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免费av电影一区二区三区,日韩爱爱视频,51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91视频爱爱,日韩欧美在线播放视频,中文字幕少妇AV,亚洲电影中文字幕,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址,久久综合视频网站,国产在线不卡免费播放

        ?

        蕭乾:漂泊者在路上

        2020-07-06 06:32:24
        中華書畫家 2020年6期
        關(guān)鍵詞:蕭乾汕頭

        □ 李 輝

        在汕頭,終于看到了蕭乾的“夢之谷”。

        北方已是寒冷冬季,而南國汕頭尚是深秋。海風不帶多少涼意,我住的汕頭迎賓館,正對著海灣那邊的島嶼。遠遠望去,蔥翠山巒間,點綴著一幢幢白色、紅色的建筑,當?shù)嘏笥阎钢鴮Π?,告訴我,蕭乾當年任教過的中學(蕭乾寫為“角石中學”)便在那片山谷中。那就是七十年前蕭乾的“夢之谷”。

        1928年冬天,在北京崇實中學念書的蕭乾,因為參加左翼社會活動而受到校方打擊,并有傳言他有可能受到緝捕。一個孤兒,無處棲身,倉促間,他在一位回鄉(xiāng)探親的廣東同學的說服下,離開北平,和那位同學一起前往汕頭。晚年的蕭乾總是喜歡把自己的一生說成是“未帶地圖的旅行”,漂泊汕頭無疑是他的最初旅行。沒有地圖,沒有設想,更沒有目標。

        可是,就是在漂泊汕頭的短短半年多時間里,蕭乾經(jīng)歷了他終身難忘的初戀。美妙的感情,使這位第一次遠離故鄉(xiāng)的漂泊者在美麗的海島上得到慰藉。盡管他有難以排遣的孤獨、彷徨、憂郁,盡管初戀一開始就蒙上陰影,注定來去匆匆,夢想破滅,但對于他這樣一個日后將步入文壇的人來說,漂泊汕頭的日日夜夜的確是難得的人生體驗。果然,七年之后,在30年代中期的上海,受到巴金、靳以的催促,他終于寫出了他一生中惟一的長篇小說《夢之谷》。其實,最初動筆寫《夢之谷》時,蕭乾并沒有準備寫成一部小說,而只是想用散文的形式,用略帶憂傷的筆調(diào)來追憶當年的情感之旅。誰知在《文叢》上發(fā)表時,靳以在目錄上注明為“中篇連載”,在文化生活出版社辦公地點掛起的刊物宣傳旗幟上,還寫上了這樣的廣告詞:本刊將連載蕭乾的中篇小說《夢之谷》,一個優(yōu)美而悲哀的愛情故事。

        一篇散文最終變?yōu)橐徊块L篇小說,這就決定了作品尤為鮮明地具備了自傳色彩。在這部自傳體作品中,蕭乾用散文詩一般的語言和抒情風格,描述了令他難忘的青春體驗。雨中芭蕉叢,山頂墓地,海灘礁石,海誓山盟,吹琴唱歌,無法驅(qū)散的陰影,殘缺的結(jié)局……一切都在作品中活躍起來。這樣的作品,很難分清哪些是現(xiàn)實中的故事,哪些是故事中的現(xiàn)實。汕頭的漂泊,漂泊中的初戀,對他這樣一個一生中生活不斷遭遇變故、坎坷的人來說,當然只能算一個插曲。但是,一部《夢之谷》卻將它升華為一個美麗的文學創(chuàng)造,從而也使之具有了特殊意味。

        對于蕭乾,這無疑是一大幸事。他一生漂泊過多少地方,但惟獨汕頭之旅讓他寫出了《夢之谷》,因此,他與汕頭便永遠有了一種特殊的、洋溢著詩意的聯(lián)系。這也難怪,后來在80年代,年近80高齡的蕭乾,依然無比興奮地和夫人重返汕頭,重游角石中學。

