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嚴子健(解放日報記者) 編輯/易可
在非洲野生動物保護區(qū),只要有水的地方,就一定有機會找到非洲水牛。它很少離開河流和水道20千米以上,長草和葦床是他們最喜歡去的地方。經(jīng)常能看到碩大的非洲水牛牛角上裹滿泥漿,那是因為淤泥能讓水牛在非洲灼熱的陽光下保持涼爽,還能防止討厭的小昆蟲叮咬。非洲公水牛的體重可達920千克,一對彎彎牛角的最大寬度可達100厘米。額頭中間那兩塊像盾牌一樣的角質(zhì),要到7歲后才能完全發(fā)育成熟。非洲水牛脾氣很壞,尤其是在受到威脅時,被認為是非洲最危險的動物之一。
獵豹是非洲“游獵活動”中最讓人喜聞樂見的野生動物之一。獵豹頭很小,眼睛長得很高,一條黑色的“淚痕”,從內(nèi)眼角一直流到嘴巴,這是一般人用它來區(qū)別其他花豹的主要標志。獵豹的大長腿和流線型身體,使它能在2.5秒內(nèi)從0加速到72千米/小時,最高時速能達110千米,它是陸地上短距離沖刺跑得最快的哺乳動物,但維持時間很短,否則它的內(nèi)臟器官將會因快速發(fā)熱而被燒壞。成年獵豹有黃色的皮毛,黑色圓斑點,尾巴末端有四到六個黑環(huán)和一叢先黑后白的絨毛,這有助于它在灌木和草原上偽裝。就像人類的指紋一樣,獵豹的毛皮斑點圖案是獨一無二的。
在非洲“游獵”和觀賞野生動物,除了“非洲五霸”之外,還有一些動物很常見也很受人們喜愛,長頸鹿就是其中之一。長頸鹿有與眾不同的長脖子,是所有陸地動物中最高的,身高可能超過5.5米,其中脖子長1.8米,腿長1.8米。有些成年長頸鹿的尾巴長達2.4米。長頸鹿跑起來最快時速能達60千米,但它走起來可謂“儀態(tài)萬方”,優(yōu)雅至極。
觀察長頸鹿低頭喝水的全過程是令人難忘的。長頸鹿喝水的動作看上去很艱難,甚至可以用痛苦來形容。因為脖子太長,所以它必須將前腿一點點地慢慢分開,整個身體還要協(xié)調(diào)配合,以便順利低下它那高貴的頭,整個過程是按部就班的。長頸鹿低頭喝水,可以說是相當有儀式感,擺足了架子。
斑馬以有許多黑白條紋而與眾不同,也很容易被發(fā)現(xiàn)。我們在納米比亞蘇絲斯黎紅沙漠里觀賞到了正在奔跑的斑馬群。斑馬是高度社會化的動物,而且斑馬經(jīng)常與其他哺乳動物,如角馬和長頸鹿,形成混合群體,通過各自特有的感官警覺系統(tǒng),來保護它們不受捕食者的傷害。有一種說法是,斑馬只有在靠近大量同伴時才會睡覺,據(jù)說十頭斑馬在一起喝水時,必有一頭負責“望風”。
長期以來,人們認為斑馬身上條紋皮毛的形成,是為了擾亂馬蠅的視線,可避免和減少馬蠅對它們的叮咬。我的感覺是,一兩頭斑馬看起來確實很顯眼,站在非洲大草原,斑馬是最先被辨認出來的動物之一,也就像法國海軍發(fā)明帶條紋的“?;晟馈币粯?,一旦有人落水,會容易被發(fā)現(xiàn)。但如果一群斑馬緊挨在一起,而你故意睜大眼睛盯著看,真的會有密集恐懼的感覺。
鴕鳥頭小眼睛大,棕色的眼珠子,濃密的黑睫毛,扁扁寬寬的喙,在盯著你看時,特別地呆萌可愛。鴕鳥是一種不會飛的鳥,也是現(xiàn)存身體最大的鳥。成年雄性鴕鳥身高達2.75米,體重超過150千克。鴕鳥蛋平均長約150毫米,重約1.35千克,也是世界上最大的鳥蛋。鴕鳥在人工圈養(yǎng)環(huán)境下,壽命能達50年。一只受驚鴕鳥,奔跑時速可達72.5千米。如果受到威脅,它還會用腿踢對手。但只要你不是故意侵擾它,鴕鳥對人類是很友好的。
我曾在三個地方有機會近距離觀賞和拍攝到河馬,先是在埃塞俄比亞南方的查莫湖,據(jù)說那里聚集了大量的鱷魚和河馬,結(jié)果近距離拍到了鱷魚,但只看到了河馬的一點點額頭。后來我們在肯尼亞途經(jīng)奈瓦沙湖時住了一晚,我們的駐地是個度假村,就在奈瓦沙湖邊,園區(qū)白天有許多猴子。湖里有許多河馬,據(jù)說白天它會在湖的深處,傍晚時河馬會逐漸靠近岸邊,到了夜里,它還會上岸覓食,甚至闖進園區(qū)。河馬經(jīng)常在河岸上曬太陽,或在河流、湖泊和草地旁邊的沼澤里睡覺。由于其龐大的體型和水生習性,它們不受大多數(shù)捕食者的傷害,只有人類才對河馬構(gòu)成威脅。
在非洲“游獵”,可看見各種各樣的羚羊,除非動物學家,一般人很難區(qū)分清楚,我有一張英文圖文對照的圖,以此來辨別各種羚羊,但也不全。比如馬賽馬拉大草原上的黑面狷羚,這種大羚羊渾身紅透,但臉和腿部有“瘀青”,兩個角的環(huán)狀凹凸很深??夏醽啺膊┤麌夜珗@里的瞪羚之所以叫瞪羚,是因為它兩只眼睛特別大,眼球向外凸起,看起來就像瞪著眼一樣??夏醽嗰R賽馬拉大草原上的跳羚,它是一種雨季食草旱季食樹葉的羚羊類動物,跳羚奔跑時速最快可達88千米,但它們?nèi)詴诙叹嚯x內(nèi)被獵豹追上。肯尼亞納庫魯湖草灘上的黑斑羚,長腿長脖子,全身覆蓋著紅棕色的毛發(fā),黑斑羚的特征是兩條腿上各有一條垂直的黑條紋,加上黑尾巴,臀部呈一個川字。黑斑羚是跳躍能手,能原地跳躍超過3米,在奔跑時能跳躍10米遠。納米比亞埃托沙國家動物園里的捻角羚,是以頭上的一對大角扭轉(zhuǎn)向上而得名,灰褐色皮毛,身上有白色條紋,眼間有一道白色斑紋。捻角羚一般不怎么活躍,白天會躲在林地中,早上及黃昏時會出來覓食。劍羚,也叫南非劍羚,這種大羚羊體重可達200千克,面部和腿部黑白相間,尤其臉部似一幅幅“京劇臉譜”,兩角直立呈刺刀狀,長0.6—1.2米。
一路游覽,我們還拍攝到非洲最大的鱷魚——尼羅鱷,肯尼亞安博塞利國家公園里的黑臉長尾猴,肯尼亞馬賽馬拉大草原上的疣豬和斑鬣狗,肯尼亞馬賽馬拉三角洲馬拉河沼澤地里的東非冕鶴、非洲禿鸛,南非開普敦國家植物園的珍珠雞,納米比亞十字角海灘海豹保護區(qū)的海豹,開普敦好望角自然保護區(qū)里的狒狒、南非羚羊、鹿、貓、狒狒等動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