郁林興
有一天,一幫攝友心血來潮要給我拍藝術(shù)照,有選背景的,有補光線的,有指導(dǎo)我“裝腔作勢”的。忙了大半天,弄了一身汗,看了拍出來的照片,最后留下了一句話:效果還是不行。我笑著說:“你們這是有意在我面前表演你們搞攝影的有多少難。”
其實,術(shù)有專攻,任何一行都有其獨特性。我們搞故事的,在創(chuàng)作過程中,難免會碰到所要創(chuàng)作的作品是自己并不很熟悉的題材,如果僅憑想當(dāng)然,可能寫出來的東西就會不合常識,甚至?xí)恍屑屹O笑大方。因此,在創(chuàng)作時,要不恥下問,善于向行家討教。在本文完稿后,我專門交給攝影家“把脈”,他對文中攝影方面的描述,提出了很好的意見,我在認(rèn)真修改后才定了稿。
一
阿龍是個攝影愛好者,非常喜歡拍攝自然風(fēng)光,平時一有空就會騎著摩托車到深山大川,尋一處好景色,撐開三腳架,對著秀麗的風(fēng)景拍個不停。有時,為了等到滿意的光線或稱心的好角度,拍到一張得意之作,他可以在一個曠無人煙之地,呆呆地等上一整天。
這天,阿龍起了個大早,因為昨天晚上天氣多變,估計今天會有特別天象,或許能拍出好作品。
天剛微亮,他就騎著摩托往山里趕。騎了五十多公里,進了山,來到一個叫老鷹山的山腳下,他放好摩托車,背起行囊,登上了鷹嘴崖。
這鷹嘴崖與其名字一樣,一塊碩大的巨石從懸崖半山腰橫空凸起,遠(yuǎn)遠(yuǎn)望去,真像老鷹的尖嘴。站在鷹嘴崖上一眼望去,前面空曠豁達(dá),一覽無遺。只見不遠(yuǎn)處是一座不算高的小山,這小山幾乎是光禿禿的,只有幾棵葉子已經(jīng)發(fā)紅的小樹,山腳下有一座非常顯眼的粉墻黛瓦的小屋,現(xiàn)在,屋頂上的煙囪里,一股裊裊白煙正在慢慢升起。
阿龍一看,喜不自禁,小山、紅葉、炊煙、瓦房,美得簡直像一幅畫。他取出支架,架好相機,調(diào)好光圈,一連按了十多張。他反復(fù)看了看拍好的照片,構(gòu)圖確實不錯,但美中不足的是,天空陰沉沉的,光線很不理想。
阿龍索性坐了下來,掏出一支煙點上,目的只有一個,等云開日出,再好好地拍上幾張。
阿龍一連抽了好幾支煙,時間也過了一個多小時,可這討厭的天空不但不見晴朗,烏云反而越來越濃重了。
阿龍想,看來好光線今天是不會等到了,但真要下點小雨,拍幾張煙雨朦朧、云山霧罩的照片,倒也不枉今天辛辛苦苦來一次了。
果然,沒等多長時間,只見對面的小山那邊開始下起雨來,阿龍馬上來了精神,不停地按動快門。他正拍得起勁,突然之間烏云翻滾,傾盆大雨瞬間倒了下來。
阿龍知道,這山里的天就是這樣,雨說下就下,說停就停,如果雨過天晴,那就是另一番景象了,拍到更精彩的照片也不是沒有可能。
阿龍正這樣想著,忽然聽到“咔嚓嚓嚓”一陣驚天動地的聲響,緊接著,天空電閃雷鳴,隨著一聲異樣的巨響,只見前面那座小山抖動了起來,隨即,一股泥石流夾著幾棵紅葉樹一下子以排山倒海之勢沖了下來。
驚詫中的阿龍本能地按下了快門,他剛想為自己拍到罕見的泥石流而高興,定睛一看,不禁大驚失色,為什么?那粉墻黛瓦的小屋已被淹沒在滾滾而下的泥石流中。
阿龍馬上想到,剛才小屋還有炊煙升起,說明屋里一定有人,必須馬上施救才是。于是,他趕緊掏出手機,撥通了110,緊急說明了情況,要他們火速趕來救援。接警員問清了方位,說這里處于人煙稀少的偏僻深山,他們會全力以赴盡快趕過來,但救援人員到達(dá)這里至少要一個多小時。
阿龍想,現(xiàn)在救人可以說是刻不容緩,一個多小時,說不定就失去了救援的意義,但現(xiàn)實就是這樣無情,要怪也只能怪這里太偏僻,要不是他阿龍來這里拍照,外界不知猴年馬月才會知道這里發(fā)生了事。現(xiàn)在,既然自己趕上了,就是拼了命也要過去看一看。這樣一想,他快速收拾好一切,急匆匆奔下山去。
二
當(dāng)他來到小屋的位置,剛才洶涌的泥石流已經(jīng)緩和了些,謝天謝地,小屋雖然被沖垮了,但沒有被泥石流掩埋掉,他當(dāng)即高聲喊道:“里面有人嗎?”