        為蕭乾寫傳已有十多年,可是到汕頭我還是初次。寫傳時,我未能前來汕頭,而只是根據(jù)他的回憶,參照《夢之谷》的情節(jié),來描述他的最初漂泊。這樣做,不免顯得單薄,此后,我一直為之感到遺憾,也一直希望能有機會前往汕頭,漫步他的夢之谷。

        不久前,我整理資料時意外發(fā)現(xiàn),當年蕭乾提供給我的一本他漂泊汕頭時所寫的題為《痕跡》的筆記,居然還在我這里。我喜出望外,前往醫(yī)院探望蕭乾時帶給了他。1928年至1998年,整整70年,重賭舊物,一本薄薄筆記,帶給老人多少記憶、多少溫馨。他為我還保留著他的這本筆記而高興,當即題詞,把它作為最好的禮物送給我留作紀念。“一別七十載,老友重逢。送李輝老友,蕭乾,一九九八年秋?!蔽易⒁獾?,提筆書寫時,年已89即將歡度90大壽的老人,顯得那樣興奮。

        我能理解他的興奮與快樂。來去匆匆的半年漂泊,對于他卻是一段豐富的人生體驗。情感與心靈的長度,其實不能用時間來丈量。

        《痕跡》嚴格地說不是一個筆記本,它是蕭乾用當時上海群益書社印制的信箋裝訂而成的。信箋為毛邊紙,長方形,共30頁。封面左上方,用毛筆寫著兩個大字:痕跡。右下角寫著:萍,汕島。蕭乾漂泊到汕頭后用的名字是蕭若萍,顯然是以無根的浮萍來比喻自己當下的境況。在封內(nèi),他用鋼筆寫著一句英語:For Whom??兩個粗大的問號分上下兩行疊起來書寫。下方用英文寫著他的名字和日期,日期為1929年5月30日。另有一句英文寫著:Before Banquet (赴宴前)。

        也不能說它是筆記,而是他隨時寫下的詩句、隨感。

        漂泊的日子長長短短,漂泊者的心緒也變化萬千。到汕頭時,除了在北京崇實中學的??习l(fā)表過一篇散文外,他還沒到走上文壇的時候,更不可能意識到自己一生將與筆同行。但是,他本能地感受著文字的誘惑,在最初漂泊的日子里,他顯然找到了最好的傾訴內(nèi)心的方式。

        于是,在倘佯夢之谷的日子里,他用記錄隨感的方式開始最初的文學嘗試,留下了堪稱寶貴的漂泊痕跡。不僅僅限于初戀的感受,重要的是,他在這些筆記中所涉及的不少主題,如貧富懸殊、思鄉(xiāng)、母愛、社會諷刺等等,在他后來的小說、散文中都重新得到表現(xiàn)。他后來文字風格中的俏皮、幽默,句式的跳躍和富有變化,也在此初露端倪。過去,一般把他在《大公報·文藝》副刊上發(fā)表的第一個短篇小說《蠶》,作為他的文學生涯的開始?,F(xiàn)在來看,這本漂泊筆記,其實完全可以視為他最早的文學創(chuàng)作。

        蕭乾愛聽相聲。

        幾乎每天中午,蕭乾都會獨自一人坐在書房里,擰開他的收音機,聽電臺固定播出的相聲。這時候,他顯得最為悠然自得。他手上習慣拿著鼻煙,往鼻孔上抹上一點兒,深深吸一口氣,然后,瞇上眼睛,舒適地往后一仰,靠在沙發(fā)上。

        忘了是哪一年,哪一次,他與我聊起了相聲。他提到的幾十年前老藝人的名字,我已經(jīng)記不清楚,但有一句話我卻記得很深。他說:“相聲也可以說是我受的啟蒙教育的一個重要部分。”

        何止相聲,談到老北京的一切,他似乎都津津樂道,特別是民俗,如廟會在他童年中的記憶,簡直可以說是他這種年紀的北京人的一種驕傲。聽著,真讓人艷羨得很。還有他那滿口地道的北京話,好像也頗令他樂滋滋的。他說40年代在上海,傅雷搞翻譯時常問問他北京話的特殊用法,如兒化韻的講究。

