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貴生
(云南開遠市人民醫(yī)院,云南 開遠)
CRRT 治療是一種連續(xù)性的體外循環(huán)血液凈化治療,主要用于重癥腎衰竭患者或合并其他器官衰竭患者的治療[1]。通過CRRT 治療,可穩(wěn)定機體的電解質(zhì)平衡,替代部分腎臟功能,延緩腎衰竭的進程,起到延長患者生存時間的效果。但是由于此類患者的病情危急,為保證CRRT 的治療質(zhì)量,需介入有效的護理干預,以減少不良事件發(fā)生的風險[2]。在本次研究中,常規(guī)護理干預的基礎上,增加心理護理干預,取得了理想的應用效果,具體報道如下。
經(jīng)我院倫理委員會批準,選取2018 年9 月至2019 年9 月我院收治的40 例ICU 危重患者參與本次研究,將其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20 例。所有患者均符合CRRT 治療的臨床指征,排除惡性腫瘤、長期使用免疫抑制劑患者。對照組中,男 12 例,女 8 例;年齡 15~75歲,平均(44.62±7.62)歲。觀察組中,男 11 例,女 9 例;年齡15~75 歲,平均(45.06±7.55)歲。兩組患者的年齡、性別資料無明顯差異(P>0.05),有可比性。
對照組常規(guī)護理干預,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增加心理護理。
1.2.1 常規(guī)護理
①為患者創(chuàng)造舒適的住院環(huán)境,嚴格限制人員訪問。②血流動力學護理,CRRT 治療前,檢驗患者的血流動力學指標,確定患者的血流量符合CRRT 治療的要求,在患者治療1 h 前,依據(jù)患者具體病情確定血泵的速度、超濾量等機器參數(shù),在CRRT 治療期間,實時調(diào)整血管活性藥物量和滴注速度。③做好體位護理,為減少肢體移動導致的導管阻塞、管道脫落,需對患者采取一定的約束或鎮(zhèn)靜措施,但同時也需做好褥瘡的防范護理工作[3]。④做好管道護理,嚴格無菌操作,同時保持管道的實時暢通。⑤CRRT 治療期間,嚴密觀察患者有無傷口滲出、牙齦和引流液出血;同時觀察大便性狀、顏色。監(jiān)測和記錄患者的凝血時間,及時調(diào)整抗凝血劑用量和抗凝方案[4]。⑥每次CRRT 治療結束后,在脈沖式?jīng)_管后,采用1:1 的肝素鹽水正壓封管,在下次治療時,抽出肝素鹽水[5]。
1.2.2 心理護理
重癥患者以及家屬由于疾病的影響,其心理處于不穩(wěn)定的狀態(tài),因此在治療期間,需及時舒緩患者及其家屬的負性情緒[6]。護理人員主動與患者及家屬溝通,主動安慰患者,排解患者的焦慮、恐懼等情緒,提升患者的治療依從性,減少負性情緒對治療效果的影響;此外,做好家屬的心理輔導,患者在治療期間,家屬也承受著巨大的壓力,護理人員應使家屬了解患者的具體情況以及CRRT 治療,爭取家屬的配合,與護理人員一同做好患者的心理輔導工作。
對比兩組患者護理干預前后的血肌酐(SCr)、C 反應蛋白(CRP)、血尿素氮(BUN)、降鈣素原(PCT)指標;對比兩組患者的住院時間和上機時間;對比兩組患者治療期間并發(fā)癥的發(fā)生情況。
應用統(tǒng)計學軟件SPSS 21.0 對資料進行分析處理,患者的計量資料()與計數(shù)資料(%)分別應用t、χ2檢驗,以P<0.05 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兩組患者治療前,SCr、CRP、BUN、PCT 指標無明顯差異(P>0.05),見表 1。兩組患者治療后,觀察組的 SCr、CRP、BUN、PCT 指標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 2。
表1 兩組患者治療前的SCr、CRP、BUN、PCT 指標(
表1 兩組患者治療前的SCr、CRP、BUN、PCT 指標(
組別 例數(shù) SCr(μmol/L)CRP(mg/L)BUN(mmol/L)PCT(μg/L)觀察組 20 532.14±65.25 99.62±15.74 26.60±4.82 10.62±1.52對照組 20 528.62±71.62 104.82±16.92 27.85±5.28 10.55±1.48 t 0.253 1.006 0.782 0.148 P 0.802 0.321 0.439 0.884
表2 兩組患者治療后的SCr、CRP、BUN、PCT 指標)
表2 兩組患者治療后的SCr、CRP、BUN、PCT 指標)
PCT(μg/L)觀察組 20 315.32±40.82 25.82±4.27 15.62±2.92 1.92±0.55對照組 20 368.45±51.31 46.25±6.92 19.32±3.28 5.98±1.28 t 3.624 11.236 3.768 13.033 P 0.001 0.000 0.001 0.000組別 例數(shù) SCr(μmol/L)CRP(mg/L)BUN(mmol/L)
觀察組患者的住院時間短于對照組,上機時間長于對照組(P<0.05),見表 3。
表3 兩組患者的住院時間和上機時間對比
表3 兩組患者的住院時間和上機時間對比
組別 例數(shù) 住院時間(d) 上機時間(h)觀察組 20 16.82±4.92 59.62±7.82對照組 20 21.62±6.58 45.80±6.88 t 2.613 5.934 P 0.013 0.000
治療期間,觀察組未發(fā)生感染、出血等并發(fā)癥;對照組發(fā)生導管脫落、感染、出血共計4 例,發(fā)生率20.00%,兩組對比差異顯著(χ2=22.222,P=0.000)。
隨著CRRT 治療的不斷應用,其應用范圍已不僅局限于單純的腎臟替代治療,該療法能糾正機體的水電解質(zhì)平衡,去除大分子炎癥因子和心肌抑制因子,改善血液動力學和腎功能指標的作用已得到循證驗證,因此,CRRT 已成為一種治療多器官衰竭的新型療法[7]。但是,CRRT 治療的患者病情較重且復雜,增加了CRRT 治療的風險,因而需在治療期間加強護理干預,旨在提升治療效果,減少不良事件的發(fā)生[8]。
在本次研究中,觀察組患者在對照組常規(guī)治療的基礎上,增加心理護理干預,取得了較為理想的治療效果。通過心理護理干預,排解患者及其家屬的負性情緒,使其更為配合治療,從而提升了治療效果。在SCr、CRP、BUN、PCT 護理干預前后的對比中,兩組患者在治療前,無明顯差異(P>0.05);在治療后,均有所下降,但觀察組低于對照組(P<0.05)。在住院時間和上機時間的對比中,觀察組住院時間低于對照組,上機時間長于對照組(P<0.05)。在治療期間并發(fā)癥的對比中,觀察組未發(fā)生感染、出血等嚴重并發(fā)癥,而對照組治療期間的并發(fā)癥發(fā)生率為20%。通過以上觀察指標的對比,提示在常規(guī)護理干預基礎上增加心理護理,可有效提升CRRT治療的效果,減少并發(fā)癥發(fā)生,推測主要原因是,ICU 患者的心理狀態(tài)極不穩(wěn)定,嚴重影響CRRT 的治療,而介入心理輔導,緩解和排解患者的負性情緒,能有效增強患者治療的信心及依從性,最終實現(xiàn)CRRT 效果的提升、并發(fā)癥的減少。
綜上所述,對于ICU 重癥患者床旁CRRT 治療期間而言,在常規(guī)護理干預的基礎上,增加心理輔導,能夠提升CRRT的療效,降低治療期間并發(fā)癥的發(fā)生風險,具有較高的臨床應用價值,值得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