑結構中的剪力墻,發(fā)揮著承載水平力以及豎向重力的積極作用。若布局不合理,強度和剛度不達標等,都很容易造成結構破壞,影響著結構性能發(fā)揮,當發(fā)生地震時無法有效吸收沖擊力。(2)建筑結構超高?,F行的高層建筑設計規(guī)范,對建筑結構高度做出了明確具體的規(guī)定。不過部分企業(yè)為了獲得更多的經濟效益,存在著隨意增加高度的行為,使得建筑存在很大的安全隱患。若遇到強風或者地震情況,很容易出現破壞的情況?;诖耍_展結構設計時,要嚴格按照現行的規(guī)定和標準,做好高度設計的把控。(3)嵌固端的設置。一般來說,嵌固端設計常見的問題為位置選擇和剛度大小。具體體現為:將嵌固端布置在人防地下室頂板位置,增加了結構整體的安全風險;剛度設計比例不合理,影響著結構的穩(wěn)定性。
2高層建筑結構的設計實例分析
2.1結構選型和布置。
此項目建筑平面比較復雜,保證塔樓體形、平面以及剛度相同,進而減少耦聯振動。各塔樓之間設計用喇叭形布置,布置參數如表1所示。設計的連接體轉換結構,使用的鋼骨混凝土梁,用作連接體的支撐。通過設計計算,整個鋼骨混凝土梁的斷面最大值是900mm×3000mm,會增加施工作業(yè)的難度。出于安全和經濟性考慮,建筑主體結構和連接體結構設計,選擇剛性連接的方法。連接位置連接主梁,選擇各層設置的混凝土梁,梁的尺寸大小設計為500mm×1800mm,進而保證連接位置的剛度達標。因為連體的結構振型比較豐富,同時扭轉振型和平動振型采取耦合形式,運用平扭耦聯方法,開展結構扭轉效應的計算,并且基于雙向地震的影響做充分分析,做好相應的把控。因為連接位置很復雜,所以運用彈性樓蓋開展計算。除此之外,連體結構的兩個塔樓體型很像,所以,選擇風荷載數值時,考慮相鄰建筑物之間的相互影響,用體形系數和干擾系數相乘,獲得的計算結果如表2所示。通過結果分析,建筑自振周期處于合理范圍內,能夠達到規(guī)范要求。除此之外,在地震影響下,樓層最大層間位移也能夠達到規(guī)范要求。
2.2連接體結構設計。
因為塔樓相互連接位置的高度大約為50m,所以開展連接體結構的設計時,要最大程度上保障連接體結構位置的施工安全。選擇在48m位置設置1個鋼結構,用作施工平臺[1]。因為連接體梁板自身的重量很大,若想確保施工作業(yè)的安全和經濟效益,選擇混凝土澆筑振搗作業(yè)方法,進而減少自重范圍,用梁承擔相應的荷載。為了滿足施工方案的基本要求,對連接體進行設計優(yōu)化,根據施工作業(yè)順序,開展混凝土澆筑內力的計算,選擇下層連接體梁板,當作上層連接體的作業(yè)平臺,用于承受施工荷載,同時開展配筋計算。經過計算,部分梁的配筋通過施工控制,進而達到建設標準。
3高層建筑結構的設計策略總結
3.1優(yōu)選設計方案。
從高層建筑設計實踐來說,結構設計方案為關鍵內容,要做好科學性以及合理性的把控,做好剪力墻和嵌固端布置等的優(yōu)化設計,保證建筑工程建設的質量[2]。結構設計的方案,提出的各類參數必須要能夠滿足結構實際需求,同時還要達到設計規(guī)范以及技術標準。開展結構設計,要考慮到后期施工活動的開展,做好結構設計,為后期施工作業(yè)的進行,提供安全保障。除此之外,加大對現場環(huán)境的調查,結合結構方案設計的特點,優(yōu)選設計方案,確保整個方案具有科學性以及可行性。
3.2運用計算簡圖。
從結構方案設計的角度來說,運用計算簡圖,能夠有效保證設計的質量和準確性,減少設計誤差的出現[3]。若產生設計誤差,比如配筋誤差等,將會引發(fā)系列問題,影響著建筑建設的質量和效益?;诖?,開展結構設計時,運用計算簡圖,綜合分析各類因素,做好全面的把控。需要注意:要結合實際需求,選擇適宜的結構設計計算軟件,輔助結構設計作業(yè)的開展,保證設計方案參數計算結果的真實性和準確性,提高結構設計工作的質量和效率。
3.3滿足性能需求。
從建筑結構設計實踐來說,若想獲得不錯的成效,必須要保證滿足各項性能需求。設計時做好以下性能指標的把控:(1)延展性。結構設計的開展,要做好延展性的把控,進而保證當樓體出現變形和受到地震作用時能夠保持安全狀態(tài)。(2)結構的水平力。結構設計環(huán)節(jié),做好結構水平力的高效。通過分析相同水平面內力學載荷分布特征,把控好結構水平力,進而保障結構設計質量達標。因為水平力因素能夠給建筑結構造成很大影響,需要高度重視。(3)穩(wěn)定性。開展建筑結構設計時,做好穩(wěn)定性能的分析,強化對關鍵環(huán)節(jié)的控制,比如短肢剪力墻,保證建筑建設的質量[4]。
3.4把控好抗震設計。
高層建筑結構的抗震設計,需全面把控,做好設計要點的把控。具體實踐中采取以下措施:(1)合理設計抗震結構。建筑結構設計是否合理,將會給建筑抗震性能造成直接影響。目前來說,高層建筑建設選用的結構形式,主要包括框筒體系、筒中筒與框架體系、支撐體系。近年來,鋼結構被廣泛應用,增強了建筑抗震能力。開展抗震設計,要積極采用軟性模式,通過消減地震條件下的作用力,保障建筑的安全性。(2)優(yōu)選建筑材料。材料的質量水平,影響著建筑的抗震性能?;诳拐鹪O計層面選擇建筑材料,要做好整體分析,有效把控建筑物延性,實現材料的優(yōu)選,保證建筑物整體性能。(3)合理設計抗震防線。若想增強建筑整體的抗震能力,采取增加抵御路線的方法,增強抵抗力。發(fā)生地震時,綜合發(fā)揮各類防線的積極作用,形成強有力的保護,避免建筑出現大規(guī)模倒塌破壞的情況。在進行抗震設計時,選擇設置多肢節(jié)和框架式結構等,來增強抗震性。一般來說,設計的框架結構,擁有多層次防線,剪力墻作為重要構成部件,發(fā)揮著重要的抗震作用。若想實現抗震功能,要控制好數量設置。當剪力墻被破壞后,每個樓層的框架的地震剪力,其超過了結構底部的剪力,進而實現了保護的目的。
3.5做好超限設計的把控。從建筑結構設計角度來說,現行的各類規(guī)范,提出了計算要求以及構造措施,難以有效保證超限結構在地震條件下的安全性以及可靠性,在進行建筑結構設計時,需嚴格控制。
4結語
綜上所述,高層建筑結構的設計,要做好全面的把控,提出高質量的設計方案,保障建筑結構性能達標。設計工作的開展,從多個方面入手,做好結構水平力和穩(wěn)定性等指標的把控,優(yōu)化結構設計,為建筑施工提供高質量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