        真正讓我領教他身上那份“老北京”的勁兒,是在1985年,那時我在《北京晚報》編副刊。一次閑聊時,他說想寫一組關(guān)于老北京的文章,“得寫出味兒來”。后來這組散文題為《北京城雜憶》。剛看第一篇幾句話,我就樂了。拿給同事看,就是地道的老北京,研究北京城掌故的,都叫“好,絕了!”

        就說開頭幾句吧:“如今晚兒,刨去前門樓子和德勝門樓子,九城全拆光啦。提到北京,誰還用這個‘城’字兒!我單單用這個字眼兒,是透著我頑固?還是想當個遺老?您要是這么想可就全擰啦。”通篇全用純京白來寫,哪里像是寫過《夢之谷》那種抒情小說的人寫的?活脫脫一個“天橋藝人”。他來電話問:“能用嗎?”“能用,太棒了,夠味兒?!蔽耶斎缓芨吲d。

        從第二篇開始,他像是跟大伙兒開了個玩笑,又改變了語言味兒。我問他,他說,開篇那么寫,是想說明他也能用地道的京白寫文章。但他認為,講京味兒文學,并不是局限于用京白,關(guān)鍵是要把味兒體現(xiàn)在骨子里。不然,盡用方言,容易流于油滑。

        那種讓人新奇的語言味兒改了,但接近十來篇對老北京風俗的描寫依然精彩。叫賣聲、五光十色的行當、廟會的紛雜,色、香、味俱全。那些天,許多讀者拍案叫絕,我收到一大堆信。專門研究老北京的人,把這組文章作為民俗史料看待,日本的學者則把它們編入學漢語的課文之中。這種反響我沒有料到。

        好像有一位讀者來信說,蕭乾先生果真是一位老北京!希望報上多登一些這樣有京味兒的文章。那幾天,我自己也真把他當作“老北京”了。不錯,有許多我了解的事實都能證明,他完全應該成為一個有土味兒的、名副其實的老北京。譬如,他的出生地就在北京東直門內(nèi),那兒被認為是當時下層人集中的地方,他在那兒度過了整個青少年時期。逛廟會、聽相聲、看雜?!忻裎幕苍S能夠決定他的全部思想和修養(yǎng),如果他的作品是老舍一樣的風格,我決不會感到奇怪的。奇怪的是,這種想法幾天就過去了。正在同一時候,我又開始校對拙著《蕭乾傳》的校樣。校樣把我從議論《北京城雜憶》的氛圍中,拉到了自己勾畫的他的生活之中。我發(fā)現(xiàn),我在傳記中并沒有寫他身上所存在的平民文化的影響,而是集中寫他與西方文化的關(guān)系,雖然沒有詳盡的論述,大都是一個個場景的描繪。

        仔細一想,或許這并不能說是我的忽略,讀他過去的作品,無論如何是得不到《北京城雜憶》給予人們的印象,更何況我對他的一生的大致了解。我相信他自己也許無意識之中在盡量減少“土”的色彩,特別是在大學前后。

        聽相聲、逛廟會,同時,他又在基督教會小學里誦《圣經(jīng)》、唱圣歌。操著胡同的語言,他又開始學習英語。更何況五四新文化運動帶來的時代潮流,在北京這個中心地,有著沖擊各個角落的力量?!袄媳本钡奈幕绊懠词褂校彩菨撛诘?,更多地表現(xiàn)在人到老年之后的一種留戀,而在當時對他更具吸引力的顯然是西方的一切。

        他對我講過許多往事,幾乎每一件都令人新奇:北新書局當學徒,給魯迅、冰心送稿費;南國汕頭動人的初戀;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英倫七年的生活;反右中的風云突變……最誘人的當然不止一件,但此時流入筆尖的則是他如何走進三十年代的“京派文人圈”。