他側(cè)耳細(xì)聽,隱隱約約聽到了瓦礫下面?zhèn)鞒鑫⑷醯暮艟嚷暋4藭r,山上還不時有滾石往下掉,阿龍知道,如果現(xiàn)在不馬上把人救出來,后果將不堪設(shè)想。于是,他顧不上危險,馬上順著呼救聲,拼命地掀開亂石殘磚,當(dāng)他費力地搬開一個粗大的橫梁時,一個人影露了出來……忙了一陣子,他終于把一個八十多歲的老太太救了出來。
真叫蒼天有眼,被壓在瓦礫下的老太太,由于正好在一個橫梁的下面,除了一條腿受了點傷,基本沒有大礙。
此時,拉著警笛的消防車趕到了現(xiàn)場。一隊消防兵戰(zhàn)士快速奔了過來,當(dāng)問清這屋里就只有老太太一個人時,大家都松了口氣。
看到老太太的腳受了傷,戰(zhàn)士們就要將她抬上車,準(zhǔn)備送醫(yī)院去治療。此時老太太一把拉住阿龍說:“孩子啊,多虧你救了我,你的救命之恩,我現(xiàn)在是沒辦法報答,我給你個小東西,算是留作紀(jì)念吧。”說著,哆哆嗦嗦地從內(nèi)衣的口袋里掏出一個深褐色的小東西,要交給阿龍。
阿龍一看連連擺手,說:“阿婆,這可使不得,使不得,這是我應(yīng)該做的,我怎么好要您的東西呢,您老就放心去治傷吧?!?/p>
“小伙子,要是沒有你,我老太婆就沒命了,還有什么比命更值錢的?現(xiàn)在我實在拿不出什么更好的東西,這個請你一定要收下,就算是你救了我老太婆的一個紀(jì)念,好嗎?”
此時,眾人都看清了,老太太手中是一尊人物雕像,好像也不是什么貴重之物。
看到老太太這么堅決,一個消防戰(zhàn)士就對阿龍說:“這位同志,要不是你,老太太肯定兇多吉少。既然老人家非要把這小禮物送給你,你就收下吧,這也是老太太的一片心意啊?!痹趫龅膽?zhàn)士都勸阿龍收下,阿龍一看也不是什么值錢的東西,也就收了下來。
當(dāng)天晚上,阿龍疲憊不堪地回到家里,爺爺看他渾身上下都是泥水,就沒好氣地數(shù)落道:“我說阿龍,你也老大不小了,整天就是拍照拍照,這拍照能當(dāng)飯吃嗎?我看你啊,也該收收心了,好好做點正經(jīng)事,不要一天到晚東游西蕩無所事事了?!?/p>
“爺爺,您不懂,這拍照就是正事,是藝術(shù)?!?/p>
“我才不管藝術(shù)不藝術(shù),拍照能救苦救難?能讓人過上好日子?”
