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立娟 王召會
摘要:“紅船精神”是一種與中國革命、中國共產黨及其建立的紅色政權密切聯(lián)系的積極進步的文化,它對于推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發(fā)揮其育人功能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筆者通過到高校實地問卷調查、一線訪談,總結分析了高校大學生對“紅船精神”心理認同感現狀、原因分析、提出了切實有效的提升高校大學生對“紅船精神”心理認同感的途徑。
關鍵詞:高職院校大學生;紅船精神;心理認同感
文化心理認同感是指一個人受到周圍大眾文化的長期影響,從而使其成為個體心理特征的一部分,具有極大穩(wěn)定性,在認知、情感、行為方面自覺地與其保持高度一致,同時與外來踐踏文化認同感的各種非法行為作斗爭,并把認同的文化深深地植入自我結構,建構起自我生活意義、生活目標的全過程。
一、高校大學生對紅船精神心理認同感現狀
“紅船精神”產生于上個世紀初,它以紅船命名并不意味著在嘉興南湖開了一天會就產生了我們黨的建黨精神,“紅船精神”中的“開天辟地,敢為人先的首創(chuàng)精神;堅定理想,百折不饒的奮斗精神;立黨為公,忠誠為民的奉獻精神”,正是當代人,尤其是當代大學生在內心深入需要學習的寶貴財富。而生長在甜蜜生活中大學生們是否在心理上認同“紅船精神”?“紅船精神”能否引起高校大學生共鳴與思考?
為此,筆者深入河南省五所高校開展問卷調研,發(fā)放問卷2000份,收回問卷1992份,問卷回收率達99.6%。其中大一新生占25%,大二學生占30%,大三學生占30%,大四畢業(yè)生占15%;城鎮(zhèn)學生占59.3%,農村學生占40.7%;文科生占32.6%,理科生占43.8%,藝術生占11.2%,體育生占5.9%,美術生占6.5%從性別、地區(qū)、專業(yè)類別三方面分別進行統(tǒng)計。
調查主要以問卷形式為主,專題座談或隨機抽查為輔。調查對象采取無記名隨機抽樣的方法確定,樣本的代表性受到抽樣者主觀因素的影響較小,本次問卷調查信度、效度和科學性較高。
通過對結果統(tǒng)計分析:高校大學生對“紅船精神”的期待和心理認同感雖然不如我們想象中的那么理想,但大多數高校大學生也是非常看重“紅船精神”的,認為有必要把“紅船精神”等革命精神需要大學生來傳承和弘揚學生人數占到63.2%?!凹t船精神”是中國革命、改革、建設的強大精神動力,您認為高校有必要進行“紅船精神”教育嗎?對此,高校大學生有45.1%的人認為很有必要,23.5%的大學生認為有必要,21.2%的大學生認為可有可無,10.2%的大學生認為沒有必要。由此可見在高校大學生中,認同“紅船精神”等革命精神比例是比較大的,是值得給予肯定的,高校大學生也是應該端正革命態(tài)度,繼承和發(fā)揚革命樂觀主義精神。
23.8%的學生不了解我國“紅船精神”;45.6%的學生并不認為“紅船精神”是中國優(yōu)秀先進的文化;27%的學生認為沒有必要宣傳“勤儉節(jié)約、艱苦奮斗””的革命精神。63%的學生認為“紅船精神”離我們很遠;56.2%的學生認為革命精神不適應現代社會經濟發(fā)展的需要。
有47.5%的高校大學生認為“紅船精神”與日常生活息息相關,應加大對學生進行“紅船精神”的教育,有42.6%的高校大學生去過革命老區(qū)參加過相關紅色主題活動,有56.9%的高校大學生打算去紅色革命區(qū)參加相關紅色主題活動,這說明大多數學生還是認為去紅色革命去參加主題活動是很有必要的。
“紅船精神”的內涵凝練為“開天辟地、敢為人先的首創(chuàng)精神,堅定理想、百折不撓的奮斗精神,立黨為公、忠誠為民的奉獻精神?!庇?5.8%的在校大學生認為需要這些精神內涵,也有24.2%的在校大學生認為不需要,這說明部分大學生對“紅船精神”內涵缺乏足夠的了解。
有58.2%的高校大學生認為接受的革命精神和革命教育主要是網絡、電視、等媒體。關于人民群眾對當地保護“紅船精神”遺產的滿意程度方面,我們通過統(tǒng)計發(fā)現:有16.8%的高校大學生認為比較滿意,11.5%表示非常滿意,58.1%表示一般滿意,13.6%的人認為不滿意。關于您認為“紅船精神”在哪一點上最吸引你方面,有72%的高校大學生選擇驚心動魄的英雄故事,20%的高校大學生選擇跌宕起伏的革命歷程,
也有8%的高校大學生選擇毫無吸引力。
您認為“紅船精神”在未來的發(fā)展如何?對此,高校大學生有22.3%的人.會很好發(fā)揚下去,31.1%的大學生認為會繼續(xù)傳承下去,
36.5%的大學生認為可能會繼承下去,也有10.1%的大學生認為會逐漸淡化。
二、高校大學生對“紅船精神”心理認同感低的主要原因