        和胡同里的吆喝聲相比,和他熟悉的民俗相比,“京派文人圈”顯然屬于另一個天地。周作人、朱自清、朱光潛、廢名、梁思成、林徽因、梁宗岱等等,都是他過去不熟悉的知識分子。帶領他走進這個圈子的是沈從文,沈同他有些相似,也是從邊城走進這個圈子的特殊人物。在《蕭乾傳》中,我曾用“蒙娜麗莎的微笑”一章專門來寫蕭乾身處這個圈子時的感受。我寫到,沙龍里的人侃侃而談,藝術(shù)、美學、西方,一切都讓他感到藝術(shù)的精靈在周圍翻飛。我特意寫到一句:他觀察到自己過去的“粗野”。

        同北京這一文化圈相類似,二戰(zhàn)期間蕭乾在英國又進入更典型的西方知識分子的生活圈子。我看過一些當年的資料,包括幾位英國人的回憶、信件,了解到他是那么自然地走進了他們中間。

        從“京派文人圈”到走進英國文人圈,到走進倫敦大學、劍橋大學,蕭乾還會想起相聲嗎?我不知道。當年的照片上,他身著西服,佇立劍河邊,瀟灑風流,看不到一點兒“老北京”的影子。自然,這僅僅是就外表而言,早年的啟蒙教育早已滲進他的性格之中。他在遠離祖國時的鄉(xiāng)思,一定是和廟會、相聲連在一起的。

        巴金常說他的朋友中最有才氣的有三位,他們是沈從文、曹禺、蕭乾。這才氣依我看就是天生的對藝術(shù)的敏感和堅定不渝的追求。

        生活中的蕭乾,遠沒有作品中的那份瀟灑、靈氣,至少在我看到的老年蕭乾不是這樣。就說書房的亂吧,在我所熟悉的作家中,他的書房要算“之最”。為了接待外賓,特意布置之后,再看,依然覺得太亂。他的自我料理能力,常常受到家人的責怪。穿衣服,時??坼e了扣子;寫字臺上凌亂得難以鋪開架勢寫作??粗F(xiàn)在的他,我想象不出他在英國七年是如何獨自一人生活的。但是,他好像又不斷地在生活中想學會一點兒本事。干校期間,回北京后無處安家,他居然湊合著在過道上搭起了小屋,一過就是幾年。他學會了買菜、燒水等等。燒開水,怕忘記哪一瓶是開水,便老老實實地在幾個瓶上分別寫上“已開”“溫開”的字樣。他喜歡奇花異草,卻不見有心思照料,便索性種上幾盆仙人掌,由它們長去。1985年去了一趟武漢,帶回的是幾只小烏龜。他倒有心喂養(yǎng),專門寫信去動物園咨詢,居然使它們活到如今。

        我知道,凌亂也好,笨拙也好,都不曾影響他的藝術(shù)。80年代那幾年,我可以說常常是他的作品的最初讀者。他有個習慣,寫作之前,喜歡在桌邊、床頭放上一疊紙條,偶有所得,便隨手記下。然后堆放一起,看上去亂而無章,卻又有內(nèi)在的聯(lián)系。寫文章,內(nèi)容在他是爛熟于心的人生經(jīng)驗,關(guān)鍵的是如何以更巧妙的藝術(shù)表現(xiàn)出來?!侗本┏请s憶》如此,《在歌聲中回憶》《搬家史》《“文革”雜憶》也如此。他一旦拿起筆,一旦進入藝術(shù)天地,頓時會變得機智、敏捷。種種歷史風云雖然促成了他的成功,可就藝術(shù)而言,他似乎更應該感謝他的藝術(shù)天性。這種天性決定他在混亂之中,能獲得獨有的平靜、清醒。世事縱然紛雜,但從不影響他考慮文章的藝術(shù)效果。在漂泊中,在希特勒的轟炸下,在身處逆境時,他的小說、散文、特寫、通訊,幾乎都別具一格。

