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士廣
(巨鹿縣醫(yī)院/邢臺市第九醫(yī)院,河北 巨鹿)
骨質疏松是因遺傳因素、內分泌失調、藥物、腫瘤疾病等因素引發(fā)的代謝性骨病,該病在老年群體中極為常見[1]。此類患者會表現(xiàn)為骨頭單位體積內骨量減少,骨骼硬度下降而脆性增加,導致其極容易因外力作用而引發(fā)骨折[2]。其中脊柱壓縮骨折是老年骨質疏松患者極容易產生的并發(fā)癥,其對于患者日常生活質量影響極大[3]。一般情況下,臨床對于骨折多采用保守治療,但老年骨質疏松脊柱壓縮骨折病情較為嚴重,保守治療效果往往不理想[4]。為此,本研究提出采用球囊擴張椎體后凸成形術,并以我院接收的老年骨質疏松脊柱壓縮骨折患者為例開展了相應實驗,取得一定成果,現(xiàn)有如下匯報。
以我院2017 年12 月至2019 年10 月收治的113 例老年骨質疏松脊柱壓縮骨折患者為研究對象,均給予球囊擴張椎體后凸成形術治療。其中男性64 例,女性49 例;年齡60~82歲,平均(71.57±2.44)歲;病程 1~4 d,平均(2.13±0.42)d;單椎體骨折47 例,雙錐體骨折34 例,三椎體骨折32 例。本研究實驗方案已上報我院醫(y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通過。
納入標準:①本組患者經(jīng)X 線正側位片檢測確診為骨質疏松脊柱壓縮骨折;②符合球囊擴張椎體后凸成形術適應證;③對本研究治療方案完全知情且自愿配合手術。
排除標準:①合并有椎弓根、關節(jié)突骨折或椎體粉碎性骨折;②凝血功能異常;③心、肺、肝、腎等重要器官功能不全;④伴有神經(jīng)損害;⑤臨床資料不全。
術者指導患者取俯臥位,視其具體情況選擇全身麻醉或局部麻醉,同時于患者胸部位置墊枕以懸空腹部。應用C 型臂X 線機觀測傷椎具體位置,隨后于其上進針,直至進入到椎弓根1/2 處。再次行透視觀測進針位置和方向正確后,進針2~3 mm 并取出針管內芯。將空心鉆經(jīng)由導針引導鉆入傷椎,建立直徑4~4.5 mm 的工作通道,隨后留置工作套管、擴張導管,再順導針方向取出導針與骨組織。經(jīng)工作套管將高壓球囊置入傷椎內部,并使用高壓注射器將造影劑緩慢注入球囊,使其擴張并向四周傷椎擠壓,待其高度滿意后停止注射并抽出造影劑。將含鋇的低粘度骨水泥注入椎體空腔,透視觀察其充填完整且復位良好即可撤出手術器械,常規(guī)縫合傷口,予以消毒與抗感染治療。
患者治療前后疼痛程度及脊柱功能以疼痛視覺模擬(VAS)評分及日本矯形外科協(xié)會(JOA)評分評價,其中VAS 評分總分共10 分,分值與患者疼痛程度呈正比,JOA 總分17 分,分值與患者脊柱功能呈正比。同時測量兩組患者治療前后脊柱形態(tài)指標,其包括脊柱前緣高度、脊柱中緣高度、Cobb 角,均以X 線拍片測量。
分析結果見表1,手術治療后,本組患者VAS 評分較治療前明顯降低,且JOA 評分升高,數(shù)據(jù)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表1 治療前后患者VAS 評分、JOA 評分對比
表1 治療前后患者VAS 評分、JOA 評分對比
組別 例數(shù) VAS 評分 JOA 評分治療前 113 7.38±0.62 5.14±2.75治療后 113 2.17±0.84 11.46±3.42 t 53.047 15.309 P 0.001 0.001
分析結果見表2,手術治療后,本組患者椎體前緣高度、椎體后緣高度較治療前更高,且Cobb 角更低,數(shù)據(jù)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表2 治療前后患者椎體高度、Cobb 角對比(
表2 治療前后患者椎體高度、Cobb 角對比(
組別 例數(shù) 椎體前緣高度(%) 椎體后緣高度(%) Cobb 角(°)治療前 113 55.10±11.71 57.62±13.26 24.11±3.45治療后 113 71.06±18.28 72.66±12.40 12.74±2.53 t 7.815 8.807 28.251 P 0.001 0.001 0.001
骨質疏松是隨著年齡增長發(fā)病率逐漸提升的全身性代謝性骨病,該病會使得患者骨組織大量丟失,骨骼變脆。該病一旦發(fā)生,輕微的外力就會使患者發(fā)生骨折,而脊柱壓縮骨折則是其中較為常見的骨折類型,其會導致患者日?;顒邮軗p,嚴重者甚至可并發(fā)其他疾病,威脅患者的生命安全[5]。
保守治療是骨折患者常采用的治療方法,但應當注意的是,由于老年患者身體機能下降,其常需要臥床休養(yǎng)以待病情恢復,在此期間,其極容易產生各類并發(fā)癥,影響其病情康復效果。同時,老年骨質疏松脊柱壓縮骨折一般病情較為嚴重,單純運用保守治療效果不甚理想[6]。
為此,本研究提出采用球囊擴張椎體后凸成形術進行治療,其是在經(jīng)皮椎體形成術之上發(fā)展而來的微創(chuàng)技術,其融合了診斷學、材料學等多學科知識,目前已在臨床廣泛應用,得到諸多患者的認可[7-8]。本研究結果顯示,經(jīng)過該方法治療后,患者VAS 評分明顯降低,且JOA 評分增高,這是因為球囊擴張椎體后凸成形術造成的醫(yī)院性損傷更小,且其在術中為傷椎注入了骨水泥,幫助椎體提高了穩(wěn)定性,從而促使脊柱功能改善。此外,經(jīng)過手術治療后,患者椎體前緣高度、椎體后緣高度較治療前更高,且Cobb 角更低,這是因為球囊的擴張支撐起了病椎,使其高度和外形得以改善,同時骨水泥的注入也使得這一改變得以保持。
綜上所述,給予老年骨質疏松脊柱壓縮骨折患者球囊擴張椎體后凸成形術治療,可以促進脊柱形態(tài)恢復,改善脊柱功能及疼痛癥狀,其在臨床上是具有推廣與應用實效性的手術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