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立偉
竇文濤的節(jié)目邀了姜文當(dāng)嘉賓。姜文話說急了有些結(jié)巴,期期艾艾,額暴青筋。周迅日常里據(jù)說也很結(jié)巴。奇怪的是,這兩位大咖拍電影,只要對著攝影機,精神一凜,便噴璣吐珠,淙淙如溪水。
姜文說,文學(xué)如果被一個國家,被一個社會忽略了,這個社會是要墮落的。
他說這句話的時候一臉肅然,并不結(jié)巴。這才像一個嘉賓。
許多弄文學(xué)的,搬出一堆堆理論,闡明文學(xué)對社會人心的重要,總是隔鞋搔癢,反不及一個電影演員說的話,擲地有聲。
姜文我本就喜歡,因了他這一句話,更是看高他一等。
滬上一毛兄,大學(xué)里教高等數(shù)學(xué),理科男中頭等文藝,攝影甚佳,鼓搗相機無計,每回遇到,手里端的相機絕不重樣。愛攝影的作家里林白崇拜他,呼他“一毛師”。近年他又迷金石,治出的印章有拙趣,多文氣。文人陳村、荊歌等無不喜歡他的印。我亦喜歡,請他幫我治幾枚名章閑章。月余后,快遞寄來,一盒,十枚,喜極。閑章中,尤以“不著力”,同“一本不正經(jīng)”,大愛。
“一本不正經(jīng)”,怎么說呢,正是我對許多事理的態(tài)度。
忘了是周一,各類展館,通例是休館。因想看平山郁夫的絲綢之路收藏展,下午跑去市博物館,大門緊閉。門口招貼畫上的佛像,側(cè)面望著湘江河,慈悲不過,卻不看我一眼。幸虧館長是朋友,電話打過去,出來接我,從辦公區(qū)進去觀展,又親自解說,笑我是VIP待遇,說要快點看,四點鐘停電檢修電路。戛然熄燈時,恰只剩下最后六幅平山郁夫的畫未看,手機打燈,舉著,在畫作前慢慢移步,嘆畫得好,勻細的線條,淡彩,日本人的畫里,有對宗教文化的深刻感懷同敬意。不像我們這里的一些畫家,六根不凈還來畫菩薩,一個個畫成了肉和尚。恰有湘聲報的兩個記者也在里頭同賞,出來問我,對哪一件展品印象最深。答曰門口三尊石雕佛像,絕世珍品!
當(dāng)然一百九十多件展品,件件皆精。什么是文明? 這便是文明,無古無今,無中無西,是人類共時空的精神瑰寶。
如此高級的展覽,政府沒給一分錢費用,靠的是博物館化緣籌款,每日須一千人觀展,門票收入方能回饋善主。
問了一下才曉得,這么好的博物館,一年用于展事的費用,區(qū)區(qū)不過四十萬元。能干什么呢?
大不解。
朋友圈里若干人轉(zhuǎn)快手短視頻“看見”,稱比B站“后浪”不知高到哪里去了。好奇點開,哦哦,這不是人家熬雞湯,你熬雞血么?
又落雨,頻頻黃色警告。朋友圈四處是水訊,有圖有真相,驚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