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永光,宋海濱★,孫光宗,蘇方成,遲京霞
(1.濰坊市人民醫(yī)院 急診科,山東 濰坊;2.濰坊濱海經(jīng)濟開發(fā)區(qū)人民醫(yī)院 急診科,山東 濰坊)
急性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多數(shù)由冠狀動脈病變引發(fā)冠狀動脈血供減少與中斷,造成心肌缺血、缺氧性壞死??梢l(fā)心源性休克、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心臟破裂等并發(fā)癥,嚴重威脅患者的生命健康[1]。近年來,心肌梗死在我國的發(fā)病率呈逐年上升趨勢,該癥具有起病急、病情進展迅速、死亡率高、并發(fā)癥多等特點。隨著醫(yī)療技術的進步,溶栓、經(jīng)皮冠狀動脈介入術在治療急性心肌梗死中取得了顯著的臨床效果,明顯降低了患者的死亡概率,同時對近期預后明顯改善,但對患者遠期的生存質量報道甚少[2]。此次研究選取了我院收治的158 例患者進行遠期生存質量及影響其的危險因素進行探究,以期為臨床對不良心血管事件的發(fā)生進行早期防治提供依據(jù),現(xiàn)做如下報道。
選擇2009 年1 月至2011 年3 月我院急診內(nèi)科收治的STEMI 患者158 例參與本次研究,男性122 例,女性36 例。年齡 38~82 歲,平均(62.04±10.57)歲。其中,12 例死亡,41 例發(fā)生心血管事件,6 例發(fā)生再次心梗,12 例心衰者,3 例出血者,8 例血運重建者。
納入標準:①全部患者經(jīng)臨床檢查均確認為急性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②所有患者均為首次發(fā)?。虎廴炕颊呔?jīng)PCI 治療成功后出院;④全部患者均對本次研究簽署知情書。
排除標準:①陳舊性、亞急性心肌梗死患者;②采取急診冠脈搭橋手術者;③合并重要臟器器質性障礙者;④臨床資料不完整者;⑤難以配合或不配合本次研究內(nèi)容者。
入院后,對所有患者均行PCI 介入治療,根據(jù)患者的實際情況,給予抗血小板、擴血管、穩(wěn)定生命體征以及止痛等對癥治療。于患者住院期間收集其一般資料,出院后采用電話隨訪的方式進行資料收集。收集內(nèi)容包括:患者年齡、性別、體重、身高等人口學資料;高血壓史、糖尿病、血脂異常、家族史以及既往史等病史資料;心電圖、心率、血糖、膽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左心射血分數(shù)等臨床檢查與生化指標[3-5]。并對冠狀動脈病變支數(shù)、術后TIMI 分級進行統(tǒng)計。
應用統(tǒng)計學軟件SPSS 18.0 對資料進行分析處理,計量資料以表示,計數(shù)資料以(%)表示,分別應用t、χ2檢驗,危險因素采用Logistic 回歸分析,以P<0.05 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兩組患者的各項臨床資料對比詳見表1。
表1 患者的各資料對比分析
表1 患者的各資料對比分析
觀察指標 不良預后組(n=41)良好預后組(n=117) χ2/t P性別 男性 29(70.7) 93(79.5) 1.320 0.250女性 12(29.3) 24(20.5)年齡 <65 6(14.6) 87(74.4) 44.720 0.000≥ 65 35(85.4) 30(25.6)高血壓 24(58.5) 54(46.2) 1.860 0.170糖尿病 14(34.1) 30(25.6) 1.090 0.296 CAD 家族史 18(43.9) 30(25.6) 4.790 0.030肌酐(μmol/L) 96.37±14.67 75.11±13.70 8.393 0.000血糖(mmol/L) 9.74±2.05 8.30±1.41 4.949 0.000 LDL-C(mmol/L) 2.76±0.21 2.12±0.38 13.279 0.000 TG(mmol/L) 1.73±0.43 1.70±0.36 0.422 0.673 TC(mmol/L) 4.56±0.74 4.47±0.67 1.214 0.226 LAD 28(68.3) 45(38.5) 10.870 0.001心源性休克 4(9.8) 2(1.7) 5.380 0.020冠狀動脈病變支數(shù) 單支 9(22.0) 28(23.9) 0.070 0.797多支 22(53.7) 45(38.5) 2.870 0.090
發(fā)生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危險因素Logistic 回歸分析詳見表2。
表2 危險因素Logistic 回歸分析
急性心肌梗死是導致患者心源性猝死的一大常見病因,現(xiàn)已成為導致人類殘疾及死亡的主要疾病之一,該病嚴重威脅著人類的生命健康與遠期生命質量[6]。隨著年齡段的增加,人體機能、生理功能會產(chǎn)生程度不一的退化,也更容易合并其他多種疾病,且高齡患者的冠狀動脈??砂橛袕浡圆∫约皣乐氐拟}化,降低了其接受血管重建的概率[7]。此外,高血壓與糖尿病都是引起急性心肌梗死發(fā)病的危險因素,高血壓和糖尿病患者在急性心梗發(fā)作后發(fā)生心律失常、心衰等危險因素的可能性加大[8]。
本次研究結果發(fā)現(xiàn),女性在急性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發(fā)生不良心血管事件的概率更高,且心率過快的患者會增加發(fā)生遠期不良心血管事件的風險。另外,年齡、心源性休克、血糖值、LDL-C 水平、肌酐水平、CAD 家族史均可成為影響患者遠期預后的危險因素。由于年齡和性別是不可控因素,因此我們要對血糖、血壓以及生活習慣等可控因素進行積極的糾正和早期防治,做好出院患者的遠期隨訪工作,定期復查,盡量在最大程度上減少遠期不良心血管事件的發(fā)生率和死亡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