        在蕭乾過去寫的通訊特寫中,我特別喜歡1939年到1946年之間他在歐洲寫回來的文章。這些文章充分顯露出蕭乾的多樣才華。作為一個中國記者,又是一個作家,他所寫的戰(zhàn)地通訊,角度獨特,內(nèi)容豐富,文筆生動。他將殘酷的戰(zhàn)爭下的英國人民,表現(xiàn)得富有立體感:他們勇敢、堅強、樂觀、幽默……收入集子中的這些通訊,一個突出的特點,是選取巧妙的角度,用富有趣味的事實,反映戰(zhàn)時英國、戰(zhàn)時歐洲的各個側(cè)面?!犊茖W在第二次大戰(zhàn)中》《戰(zhàn)爭與宗教》《一九四〇年歐洲稗史大觀》……從這些標題我們就可以看出作者的特點。最讓人拍案稱絕的是《活寶們在受難》。蕭乾全文都寫英國的貓、狗等,寫它們在戰(zhàn)爭中的遭遇,以及圍繞它們而發(fā)生的種種情況。借寫貓狗,反映英國民俗世態(tài)、戰(zhàn)時民主、人民的犧牲等等,真是一篇大手筆的小文章。與它相比,許多現(xiàn)時的通訊明顯遜色許多。從這組文章里,我們看到了一個幽默的蕭乾、一個聰明的蕭乾。

        其實我更欣賞的是蕭乾的諷刺藝術(shù)。在40年代后期發(fā)表的《紅毛長談》系列雜文中,蕭乾出色地表現(xiàn)出了這一特點。

        蕭乾是1946年國共重開戰(zhàn)的時候到達上海的。和許多高級知識分子一樣,他的最大愿望只是:停止內(nèi)戰(zhàn),不要再打下去了。此時,一方面,他反內(nèi)戰(zhàn);另一方面,回到上海,國民黨政權(quán)統(tǒng)治下的專制,非人道、非民主,使他憤慨。正是在這種心理狀態(tài)之下,他在《大公報》上開始發(fā)表專欄文章:《紅毛長談》。

        蕭乾心底籠罩著特務統(tǒng)治的陰影,他不愿劍拔弩張式地大聲疾呼。他有天生的諷刺幽默感,英國七年,那個以幽默而著稱的民族,也深深影響了他。他決定用一種獨特的幽默方式,來諷刺批判他所憎惡的現(xiàn)狀。蕭乾不署本名,偽托“塔塔木林”,以半文半白似通非通的文字,虛擬一位洋人對中國現(xiàn)實的觀感。他采用“塔塔夫婦”漫游中國的方式,時空交叉,表現(xiàn)出對中國現(xiàn)狀的焦慮、憤慨。一次在給我的信中,蕭乾這樣談到當時的寫作情況:“剛到上海時,想試寫個專欄,想用洋人半文半白、似通非通的中文寫。一則可隱身份,二則本身帶點滑稽。當時處于‘迷?!瘯r期,但剛出去七年,回來見上海的特務統(tǒng)治,深惡痛絕。另外,當時一心只反內(nèi)戰(zhàn),并無階級觀點。只求不打仗。三則初到上海,看到許多不順眼事物,乃以烏托邦形式來抒寫自己理想的中國,其實,是資產(chǎn)階級的民主國而已?!?/p>

        通篇運用反筆進行諷刺,這是蕭乾的諷刺才能最為突出的特色。在30年代,蕭乾曾創(chuàng)作過《鵬程》這樣的諷刺小說,采用正面揶揄、嘲弄的筆調(diào),刻畫主人公卑劣的陰暗心理,是一幅夸張的漫畫式形象。《紅毛長談》中則采用大量反筆,以“偉大”寫卑微;以莊重寫滑稽;以光明寫黑暗。

