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3008)湖北省宜昌市伍家崗小學601班 孔夢璇
生當作人杰,死亦為鬼雄。
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
初識李清照,是因吟誦了她的這首《夏日絕句》。我特地看了詩人介紹,敬佩之情像新掘的井,水源源不斷地往外冒。我當時很納悶兒:一個女子,怎會寫出來如此悲壯的詞作呢?看見“南宋”二字,我恍然大悟了:哦,戰(zhàn)火紛飛的年代,也難怪呀!
我又查了查李清照的生平,才華橫溢的她在詩詞史上乃一顆耀眼明珠。要知道,宋代只有男子才可讀書認字,但是李清照小的時候,她的父親教導她寫詩識字。沒想到小清照頭腦靈活,愿意學習,年紀輕輕就將家中典藏讀了個遍,將書中知識“一網(wǎng)打盡”。她的才學連當時幾位赫赫有名的文人都嘖嘖稱贊,這也是我敬佩她的原因之一。
她詞如其人,少女時代的小詞恬淡清雅,我尤為喜歡。
當李清照初識趙明誠時,就有了“倚門回首,卻把青梅嗅”這樣美妙的詞句,把少女既大膽又害羞的動作、心理描寫得惟妙惟肖。
我還了解到,趙李二人新婚不久,丈夫趙明誠就去外地任職,李清照則留在青州老家。李清照對丈夫可謂“一日不見,如隔三秋”,便寫了首詩寄給趙明誠。趙明誠感動之余,也給李清照回了首詩。
鴻雁傳情,你來我往,詩詞約莫五十首。一日,趙明誠的一位好友前來拜訪,趙明誠興致勃勃地把自己和李清照的詩詞混在一起,不透露姓名讓朋友評判。那好友反復推敲,斟酌許久,才道:“這么多詩詞中,最數(shù)這幾句好——‘莫道不銷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边@正好是李清照的詞,讓趙明誠甘拜下風。
我對李清照的敬佩之情就是從這兒更上一層樓的。
李清照才華如此出眾,乃“千古文壇一枝花”。只可惜天妒英才,她中年時就因種種原因香消玉殞了。
一根金釵,一襲長裙,一抹笑容,一摞詞稿……李清照這“千古文壇一枝花”,在人們的心目中永遠花開不敗。
簡評
小作者通過讀書等渠道,對文人李清照有了充分的了解,又借助自己的語言如數(shù)家珍一般講述出來,既能讓更多的人對李清照有所了解,又表達出對她的敬仰之意。主標題加副標題的擬題方式很好;引用原詞句,講述自己了解到的文壇逸事,加上恰當?shù)脑u說,內(nèi)容充實、親切。
(伊 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