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國政
大度:胸懷豁達,氣量寬宏,能容人。有度:有分寸。大度有度:當容者則容,不當容者則不容。
大度有度者首推閔子騫,他是春秋時魯國人,孔子高徒,孔門72賢排位第3,“二十四孝”之一?!妒酚洝ぶ倌岬茏觽鳌分v,子騫少年喪母,常受繼母虐待,他怕家庭不和,不告父知。冬天繼母做棉衣時,給她親生二子用新棉絮,給子騫用蘆花,看似厚,不御寒。子騫駕車外出,因手被凍僵,握不住韁繩而翻車。父不知情,以為惰,舉鞭笞之,蘆花從破衣飛出,父查繼母二親子棉衣,皆為新棉絮,愧忿至極,欲休妻。子騫跪求曰:“母在一子寒,母去三子單?!笨耷蟾赣H饒恕繼母。父母病,子騫精心侍奉,繼母深受感動。此后,待子騫如己出。子騫的孝行,深受孔子喜愛,免費收他為徒。為官后的閔子騫卻是一位剛正不阿的清官賢臣。曾當面批評魯國國君,說他舊倉庫本已夠用,再建新倉是勞民傷財。派他到費邑為宰,他施仁政德治,把費邑治理的很好。再后來發(fā)現魯國權臣季桓子專橫跋扈,倒行逆施,甚至把本應送交國庫的稅糧,要閔子騫送到季氏私宅,且拒不接受閔子騫的批評。閔子騫決定辭官,隨孔子周游列國。閔子騫不僅有大度的胸懷,還有明確的是非觀念,對他人的錯誤當容則容,不當容則不容。此謂“大度有度方為賢”。
說到此處,筆者想起另一個講“忠孝”“大度”的人,就是《水滸傳》中的宋江。宋江在梁山好漢中,若論文韜武略及社會地位,并非出眾,他能當“老大”除權術外靠的就是胸懷大度能容人,善于籠絡人心。然,他的成功與失敗都在此一點,不僅在梁山內部表現出“大度胸懷”,就是面對梁山的死敵高俅之流,也展現出“大度胸懷”?!叭龜「哔础睂⒏哔捶敽螅谓谷灰c虎謀皮,跪倒在已成俘虜的高俅腳下,央求高俅幫他完成“招安夢”,不顧與高俅有血海深仇的林沖等眾頭領的堅決反對,強將高俅護送下山。高俅不僅沒為“招安”出力,反而變本加厲地殘害梁山弟兄。宋江通過其他途徑圓了“招安”夢后,帶領108位梁山好漢替朝廷破大遼,征田虎、王慶、方臘,雖然都是大獲全勝,但付出慘重代價的是70多位梁山好漢喪生,剩下的包括宋江本人和盧俊義在內為數不多的幾個弟兄,被分散到全國各地一一被害。消除了宋朝昏君奸臣的心腹之患。一場轟轟烈烈的農民起義,因為宋江對敵人也“大度能容”,以敗而告終。此謂“大度無度必生悲”。
我們再把兩個小故事聯系起來綜合分析,閔子騫和宋江都講“忠孝大度”,但閔子騫史稱“孝子”“賢人”,宋江留了個“投降派”“叛徒”的罵名。關鍵是對誰講“忠孝大度”?其本質面目是否認清。閔子騫對繼母的寬容的行為,其前提和基礎是他深知父親真正關愛他,設若其父根本不愛他,聽任其繼母繼續(xù)肆意虐待他,毫無休繼母之意,他也不必為繼母求情,自然也留不下“孝子”美名。設若閔子騫也像宋江那樣,對什么人的錯誤都能“大度能容”,對魯國奸臣季桓子逆來順受,也不會留下“賢人”的美名。再說宋江,他如果能像閔子騫那樣,對他人的錯誤行為,當容則容,不當容堅決不容,能夠及時審時度勢,認清宋朝昏君奸臣的真面目,認清與奸臣同朝為官、報效國家,只是一廂情愿的白日做夢,認清梁山好漢與昏君奸臣之間是“零和博弈”的斗爭,對梁山內部的錯誤,不當容的堅決不容,整飭軍紀,不禍害百姓,相信農民起義軍的下場不會如此慘烈可悲。由此可見“大度容人”必須講原則,對“合作雙贏”者,當容則容;對“零和博弈”者不當容則不容。朋友來了有美酒,豺狼來了有獵槍。
童玲/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