        青年時代南北漂泊、二戰(zhàn)期間歐美穿梭、反右之后下放農(nóng)場……蕭乾的前半生幾乎一直處在流動狀態(tài)。這個從小失去父母的孤兒,盡管潛意識里更喜歡漂泊,喜歡新鮮生活的刺激,但在中年之后,他對家的向往、對生活環(huán)境平靜而穩(wěn)定的期望,顯然更為重要。

        在經(jīng)歷了“文革”初期暴風雨的沖擊和磨難之后,在自殺未成重又開始生活之后,蕭乾沒有想到當歷史走到60年代末的時候,他和許多同時代的知識分子一樣,又要開始一次新的、另外一種意義上的漂泊:他們都將走向遠離家門的五七干校。對他們的家庭來說,這是繼批斗之后的又一場鋪天蓋地的狂風。蕭乾和全家離開了北京,到數(shù)千里之外的湖北咸寧農(nóng)村勞動。

        與60年代初的離京不同,此次,他與北京的情感維系徹底扯斷了,妻子和孩子們將和他一起在艱苦的條件下求得生存。

        家在何處?一生漂泊的蕭乾,對“家”似乎一直有著至為深沉的眷戀。如今,北京的家已經(jīng)化為烏有,而在“五七干?!边@種半軍事化性質(zhì)的環(huán)境里,家的概念早已有了新的奇特的內(nèi)涵。惟一感到安慰的,是妻子兒女和他同在一片藍天下,同在一片田野上。

        “文革”結(jié)束后不久,蕭乾說他要跑好人生的最后一圈。說這話時他年近古稀。他開始翻譯易卜生的《培爾·金特》劇本。易卜生是他自少年起就欽仰的作家,他曾將易卜生的“最孤獨的是堅強的”這句話抄錄貼在墻上,作為少年心目中的英雄格言。半個世紀過去了,他重又拿起易卜生的作品,就像巴金在“文革”中偷偷翻譯俄國作家赫爾岑的回憶錄一樣,蕭乾譯《培爾·金特》,也是在撫摸“文革”留在自己心中的傷痕。

        在翻譯《培爾·金特》過程中,蕭乾得知患了腎結(jié)石。他躺在手術(shù)臺上,平靜得如同夏日涼陰下小憩。手術(shù)前,醫(yī)院曾要文潔若在開列著可能遇到的五種死亡的單子上簽字。她有些緊張,蕭乾卻坦然得像另一個人,一個從不知膽怯、威脅的人。在死亡的門檻前他曾徘徊過,如今,劫亂不死,對于他,一切死亡的威脅都變得毫無意義。他說他很知足,終于看到了“歹徒”們的滅亡!

        結(jié)石取出來了。但隨之而來的是尿道不通,他只好帶上一根腎管。幾個月后,又動一次大手術(shù),將左腎摘掉,他將靠僅剩的另一個腎生活下去。就在靠腎管生存的時期里,蕭乾譯完了《培爾·金特》。劫后余生里最初的創(chuàng)造!

        《培爾·金特》的翻譯成功了。中央戲劇學院的藝術(shù)家們,將它搬上了舞臺。坐在臺下,蕭乾激動地欣賞著滲透著自己情感的這一出易卜生名劇。他希望周圍的觀眾,能和他一樣,從舞臺上一幕幕精彩的場面中感受到對人生、對“文革”的反思。

        沉寂二十余載的蕭乾,終于重新為人熟知。他自嘲為“出土文物”,但這“文物”絕非如一潭死水,只是沉淀著舊日的陳跡。他仍有青年時代同樣的生命力,有它,他就不會衰老。他會像巴金在信中所告誡的那樣,不再無謂地虛擲時光,而要用新的創(chuàng)造為自己的一生畫上一個完美的句號。