1.“紅船精神”教育機構的協(xié)調配合力不足
“紅船精神”教育機構主要是學校和相關政府機構,但他們之間在“紅船精神”宣傳、協(xié)調等方面存在一定的不足:一方面,學校的“紅船精神”教育資源匱乏,主要表現在部分教育者對“紅船精神”的價值認識不深、挖掘不深以及主動將“紅船精神”運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意識較弱和能力不佳等;部分高校對“紅船精神”等革命精神課堂教學方式陳舊、宣傳方式單一、走形式現象依然存在,對“紅船精神”學習、宣傳創(chuàng)新意識不強,沒有充分發(fā)揮“紅船精神”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育人功能。另一方面,“紅船精神”承載機構管理水平需要進一步提高,部分學校組織學生參觀學習中,部分講解人員對“紅船精神”講解不夠深入,沒能引起全體參觀人員的共鳴,參觀學習效果需提升。
2.大學生自我教育能力較弱
首先,大學生自身現有的知識結構不夠完善,各方面的能力素質也不足。部分高校大學生在學習“紅船精神”的過程中存在被動接受現象,缺乏應有的主動性,甚至存在應付情況,更缺乏對“紅船精神”的反思,部分高校大學生未能對“紅船精神”形成全面的了解,在踐行“紅船精神”的過程部分高校大學生也存在很大的不足,由此造成對“紅船精神”心理認同感較低。
三、提升高校大學生“紅船精神”心理認同感的途徑
“紅船精神”是歷史的,更是與時俱進的,“紅船精神”是后人在總結革命先烈創(chuàng)建黨的歷程與探索革命道路的歷史經驗、英勇事跡中提煉升華而來的,探索提高高校大學生對“紅船精神”的心理認同感的有效途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1.政府相關部門加大對“紅船精神”的統(tǒng)籌規(guī)劃與開發(fā)力度
一是抓住和挖掘中國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重要節(jié)點,深入學校、社區(qū)等人員密集場所,開展形式多樣、切實有效的“紅船精神”活動,使大家了解“紅船精神”、學習“紅船精神”、踐行“紅船精神”,實現“紅船精神”應有的時代價值;二是制定和完善“紅船精神”相關法律法規(guī),甚至考核實施細則,提升“紅船精神”學習效果,形成人人關注“紅船精神”、踐行“紅船精神”的良好氛圍,政府部門可以根據本地實際和高校大學生所需,在法律法規(guī)的保障下進行宣傳與教育,以提升廣大群眾和高校大學生對“紅船精神”的心理認同感。
2.加強校園“紅船精神”文化建設
一是培養(yǎng)一支專兼職結合、能力強、素質高的“紅船精神”師資隊伍,通過課堂觀摩、專家報告會、小組研討、專題培訓班、參觀考察等形式提升“紅船精神”師資隊伍的專業(yè)知識素養(yǎng),使教師們主動自覺地將“紅船精神”貫徹到日常生活、工作和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使“紅船精神”逐步內化到大學生心靈之中;二是創(chuàng)新思想政治教育課程的教學方法和手段,通過分組研討、學生講“紅船精神”、課堂辯論賽、紅船歷史回顧等形式切實提升思想政治教育課的課堂教學效果,使高校大學生樂于學習、善于學習“紅船精神”,使“紅船精神”潛移默化的影響高校大學生;三是有條件的高??蓜?chuàng)立“紅船精神”報紙、“紅船精神”專題網站,或在校園廣播站中開辟“紅船精神”學習專欄,不斷提升高校大學生對“紅船精神”的心理認同感。
3.建立并完善“紅船精神”宣傳體系,提升“紅船精神”專業(yè)人員素養(yǎng)
“紅船精神”是客觀存在的,而且在以實物發(fā)揮著重要作用,因此,已經建立“紅船精神”基礎設施設備的基礎上,完善“紅船精神”的宣傳體系也是至關重要的,在宣傳的形式、方法、手段上都需要進一步創(chuàng)新,另外也要進一步提升“紅船精神”專業(yè)人員素養(yǎng),加強學習、不斷實踐,確?!凹t船精神”的宣傳、講解與國家要求保持高度一致,并且要能使聽講者與講解者產生強烈的共鳴,使每位參觀人員都能受到感染和教育。
4.加強高校大學生自我教育與提升自我修養(yǎng)
高校大學生是當今社會大有作為的一代,也是“紅船精神”的主要踐行者和主力軍,因此作為一名當代大學生:一是在日常生活和學習中要詮釋“紅船精神”,高校大學生應在學習和生活中自覺通過參加課題研究、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大賽等活動進一步展現“紅船精神”,實現“紅船精神”的外化;二是經常性在課外實踐活動中踐行“紅船精神”。如定期開展支教、幫扶等活動,學以致用,匯報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