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韓學政
一次幼兒園開運動會,小外孫得了青蛙跳項目的第一名。獎狀一發(fā)下來,小朋友們一下子圍攏上來,紛紛向他表示祝賀。小外孫很高興,而我這個“教練”自然也樂在心中。
說實話,一個游戲性質(zhì)的體育比賽,沒有任何參考價值,也根本說明不了什么問題,充其量不過是幼兒園老師引導孩子們開展的一個活動,因此誰也不會去計較名次和成績,孩子們玩高興了是最高的宗旨。
不過對于小外孫來講,一張小小的獎狀卻是最好的鼓勵。
小外孫生來就肢體發(fā)育遲緩,爬行晚、站立晚、行走也晚,說話比別人更晚。一般孩子一周歲生日就會站,一歲半就能走,他卻一歲零八個月才能自己走,兩歲多才能流利地講話。三歲進幼兒園時,智力水平、掌握動作能力等方面比同齡的孩子都差不少,尤其是做游戲、做操,常常不聽老師的口令,我行我素,動作顯得很笨拙,在班里表現(xiàn)得相對落后。
每天接送孩子,我看在眼里,急在心上,急于想讓小外孫擺脫現(xiàn)狀,盡快成為班里的佼佼者。于是當別的家長們都在關(guān)注開發(fā)孩子早期智力,把孩子送到各種培訓班培訓的時候,我天天陪著孩子去玩,竭力培養(yǎng)孩子落后的肢體動作能力。
一有空閑時間,我就把他帶到廣場上去,起初是讓他在地上自由爬行,然后就是直立行走,接著再練習上下臺階,后來就是追逐打斗。三歲后開始練習踢球、傳球、打羽毛球、騎三輪車,五歲練習平衡車、輪滑、跳繩。隨著年齡的增長,小外孫練習的項目越來越多,他的體質(zhì)也越來越強壯,個子也躍升為班里的第一,開運動會拿個第一也就水到渠成了。
關(guān)注和開發(fā)兒童早期智力,是世界各國共同關(guān)注的一個新課題,因為望子成龍、望女成鳳是每個家長的共同心愿。我渴望小外孫將來成為國家的有用人才,贊同對兒童智力進行早期開發(fā),支持對孩子進行知識和技能的適當培訓。但我覺得身體是孩子最關(guān)鍵的本錢,是孩子各項技能的基礎(chǔ)。從小打好健康的基礎(chǔ),培養(yǎng)健康和健全的人格更為關(guān)鍵。如果把孩子培養(yǎng)成為一個聰明絕頂?shù)摹岸寡坎恕本?,還不如培養(yǎng)成一個吃苦耐勞、身體健壯的勞動者,因為人終究要在社會上工作和生活。所以我要盡最大的能力,為小外孫的身體健康打下一個堅實的基礎(chǔ),讓他幸福生活一輩子。我的做法初見成效,這張獎狀,也是對我所倡導的教育理念的一個驗證。
天天玩未必會影響學習,會玩也是一種技能,技能是可以轉(zhuǎn)移的,玩的技巧有些是可以轉(zhuǎn)移到學習上的。用這種思維看,玩,興許還是促進智力發(fā)展的一種有效措施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