        他的又一個創(chuàng)作高峰,就這樣奇跡般地在年逾古稀之后來到了!在1979年到1998年,他寫出了百萬余字的散文、回憶錄,出版了二十多種著作。進入90年代后,年逾八旬的他,又和文潔若一起合作翻譯喬依斯的巨著《尤里西斯》,這被認為是近年來翻譯界的一大壯舉??梢哉f,在同輩的幸存作家中,他的寫作數(shù)量和質(zhì)量是驚人的。貫串這些作品的是他對自己人生的認真思索。他愿意用文字向世人坦露一個中國知識分子的心跡,讓后人認識20世紀一顆真誠的靈魂。

        于是,一個嶄新的蕭乾在劫亂后出現(xiàn)了!他不像青年時那么單純和浪漫,也不像五六十年代那樣猥瑣如契訶夫筆下的“小公務員”,更不像“文革”中的沉默。他有真誠的愛,便有了真誠的呼喚和坦然的勇氣,他和好朋友巴金、冰心一樣,靈魂經(jīng)歷洗滌之后更加純凈。他鄙視虛假情感,他贊美說真話,也力爭自己說真話。這真話中,有對一切非人道的歷史的鞭撻,有對民主、自由、法制的頌揚。

        1988年7月,蕭乾走進北京圖書館的展覽大廳,參加“冰心文學創(chuàng)作生涯七十年展覽”的開幕式,以《能愛才能恨》為題,表述他對老大姐的頌揚。“能愛才能恨”,蕭乾概括冰心劫后余生中的新創(chuàng)作。其實,這也是在評說他自己:

        知識分子不只是閉門埋頭搞自己的業(yè)務的人,還應該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良心。在這一點上,八十年代的冰心大姐,還有巴金,是中國知識分子的良知的光輝代表。盡管她年奔九十,腿腳也不利落了,然而她不甘心躺在自己已有的榮譽上。不,她的筆片刻也沒停過……這就是說,她不寫那種不疼不癢的文章。她的文章照例不長,可篇篇有分量。在為民請命、在干預生活上,她豁得出去……老年知識分子當中,還有冰心大姐這樣敢于講點不中聽的話的作家,這是中華民族的希望。她永遠不老,她那支筆也永遠不老,因為她的心緊緊貼著人民大眾。

        大廳里,人們靜靜地聆聽著這位老人發(fā)自肺腑的聲音。他站立在麥克風前,聲調(diào)低沉舒緩,且?guī)c顫抖。不是因為衰老,而是由于難以抑制的心底激動。

        被打成“右派”時,在“五七干?!比倘柝撝貢r,他從不可能說出這樣的話,更不可能想象,有一天會在堂皇的大廳里,這樣坦然而慷慨地講話。他把這看作是時代的賜予,看作祖國步入改革開放年代后必然出現(xiàn)的景象。只有像他這樣經(jīng)歷過幾十年風風雨雨的人,對人生有所追求、有所認識的人,才能將這些話深深體味。

        蕭乾生命的最后幾年是在病房里度過的。病房成了他最后的家,他也真的把那里當成了家。在那里閱讀,在那里寫作。病榻四周,又像家里的書房一樣,到處張貼著大大小小、長長短短的紙條。他還是習慣把隨時想到的東西,順手寫在紙條上,然后再找機會串聯(lián)成文。就在病房里,他又寫了許多精彩短章。

        1998年年底,在展望新世紀時,老人這樣說:“即將迎來21世紀。我對我們這個民族滿懷希望。我希望我們能充分吸取往昔的教訓。我衷心預祝未來的中國不但富強,而且也是一個自由、文明、合理、公正,一個暢所欲言、各盡其能的國家?!蹦贻p時的夢想,至老還是那么執(zhí)著和美麗。

        1999年1月,蕭乾迎來了九十華誕。他成了新聞媒體關(guān)注的熱點,朋友們也絡繹不絕地前來祝賀,病房里放滿了鮮花。那幾天,蕭乾感到特別興奮。十卷本《蕭乾文集》剛剛出版,新老朋友們匯集一起座談,總結(jié)他的一生,高度評價他的精神價值和文學成就。蕭乾應該感到興奮,他沒有想到自己能活得如此高壽,他感到還有力量寫下去。在給我的一封信里他曾說過,他死也要死在書桌前……

