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 琴(永州市中心醫(yī)院 永州 425000)
妊娠是女性的正常生理活動,但部分女性由于受精卵著床部位停留在輸卵管內出現(xiàn)異位妊娠,嚴重影響身體健康以及受精卵的正常發(fā)育,以輸卵管峽部最為常見[1]。輸卵管妊娠患者不僅容易出現(xiàn)腹痛、無誘因陰道出血,若未得到及時有效的對癥治療,還會導致流產甚至輸卵管破裂[2]。目前臨床對于輸卵管妊娠多借助影像學手段進行早期診斷,為了保護生育能力常采用保守性手術治療,同時借助相關藥物輔助治療以確保手術效果[3,4]。本文就本院2017年以來保守性手術聯(lián)合甲氨蝶呤局部注射治療在輸卵管妊娠中的應用價值研究進行總結,為臨床治療提供參考,現(xiàn)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選取2017年4月—2018年4月我院收治的60例輸卵管妊娠患者作為研究對象,納入標準:①符合臨床輸卵管妊娠診斷標準,且均經(jīng)術后病理明確;②無麻醉及手術禁忌癥,臨床均接受手術治療;③均知情本研究并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肝腎功能異常、心腦血管疾病、盆腔粘連、輸卵管破裂、腹腔活動性出血、宮頸妊娠、宮角部妊娠、本研究藥物使用禁忌癥及隨訪失訪。采用隨機數(shù)表法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30例。觀察組平均年齡(27.24±5.25)歲;平均孕次(2.42±0.36)次;停經(jīng)時間(8.20±1.35)周;妊娠部位:壺腹部15例,峽部9例,傘部6例。對照組平均年齡(26.92±5.40)歲;平均孕次(2.16±0.38)次;停經(jīng)時間(8.02±1.47)周;妊娠部位:壺腹部14例,峽部11例,傘部5例。兩組年齡、孕次、停經(jīng)時間、妊娠部位等一般資料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手術方法:兩組均行腹腔鏡保守性手術治療,手術方法操作如下:術前常規(guī)健康教育及術前準備,入室后取膀胱截石位,全麻成功后于臍部與雙側髂前上棘連線外1/3處做手術切口,取氣腹針于臍上1 cm或臍下緣行穿刺操作以建立CO2人工氣腹,氣腹壓12~15 mmHg;取內徑0.5 cm、1 cm的套管針分別置入下腹兩側麥氏點,探查盆腔內部及妊娠情況,明確并證實輸卵管妊娠后行輸卵管切開取胚術治療。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聯(lián)合甲氨蝶呤局部注射治療,即輸卵管切開取胚術后,于妊娠部位下方肌層肌注20 mg甲氨蝶呤(山西普德藥業(yè)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14022462,規(guī)格:5 mg),反復沖洗腹腔并徹底止血后排凈CO2,縫合切口,術畢。兩組術后均空腹口服米非司酮10 mg,2次/d,連續(xù)3 d治療,術后定期行超聲及血人絨毛膜促性腺激素(血β-HCG)復查。
1.3 觀察指標:測定并記錄兩組治療前、治療后3 d、7 d的血β-HCG值;評價兩組臨床治療效果,其中以治療后臨床主要癥狀消失,血β-HCG指標恢復正常,B超復查顯示包塊消失或顯著縮小視為治愈;以治療后臨床主要癥狀消失,包塊明顯縮小,血β-HCG指標明顯降低視為好轉;以治療后臨床癥狀未有改善,血β-HCG指標及包塊均未有明顯改善甚至升高或增大視為無效。臨床總有效率=(治愈+好轉)/總例數(shù)×100%。另記錄并比較兩組腹痛消失時間、月經(jīng)恢復時間、輸卵管再通率、1年后再次妊娠率。
1.4 統(tǒng)計學方法:應用SPSS22.0版軟件對數(shù)據(jù)進行統(tǒng)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shù)±標準差(±s)表示,行t檢驗;計數(shù)資料用百分率(%)表示,行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兩組治療前后的血β-HCG水平比較:兩組治療前的血β-HCG水平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但觀察組治療后3 d、7 d的血β-HCG水平均明顯優(yōu)于同期對照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 1。
表1 兩組治療前后的血β-HCG水平比較(U/L,±s)
表1 兩組治療前后的血β-HCG水平比較(U/L,±s)
?
2.2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觀察組臨床治愈率、臨床總有效率均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n(%)]
2.3 兩組術后恢復情況比較:觀察組腹痛消失時間、月經(jīng)恢復時間均較對照組明顯縮短,輸卵管再通率、1年后再次妊娠率均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術后恢復情況比較[(±s),n(%)]
表3 兩組術后恢復情況比較[(±s),n(%)]
組別 例數(shù) 腹痛消失時間(d)月經(jīng)恢復時間(d)輸卵管再通率(%)1年后再次妊娠率(%)觀察組對照組t/χ2 P 30 30 8.98±1.67 12.06±2.84 5.120<0.001 48.70±3.17 55.48±5.12 6.167<0.001 29(96.67)22(73.33)4.706 0.030 15(50.00)7(23.33)4.593 0.032
輸卵管妊娠早期手術治療以開放性手術為主,不僅創(chuàng)傷大、出血量多,還可能影響術后的生育能力,備受詬??;隨著微創(chuàng)技術在臨床科室的廣泛應用,利用腹腔鏡開展保守手術治療獲得了廣大患者的青睞[5];但隨著大量研究的開展,單純腹腔鏡保守手術的弊端尤其是術后容易復發(fā)逐漸顯現(xiàn)[6]。
本研究在保守性手術治療的基礎上聯(lián)合甲氨蝶呤局部注射,結果顯示治療后的3 d、7 d,觀察組的血β-HCG水平均較同期對照組明顯改善,而且觀察組腹痛消失時間、月經(jīng)恢復時間均較對照組明顯縮短。分析認為[7,8]:單純保守性手術由于受治療方法、工具以及目的的限制,往往存在一定的概率使得部分絨毛組織未被清理完畢,從而導致復發(fā);聯(lián)合甲氨蝶呤后,利用甲氨蝶呤對二氫葉酸還原酶活性進行有效的抑制,從而中止四氫葉酸的形成,有效抑制DNA和RNA的合成,并因此阻止細胞進行增殖。張明偉等[9]在研究中還指出甲氨蝶呤還具有有效預防滋養(yǎng)層細胞的繼續(xù)生長趨勢的效果,尤其是本研究還通過局部注射的方式,在確保減少甲氨蝶呤劑量的同時,又能夠有效保持局部區(qū)域的給藥濃度,觀察組不僅臨床治愈率、臨床總有效率分別為90.00%、100.00%,明顯高于對照組的53.33%、80.00%;而且輸卵管再通率、1年后再次妊娠率均明顯高于同期對照組;這與陸麗娟[10]的研究結果一致,充分肯定了保守性手術聯(lián)合甲氨蝶呤局部注射治療輸卵管妊娠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綜上所述,保守性手術聯(lián)合甲氨蝶呤局部注射治療輸卵管妊娠臨床療效確切,不僅術后恢復快,而且術后輸卵管再通率及1年再次妊娠率均較高,值得臨床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