“對!爺爺,我告訴您,我拍照,不但能救苦救難,還能救命。”阿龍調(diào)皮地說道。
“別跟我耍貧嘴,你怎么不說拍照能救國啊?!睜敔斅裨沟馈?/p>
“真的,爺爺,我真的沒騙您?!卑埦桶呀裉斓晋椬煅略趺磁恼铡⒃趺纯吹侥嗍?、怎么報警,最后怎么不顧危險救了一個老太太的事,一五一十告訴了爺爺。
最后,他拿出老太太送給他的那一尊人物雕像遞給爺爺說:“爺爺您看,這就是老太太非要送給我說是留作紀(jì)念的,這又不值什么錢,可那老太太好像把這個東西當(dāng)成了什么無價之寶,是從藏在貼身的衣服口袋里掏出來的?!?/p>
爺爺一接過那尊雕像,竟不由自主地渾身顫抖起來。
“爺爺,爺爺,你這是怎么啦?”阿龍一看爺爺?shù)哪樕甲兞?,嚇得不由驚叫起來。
隔了好一會兒,爺爺好像平靜了許多,他緩了口氣,問阿龍:“你是說你今天去了五十多公里之外的老鷹山?”
“嗯。”阿龍點了點頭。
“這雕像確實是被你救了的那個老太太給你的?”
“是的,我說的一切,沒一句是假話。”阿龍肯定地說。
“真是蒼天有眼啊,我終于找到你了。”說完,爺爺竟然老淚縱橫。
阿龍不明就里,急切地問道:“爺爺,您這是怎么啦,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等到爺爺平靜下來后,緩緩地說出了事情的原委……
三
抗日戰(zhàn)爭時期,爺爺作為浙東游擊隊的一個支隊長,帶領(lǐng)戰(zhàn)士英勇地痛擊日本鬼子。在一次戰(zhàn)斗中,他不幸身負(fù)重傷,部隊把他安置在老鷹山下一個老百姓家養(yǎng)傷。
那家主人是個獵戶,家中只有一個十多歲的女兒。為了給爺爺補充營養(yǎng),女孩的父親每天進山打獵,小女孩把打來的野味熬成湯,一調(diào)匙一調(diào)匙地喂給爺爺吃。
經(jīng)過一個多月的調(diào)養(yǎng),爺爺?shù)膫昧似饋?。就在他將要康?fù)重回部隊時,由于漢奸的出賣,一群日本鬼子來到了老鷹山下,團團包圍了獵戶家。好在獵戶早有防備,將爺爺轉(zhuǎn)移到老鷹山中一個秘密的山洞里。
日本鬼子四處搜索一無所獲,對獵人萬般拷打,但獵人寧死沒有說出爺爺?shù)牟厣碇帲毡竟碜訍佬叱膳?,最后將獵人活活地劈死了。
等到爺爺康復(fù)歸隊,他將小女孩交給了一個游擊隊員的親戚讓他們代為撫養(yǎng)。
阿龍爺爺曾是一個雕花木工,臨別時,他就雕了一個自己的肖像,交給了小女孩,告訴小女孩,如果有什么困難,就拿著這個肖像去找游擊隊,游擊隊看到是爺爺?shù)男は?,一定會全力幫助她的?/p>
多少年過去了,那個女孩從來沒有找過任何組織。這期間,雖然爺爺也多方打聽尋找她的下落,可終究音訊全無。
現(xiàn)在,爺爺看到自己親手雕刻的肖像,重新回到了自己的手中,知道阿龍救下的一定就是那個小女孩,他怎么抑制得了激動的情緒啊。
阿龍聽了爺爺?shù)墓适拢布訜o比,他想,七十多年前,是阿婆一家舍生忘死保護了爺爺,今天,我無意之中救下的,竟是爺爺?shù)亩魅?。這既是軍民情深的寫照,更是冥冥之中恩恩相報的延續(xù)??磥?,在危急時刻,就是應(yīng)該挺身而出,該出手時就出手。
第二天一早,阿龍帶著爺爺直奔醫(yī)院。他相信,離別了七十多年的兩位老人,再次重逢一定讓所有人為之動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