        1999年2月11日,蕭乾永遠離開了我們。一個生命結(jié)束了,一個人的漂泊結(jié)束了。

        人到暮年時,蕭乾曾經(jīng)說他覺得可以為自己寫這樣一篇碑文:

        死者是度過平凡的一生的一個平凡人。平凡,因為他既不是英雄,也不是壞蛋。他幼年是從貧苦中掙扎出來的,受過鞭笞、饑餓、孤獨和凌辱。他有時任性,糊涂,但從未忘過本。他有一盞良知的燈,它時明時暗,卻沒熄滅過。他經(jīng)常疏懶,但偶爾也頗知努力。在感情漩渦中他消耗—浪費了不少精力。中年,他遭到過沉重的打擊,如晴天霹靂。他還命長,居然活著看到乾坤的扭轉(zhuǎn),也看到自己錯案的改正。他是由衷地感激。他從不想做官,只想織一把絲,釀一盅蜜。有一段期間,他的筆曾被奪了過去。但對他來說,那段強制的沉默毋寧是塞翁失馬,因為在焚書坑儒的十年中,他既沒有書可焚,也早已算不上儒了。浩劫之后,他沒悲觀,也未搖擺,因為浩劫更證明歷史的車輪只會滾滾向前,不會倒退。但車輪的轉(zhuǎn)動不能靠空想,不能靠高調(diào),要靠一切有志氣的中國人來推進。他也希望為此竭盡綿力。這是一個平凡人的平凡志向。他是微笑著離去的,因為他有幸看到了惡霸們的末日。

        蕭乾說得誠懇而真實。他的一生就是這樣走過?,F(xiàn)在他走了,永遠地走了。

        猜你喜歡
        蕭乾汕頭
        汕頭玩具創(chuàng)意產(chǎn)業(yè)何以“再進化”
        玩具世界(2024年2期)2024-05-07 08:14:56
        汕頭行
        “直腸子”蕭乾
        做人與處世(2022年9期)2022-05-30 10:48:04
        蕭乾初見林徽因
        自知
        自知
        汕頭17歲少年“娶”13歲女孩
        我坦誠相待,你隨意
        從汕頭到上海:國民政府的“廢兩改元”之路(1925—1933)
        近代史學刊(2019年1期)2019-08-24 08:03:18
        詩畫汕頭
        黃河之聲(2017年10期)2017-08-09 01:31:12
        欧美成人免费全部| 一区二区中文字幕在线观看污污| 综合色免费在线精品视频| yw尤物av无码国产在线观看| 国内少妇偷人精品视频免费| 极品av在线播放|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综合av| 欧美大屁股xxxx高潮喷水| 最好看的最新高清中文视频 | 国产午夜福利不卡在线观看视频| 蜜桃一区二区三区自拍视频| 熟女人妻在线中文字幕| 人妻少妇中文字幕乱码| 污污污污污污WWW网站免费| 国产不卡一区二区av| av日韩高清一区二区| 国产成人一区二区三区| 好吊妞人成免费视频观看| 午夜国产小视频在线观看黄| 国产精品女同一区二区免费站| 国产亚洲精品久久777777| 亚洲色AV性色在线观看| 国产大屁股白浆一区二区三区| 精品国产粉嫩内射白浆内射双马尾| 人人爽人人爱| 天堂av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国内精品毛片av在线播放| 精品久久久bbbb人妻| 成年女人永久免费看片| 亚洲av噜噜狠狠蜜桃| 久久精品av在线观看| 变态 另类 欧美 大码 日韩| 久久成人永久免费播放| 偷拍视频这里只有精品| 人人人妻人人澡人人爽欧美一区| 中文幕无线码中文字蜜桃| 男子把美女裙子脱了摸她内裤| 久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网深田| 熟女人妻在线视频| 亚洲无线码1区| 91成人黄色蘑菇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