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井濤
教師從過去僅作為知識傳授者這一核心角色中解放出來,促進以學習能力為重心的學生整個個性的和諧、最富時代性的角色特征,是教師角色中的核心特征。教師是學生學習的促進者。
一、教師是學生學習的促進者
1.教師是學生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者
強調能力培養(yǎng)的重要性,是因為現(xiàn)代科學知識量多且發(fā)展快。教師要在短短的幾年學校教育時間里把所教學科的全部知識傳授給學生已不可能,而且也沒有這必要。教師作為知識的傳統(tǒng)地位被動搖了。教師作為學生唯一支援的地位已經動搖。教師在傳授知識方面的職能也變得復雜化了,不再是指傳授現(xiàn)成的教科書上的知識,而是要指導學生懂得如何獲取自己所需要的知識,掌握獲取知識的工具,已經學會如何根據知識的需要去處理各種信息的方法。因此,教師應該成為學生學習的激發(fā)者、輔導者、各種能力和積極個性的培養(yǎng)者。
2.教師是學生人生的引路人
這一方面要求教師不能僅僅是向學生傳播知識,而是要引導學生沿著正確的道路前進,引導他們不斷地向更高的目標前進。另一方面兒要求教師成為學生健康心理的促進者。引導學生學會自我調適、自我選擇。體育課教會學生基本體育知識和基本技能外,培養(yǎng)學生對體育的興趣、愛好,并養(yǎng)成自覺進行體育鍛煉的習慣就顯得尤為重要,因為我們所做的,都需要學生自己來完成,忽視這一點就不可能奠定學生終生體育的基礎,而如何去培養(yǎng)學生對體育的興趣,我們很多體育工作者進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嘗試,也總結了一下。比如從趣味性、情境性、激勵性入手的快樂體育;比如從游戲、小比賽入手的輕松體育等,都能較強的激勵學生參加體育鍛煉的興趣和愛好。
二、教師是教育教學的研究者
隨著新課改在我們國家的不斷推廣,小學的體育老師意識到要做到“以人為本”,將同學們的主體作用在教學中得到顯現(xiàn),老師在教學中要起到一種引導的作用,老師不再是一種高高在上的領導者,要與同學們進行平等及交流,并且對同學們進行觀察,老師通過與同學們的相處,要清楚的了解同學們的想法,將同學們的實際情況與教學的內容進行結合,選擇出適合同學們的游戲。老師在教學的過程中要對同學們進行鼓勵,這樣同學們就會更加積極地融入體育學科的教學中,同學們在快樂中學習,同時在快樂中成長。教師不能被動地等待著別人把研究成果送上門來,再不加思索地把這些成果應用到教學中去。就是自己就應該是一個研究者,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以研究者的心態(tài)置身于教學情境之中。
1.體育教師有研究者的心態(tài)
教師不僅先有從事教學研究的機會,有機會參與也只能在輔助的地位,教師自己就應該是一個研究者,這意味著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以研究者的心態(tài)置身于教學情境之中,以研究者的眼光審視和分析教學理論與教學實踐中的各種問題,對于自身的行為進行反思,對出現(xiàn)的問題進行探究,對積累的經驗進行總結,形成規(guī)律性的認識。是教師持續(xù)進步的基礎,提高教學水平的關鍵,是實施新課程的保障。
2.在對待教學關系上,教師起到保幫助引導的作用
教的本質在于引導,引導的內容不僅包括方法和思維,同時也包括價值和做人。當學生迷路的時候,教師不是輕易告訴方向,而是引導他怎樣去辨明方向。引導表現(xiàn)為一種激勵,當學生登山畏懼的時候,不是拖著他走,而是喚起他內在的精神動力,鼓勵他不斷向上攀登。從而確定生本教學的方法論:先做后學,先會后學,先學后教,不教而教,以學定教等。在小組合作,互幫互學的氛圍下,學生真正成為課堂的主人,這樣學生對體育就不僅僅是一種興趣了,而會產生一種欲望,這種強烈的欲望能讓學生不由自主的投身到課外體育鍛煉中去,為學生終生體育打下更為堅實的基礎。
3.體育教師在教學中進行教學反思
反思是教師以自己的職業(yè)活動為思考對象,教學反思被認為是教師專業(yè)發(fā)展和自我成長的核心因素,在教學前進行反思,這種反思能使教學成為一種自覺的實踐。教學后的反思,有批判的在行動結束后進行反思。這種反思能使教學經驗理論化。教學反思會促進教師形成自我反思的意識和自我監(jiān)控的能力。
4.在對待其他教育者的關系上,體育老師要合作
在教育教學中,是要面對學生外,還與周圍的其他教師聯(lián)系。要與學生家長進行溝通與配合。每個教師不僅要教好自己的學科,還要主動關心和積極配合其他教師的教學。從而使各學科各年級的教學有機融合。就是之間一定要相互尊重、相互學習、相互團結。不僅具有教學的意義,而且還具有教育的功能。
綜上所述,小學體育教師角色和行為的轉變。要從多方面著手。加強學習,從實踐中轉變角色和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