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萬年
(西寧市第三人民醫(yī)院骨科 青海 西寧 810005)
單純股骨頸骨折在臨床上屬于較為常見的一種骨科疾病類型,近些年來該疾病的發(fā)生率呈現(xiàn)逐年增長的趨勢[1]。根據(jù)相關臨床報告指出,將平行置釘三點固定治療應用于單純股骨頸骨折疾病的臨床治療中,可獲得滿意的臨床療效[2]。有利于改善患者的髖關節(jié)功能,提高生活質量。但此方面報告少之又少,在本次實驗中,對研究組和對照組28 例單純股骨頸骨折患者的治療效果展開討論和分析,其目的在于研究不同治療方案對于單純股骨頸骨折疾病臨床療效的差異性。現(xiàn)將此次研究結果介紹如下。
抽取本院于2014 年9 月—2019 年9 月骨科收治的單純股骨頸骨折患者28 例,將所有患者根據(jù)隨機抽簽法劃分為對照組(14例,采用平行置釘非三點固定治療方式)與研究組(14 例,采用平行置釘三點固定治療方式)。研究組患者中女性5 例,男性9例,年齡范圍18 ~64 歲,平均年齡(54.53±5.57)歲,對照組患者中女性6 例,男性8 例,年齡范圍19 ~65 歲,平均年齡(54.62±5.61)歲,對兩組病史、病況等基礎資料通過應用統(tǒng)計學對比分析后顯示,差異不顯著(P>0.05),可進行對比。
指導患者仰臥在骨科牽引床上,對兩組患者均行全身麻醉或硬膜外麻醉處理。在C 臂X 線透視透視下,對患者股骨頸骨折處進行復位處理。待復位成功后,將患肢于伸直內(nèi)旋與內(nèi)收15~30°位進行固定牽引。X 線透視定位下,將3 枚導針沿平行股骨頸縱軸向股骨頭方向置入,呈倒三角形,需控制好導針的松緊度。采用規(guī)格為7mm 的半螺紋空心釘進行內(nèi)固定,空心釘長度以近端距股骨頭軟骨下5 ~8mm 適宜。平行置釘三點固定要求:空心釘需盡量靠近股骨頸骨皮質,手術結束后經(jīng)正側位測量,股骨頸骨皮質和空心釘?shù)淖钚¢g距≤3mm 為三點固定,大于此數(shù)據(jù),則判斷為平行置釘非三點固定治療方式。
采用SF-36 生活質量量表對患者治療前后的生活質量進行評價,總分120 分,得分越高代表患者生活質量越好;采用Harris量表對患者治療前后的髖關節(jié)功能進行評價,總分100 分,得分越高代表患者的髖關節(jié)功能越好。
數(shù)據(jù)采用SPSS22.0統(tǒng)計學軟件分析處理,計數(shù)資料采用率(%)表示,行χ2檢驗,計量資料用均數(shù)±標準差(±s)表示,行t檢驗,P<0.05 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兩組治療后的Harris 評分和生活質量評分均有所提高,且研究組評分高于對照組(P<0.05),詳情見表。
表 兩組治療前后的Harris 評分和生活質量評分對比(±s,分)
表 兩組治療前后的Harris 評分和生活質量評分對比(±s,分)
組別 例數(shù) Harris 評分 生活質量評分手術前 手術后 手術前 手術后研究組 14 46.83±4.29 84.48±8.63 52.67±5.46 90.57±8.96對照組 14 47.54±4.31 73.39±7.71 53.51±5.51 77.38±7.63 t- 0.437 3.586 0.405 4.194 P- 0.666 0.001 0.689 0.001
單純股骨頸骨折指患者股骨頭下至股骨頸基底發(fā)生的骨折情況,其屬于囊內(nèi)骨折的常見。對于年輕患者股骨頸骨折疾病的治療理念是保留髖關節(jié)[3]。內(nèi)固定術是我國目前老年股骨頸骨折疾病的首選治療方式,選取螺釘、鋼板等對患者的骨折部位進行固定,以此促進骨折復位和恢復髖關節(jié)功。但患者和術者在治療中都需要面對可能發(fā)生的股骨頭壞死、骨不連等不良問題。因此,采用適合患者實際情況的內(nèi)固定方案對患者的治療與術后恢復均有十分重要的意義[4]。
平行置釘非三點固定治療方式雖然可取得一定療效。但該方式對于部分依從性差以及需早期負重的病患,難以獲得滿意的解剖復位效果。臨床可結合患者的情況選擇平行置釘三點固定治療方式。平行置釘三點固定治療可為后方提供對抗旋轉應力,上方提供對抗張應力,下方提供壓應力,能夠有效對抗骨折術后移位。三點固定、三枚平行空心釘技術可為手術提供更強的生物力學穩(wěn)定性,有利于骨折愈合。在本次研究中,相較于對照組,研究組Harris 評分和生活質量評分更高,提示平行置釘三點固定治療的效果更佳,有利于改善患者的髖關節(jié)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5]。
綜上,單純股骨頸骨骨折采用平行置釘三點固定治療比平行置釘非三點固定治療的效果佳,有利于改善患者的髖關節(jié)功能,但本次觀察例數(shù)較少,有待進一步探討。