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燕
(重慶永榮礦業(yè)有限公司總醫(yī)院 重慶 402460)
近年來,隨著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我國人口老齡化加重,伴隨而來的更多患有老年疾病的患者,而需要進行髖關節(jié)置換手術的高齡患者不斷增加[1]。在臨床上,通常我們選擇硬膜外麻醉的手術方式[2]。為了使麻醉更為安全、高效,此次研究決定對單側腰麻進行評測,探究使用單側腰麻對于老年髖關節(jié)置換手術的效果?,F研究情況如下。
選擇我院2018 年6 月—2019 年6 月擇期行人工半髖置換的老年病人58 例,其中脊柱畸形、凝血功能障礙、糖尿病、高血壓控制不佳的患者和交流困難的患者均排除在外。單側腰麻組為實驗組(29 例),硬膜外麻醉組對照組(29 例)。其中實驗組男20 例,女9 例,年齡66 ~85 歲,平均(73.9±3.7)歲;對照組男18 例,女11 例,年齡66 ~83 歲,平均年齡(74.5±3.9)歲。兩組患者臨床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方法:(1)對照組進行連續(xù)硬膜外麻醉:穿刺部位選擇L2~3 間隙,穿刺成功后將硬膜外導管置入其中4cm,硬膜外試用量1.5%利多卡因3ml,追加量0.75%羅哌卡因5ml,根據麻醉平面適當追加,確保所用劑量滿足手術需求。(2)實驗組接受小劑量重比重羅哌卡因單側腰麻-硬膜外聯合麻醉:取患者患側側臥位,穿刺部位為L3 ~4 間隙,穿刺成功后用0.5%重比重鹽酸羅哌卡因2ml 進行腰麻,然后向患者頭側置入硬膜外導管4cm,調整麻醉平面,于10 分鐘后平臥,根據手術需要適當追加麻醉藥物。麻醉平面控制在胸10以下,超出胸10的患者排除本次研究。
麻醉過后,分別記錄下2min、6min、10min 以及15min 的血壓和心率變化情況,記錄手術部位痛覺消失時間和痛覺恢復時間,記錄麻醉平面和改良Bromage 評分。痛覺消失時間為椎管內開始注藥到痛覺完全消失的時間,痛覺恢復時間是痛覺開始完全消失到患者開始疼痛的時間,麻醉阻滯平面為麻醉平面固定后完全無痛的絕對阻滯平面,改良Bromage 評分為椎管內麻醉用藥15 分鐘后的運動阻滯效果。Bromage 評分標準:0 分,無運動阻滯( 可充分屈髖、膝、踝關節(jié));1 分,不能直腿抬起(僅能屈膝、踝關節(jié));2 分,不能屈膝(僅能屈踝關節(jié));3 分,髖、膝、踝關節(jié)均不能屈。查看兩組患者患側的麻醉效果。麻醉效果標準:①差:患者麻醉后,存在明顯的疼痛感,同時肌肉松弛不甚理想,需要追加麻醉藥物;②良:患者基本無疼痛感,肌肉松弛效果一般,酌情追加麻醉藥物;③優(yōu):患者不存在疼痛感,肌肉松弛效果很好,無需追加麻醉藥物。
數據采用SPSS22.0統(tǒng)計學軟件分析處理,計數資料采用率(%)表示,行χ2檢驗,計量資料用均數±標準差(±s)表示,行t檢驗,P<0.05 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兩組患者在麻醉后實驗組心率高于對照組,實驗組血壓顯著優(yōu)于對照組(P<0.05,t為7.355,3.938),見表1。
實驗組痛覺恢復時間顯著低于對照組,痛覺消失時間明顯快于對照組,實驗組Bromage 評分高于對照組。以上觀察指標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t為6.3529,8.4952,6.3158),兩組患者具體麻醉效果,見表2、表3。麻醉效果尚無顯著差異,P<0.05。
表1 兩組患者的血壓、心率水平比較(±s)
表1 兩組患者的血壓、心率水平比較(±s)
組別 n 心率(次/min) 舒張壓(mmHg) 收縮壓(mmHg)實驗組 29 70 76.9±5.0 127.4±8.9對照組 29 50 88.1±6.5 136.2±8.1
表2 兩組患者麻醉時間比較(±s)
表2 兩組患者麻醉時間比較(±s)
組別 n 痛覺消失時間(min) 痛覺恢復時間(min) Bromage 評分(分)實驗組 29 5.41±0.65 172.18±30.12 2.61±0.21對照組 29 15.46±3.93 211.12±43.21 2.02±0.26
表3 兩組患者麻醉效果比較[n(%)]
通常情況下,椎管內麻醉以及氣管插管麻醉是較為常見的麻醉方式,但是,高齡患者由于自身病理生理特點,圍手術期容易造成一些不良影響。因此,要想保證患者圍術期安全,就應當盡量減少對患者現有生理狀態(tài)的干擾,采用對患者全身影響較小的麻醉方式,以保證手術的順利進行。硬膜外麻醉由于用藥量大,容易發(fā)生局麻藥中毒,對呼吸循環(huán)影響較大,容易發(fā)生低血壓、呼吸抑制;而腰麻用藥量小,神經阻滯更完全,所以成為更好的選擇[3],但腰麻起效快,作用迅速,仍然可能引起呼吸循環(huán)較大干擾,那么,單側腰麻就成為了老年髖關節(jié)置換手術的突破。單側腰麻在使用后,因局麻藥主要阻滯患側脊神經根,產生患側交感神經、感覺神經、運動神經阻滯,而對健側麻醉作用微弱,所以其血壓以及心率下降幅度更小更安全,同時麻醉維持時間較短,感覺阻滯起效時間更快,效果確切,并發(fā)癥少[4-5]。因此,單側腰麻在老年患者髖關節(jié)置換手術中能夠發(fā)揮更大的作用,值得臨床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